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世界爲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驚歎和欣喜時,因爲“黑洞”照片的版權爭議,中國第一大圖片公司視覺中國被捲入輿論暴風眼,包括新華社在內的各大媒體平臺都在對其進行“聲討”。

  目前視覺中國官網已無法打開。《國際金融報》記者今日曾多次致電視覺中國方面,但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4月10日晚9點,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發佈,此照片是由“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EHT)200多名科研人員歷時10餘年、從全球四大洲8個觀測點“捕獲”而來。

  4月11日,這張“黑洞”照片出現在視覺中國官網圖庫中,被打上了視覺中國的版權ID水印,並註明“此圖是編輯類圖片,不得用於商業用途”,如果想下載使用,需要付費購買。

  一時間,“黑洞”照片的版權歸屬問題成爲輿論焦點。

  對此,4月11日下午,視覺中國官方微博發佈聲明稱,“黑洞”照片屬於Event Horizon Telescope組織,並提示如果未經版權人授權,用於商業用途,將可能存在風險。

  4月11日, 在A股下跌的大背景下,視覺中國反而上漲超3.02%,報收28元。有網友戲稱“或許視覺中國纔是真正的‘黑洞概念股’”。

  1

  版權歸誰?

  “爲了更加直接和清楚地瞭解黑洞照片的版權情況,我們直接查閱了版權所有者及發佈者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組和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網站,最終確定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組是版權所有者。”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元熹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歐洲南方天文臺在該照片下文鏈接的版權說明頁面標示,該照片受署名“4.0國際 (CC BY 4.0)”的保護。

  記者瞭解到,該協議需要遵守的條件即使用圖片需要給出完整、清晰的圖片出處,聲明是否對圖片進行過修改,同時不得限制其他人做許可協議允許的事情。換言之,只要用戶標明瞭該圖片出自EHT Collaboration,那麼就可以免費使用。

  “(視覺中國)在聲明中提及的‘禁止商用’的限制並不符合該協議內容的規定。”陳元熹如是表示。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對記者表示,根據視覺中國的聲明,其並未獲得商業用途的授權,也就是說,其他機構或個人將該圖文用於廣告、促銷等商業用途,並不需要從視覺中國處獲得授權,而是需要從權利人處獲得授權。

  4月11日晚間,記者想再次查閱該圖片,發現視覺中國官網已無法打開。

  而關於版權問題進一步發酵,今日下午,有網友在視覺中國官網發現,中國國旗和中國國徽被視覺中國納爲自己版權所有。也正因此,視覺中國被共青團中央官微直接點名:“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

  隨後,視覺中國遭多方“討伐”,包括南京蘇寧、百度、新浪遊戲、海爾、阿里健康、格力電器等多家知名公司的微博賬號在評論區曬圖聲討視覺中國。

  陝西渭臨事務所律師張春林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國旗和國徽不屬於著作權的保護對象,任何人都可以合法地非商業性使用。“視覺中國聲稱自己爲該著作權的權利人,這明顯是不對的”。

  對此,視覺中國官方微博晚間已經發表致歉聲明稱,經查,該圖片由視覺中國簽約供稿人提供,視覺中國作爲平臺方負有審覈不嚴的責任,並已對不合規圖片做了下線處理。

  那麼,視覺中國官網中對各大公司logo進行再次拍攝的圖片是否侵權?

  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視覺中國拍攝圖片中,主體重點就是公司logo,那麼有可能侵犯公司對logo的商標權或著作權;如果視覺中國拍攝圖片中,公司logo只是其構圖一部分,不構成主體部分,那麼視覺中國對所拍攝圖片仍然可以主張著作權益。

  2

  “苦視覺中國久矣”

  圖片版權問題發酵之時,自媒體“三表龍門陣”發表的一篇題爲《天下自媒體苦視覺中國久矣》的文章又將視覺中國拉入了“釣魚執法、漫天要價”的輿論漩渦。

  該文稱,在一個自媒體業務交流羣中,“求助!我收到視覺中國的律師函了,怎麼辦?”是高頻出現的聊天內容。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00年的視覺中國前身爲“Photocome”網站,意爲“圖片來了”,其創始人之一柴繼軍是攝影記者出身。因得益於與全球第一大圖庫巨頭——Getty簽訂的獨家代理協議,視覺中國在中國市場上發展迅猛,2014年,其成功借殼遠東股份,登陸A股市場,逐漸成長爲國內“視覺之王”。

  然而,近年來,這位行業龍頭卻深陷商業模式質疑的漩渦之中。有媒體報道稱,爲了增厚業績,視覺中國採取“維權創收”的手段,針對侵權圖片提起訴訟,要求鉅額賠償,誘使企業和解簽訂年度合同。

  2018年,著名投資機構經緯中國曾因圖片版權問題與視覺中國正面交鋒,當時,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曾發佈微博指責視覺中國“漫天要價的商業模式不應該”。

  2018年9月,《上海證券報》在其相關報道中也表示,2013年以來,視覺中國及其子公司共涉維權訴訟1000多起,平均每兩天一場訴訟,其中,與Getty版權圖片涉案金額占上述賠償總額逾98%。

  “苦視覺中國久矣”的不僅是自媒體行業,廣告行業、設計行業更甚。

  一位就職於國內4A廣告公司的設計師告訴記者,行業內將購買圖片版權稱爲“租圖”,製作一張海報可能需要“租”多張圖片,一張圖片的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具體價格要根據海報的印刷量、投放渠道來定。該設計師表示,同等類型的圖片,全景網、站酷海洛等網站相比視覺中國稍微便宜一點。

  2019年1月,長江證券在發佈的研報中表示,從市場份額來看,視覺中國佔據圖片市場的半壁江山。其指出,“目前視覺中國的綜合圖片市佔率在40%左右,爲行業龍頭。在圖片數量上,視覺中國擁有超過2億張圖片,國內東方IC、全景網等圖片提供商的圖片數量僅在1億張左右,視覺中國的圖片庫豐富度遠超同行業競爭對手。”

  今日事件發酵之後,視覺中國遭到各方討伐,但上述設計師無奈道:“視覺中國的圖片更全,品質也好,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不得不用。”

  3

  超百億市值限售股明日解禁

  視覺中國相關財報顯示,最近三年業績穩步增長,2015年-2017年,營收分別爲5.43億元、7.35億元、8.15億元,同期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1.58億元、2.15億元、2.91億元。

  此外,最新披露的2018年三季報顯示,視覺中國的營收和淨利潤均保持兩位數的穩定增長,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收入7.01億元,同比增長20.97%;淨利潤2.2億元,同比增長35.31%。

  記者發現,目前其80%的營收來源於“視覺內容與服務”,而這也是被衆多企業質疑視覺中國“釣魚維權”的主要部分,其主要創收方法是“維權獲客、維權創收”。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計劃,4月12日,視覺中國將有3.88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55.39%,以今日收盤價28元/股算,解禁市值逾百億元。解禁涉及的股東有10位,分別是吳春紅、廖道訓、吳玉瑞、柴繼軍、姜海林、陳智華、袁闖、李學凌、高瑋、樑世平,且這10位爲一致行動人,目前爲視覺中國實控人。

  據悉,此次解禁是5年前視覺中國借殼遠東股份所定向增發的股份,當時定增發行價爲5.28元/股,5年期間未實施過股份送轉,因此,公司最新股價28元較定增價格已有超過500%的收益。

  在如此大體量的解禁前,遭遇上述“黑天鵝事件”,對於視覺中國來說,實在不算好消息。

  4月11日晚間,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直言,上市公司股票解禁後通常會出現解禁峯值的變化,拋售時間越早,獲益幅度越大,該事件出現後或將導致視覺中國股價有所下跌。

  記者 蔡淑敏 馬雲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