4月11日,針對大衆汽車欲控股江淮汽車的報道,江淮汽車發佈澄清公告稱,目前江淮汽車與大衆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江淮大衆汽車有限公司,在新能源乘用車合資合作的基礎上,雙方一直就如何進一步深化合作進行探討,但截至目前,尚未形成任何正式的方案。

  記者發現,雖然江淮汽車進行了澄清,但並未直接否認大衆汽車擬購其大量股份的消息。

  4月10日,大衆汽車集團(中國)方面就該事件迴應稱,大衆汽車集團歡迎中國汽車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並密切關注其對公司業務以及合作伙伴所產生的影響。爲確保在中國市場不斷取得成功,公司樂於與合作伙伴探討各種可能性。大衆汽車在中國的一舉一動,都將建立在與合作伙伴共同協商的基礎之上。

  雙方隱晦不明的迴應顯然不能阻止投資者對大衆汽車控股江淮汽車的想象。自4月10日消息傳出後,江淮汽車的股價已罕見地收穫了兩個漲停,今天甚至直接一字漲停,報收7.36元。

  1

  大衆收購江淮傳言

  近日,關於大衆汽車擬調整在華合資股比的話題很多,這其中就包括江淮大衆。

  4月10日,有消息稱,大衆汽車正尋求收購江淮汽車的大量比例股權,並已經僱傭高盛銀行作爲顧問。知情人士還透露,大衆汽車的入股規劃還處於早期階段,大衆汽車很可能是從江淮汽車大股東手中收購股權,這些股東主要爲國有企業,所持江淮汽車股權比例總和超過40%。

  江淮汽車的第一大股東是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江淮控股”)。根據江淮汽車2018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江淮控股是有安徽省國資委全資控股的國有企業,目前持有江淮汽車24.86%的股權。近一年來,江淮控股還在不斷提高對江淮汽車的持股比例。

  大衆汽車還不是江淮汽車的股東,但希望能獲得江淮汽車比較可觀的股權。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大衆汽車還向江淮汽車拋出了其“談價資本”——如果大衆能夠最終獲得對江淮汽車的控制權,大衆將計劃把在中國生產的大部分電動車轉移到在江淮汽車生產。

  若大衆汽車成功收購江淮汽車大部分股份,將會成爲自去年中國政府放寬汽車行業外商來華投資股比限制後規定以來,外資車企增持在中國合資夥伴或合資企業本身股權的一項最新舉措。

  同時,這也將成爲國企混改的新案例。《國際金融報》記者瞭解到,國有車企混改多引入國內民間資本,至今爲止,並無外資車企直接控股國有車企的先例。

  2

  江淮的“白衣騎士”?

  被大衆汽車控股,對於江淮汽車的母公司江淮控股來說,似乎還在衡量其可行性,但對於投資者來說,非常樂見其成,因爲如今的江淮汽車急需一位“白衣騎士”來拯救其連年下滑的業績。

  從歷年的年報可以看出,從2017年開始,江淮汽車的經營業績急劇下滑,從2016年的11.62億元下降至4.32億元,下滑幅度爲63%;到2018年,江淮汽車由盈轉虧,據其最新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虧損7.7億元左右。

  對此,江淮汽車方面解釋稱,這主要是因爲乘用車及客車銷量下滑、研發投入增加、資產減值準備增加等原因所致。

  在乘用車銷量方面,江淮汽車2018年共銷售19.75萬輛,同比下滑11.1%,其中,佔據總銷量近半數的SUV同比大降23.16%至9.32萬輛。這已經是江淮汽車連續第二年出現大幅下滑,2017年,在中國SUV熱度稍減時,江淮汽車SUV銷量腰斬,僅售出12.13萬輛,相比2016年27.55萬輛的銷量暴跌56%。

  今年,江淮汽車的銷量頹勢仍在延續,據其4月9日公佈的2019年第一季度產銷快報,江淮汽車第一季度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13.6%至4.83萬輛。

  燃油車銷量大幅下滑,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問題,給急於搶佔新能源汽車市場先機的江淮汽車增加了業績壓力。

  善於把握市場風向的江淮汽車,如今早已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佈局速度上超越了不少傳統的競爭對手,這也是當初大衆汽車選擇和江淮汽車合作生產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現在,這也成爲了大衆汽車控股江淮汽車的籌碼。

  大衆汽車作爲全球首屈一指的汽車集團,目前市值高達7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681.5億元),在新能源汽車研發資金方面自然沒有太大壓力,大衆汽車宣稱,將在未來五年,在電氣化、自動駕駛、車聯網以及未來出行研發領域投入44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333億元)。

  此外,在技術方面,大衆汽車也能給江淮汽車帶來不少便利。有消息人士透露,大衆汽車目前不僅向江淮大衆提供西雅特的設計,還接連對江淮開放了MQB模塊化發動機橫置平臺和MEB模塊化電動平臺。

  記者 肖逸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