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朋友圈看到過這樣的一則段子,讀來意味深長:

  一對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老夫婦過60大壽!

  宴席期間,上帝降臨,說可以滿足夫妻二人兩個願望!

  老婦說:“我的夢想是周遊全世界。”

  上帝將手中的魔術棒一揮,譁!變出了一大疊機票。

  老頭說:“我想和小自己30歲的女人生活在一起。”

  上帝將手中魔術棒一揮,譁!把老頭變成了90歲!

  從這個故事我們便可以再次確認,男人這一生,真的是很專一,哪怕到了老了,依然喜歡年輕的女人。而這些在這樣的年紀,顯然是不合時宜的過分要求,所以上帝剝奪了他不該得到的……

  60歲的人,該如何做夫妻?總結起來,就三個關鍵點。

  一、相依相伴

  老百姓常常講,少來夫妻老來伴。即便是最健康,最有能力的人,到了這個年紀,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不適,他們的身體和大腦逐漸顯現出嚴重衰老的跡象。

  有些人甚至已經老花眼,又或者是有了老年斑,又或者是遭受疾病的折磨,親眼目睹親人的離去……太多的晴天霹靂,罕有人能做到鎮定自若。

  即便做不到此,最起碼也會坦然面對,每個人都不願意衰老,都不願意成爲兒女的負擔,不過最擔心的還是沒有人陪伴在自己的身邊,無聊的時候,沒人能陪你說說話。

  渴了、累了的時候,沒人會給你倒杯水,給你揉揉肩,兒女或許可以給你金錢上的補給,但無法給予情感上的關懷,就像都挺好裏的蘇大強一樣,大家都覺得他很作。

  作的本質,還不是因爲他缺愛嗎?所以才瘋狂的尋找愛,追求愛,和小保姆搞黃昏戀。哪怕是一場騙局,他也心甘情願。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晚年時期的婚姻生活,最重要的是四個字,相依相伴

  當我們感覺到身體越來越脆弱,越來越遲鈍,不聽使喚的時候,如果老伴能堅定不移的陪你在身邊,不離不棄,對於彼此而言,就是最大的依靠。

  這比兒女給你金山銀山都來得重要,錢,能買來大房子,能請來保姆,但買不來愛,買不來關懷。

  二、充分信任

  到了60歲的夫妻,相處融洽的竅門在於充分信任,相信無論發生什麼事,遭遇多大的挫折,對方都會始終不渝的跟你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支持你,鼓勵你,與你同舟共濟。

  曾經在省政府實習的時候,認識一對退休了的阿姨和伯伯,伯伯呢,退休前是我們陝西省,商務廳的一位副廳長,阿姨呢,是我們陝西省人事廳的一位處長。

  女兒常年在國外生活,老兩口退休後閒來無事,就開了個公司,學着別人怎麼做生意,一開始倒還好,貼補着退休金,開培訓班,倒也沒賠錢,勉強還能賺點。

  後來,做了別的業務,伯伯去了一趟新疆洽談業務,回來,賠了一百多萬,具體原因外人不清楚。我只知道,阿姨爲了填補這個窟窿,連家裏的房子都抵押了。

  四處借錢,給伯伯還債。這樣的境遇,如果換做年輕的夫妻,很多人恨不能立馬離婚,還過什麼?家底都被你賠光了,還拿什麼過日子?但是阿姨沒有,甚至一句抱怨都沒說。

  心平氣和的處理了這件事,而且做得滴水不漏,甚至連女兒都沒有告訴。我想,這就是夫妻該有的樣子,所謂的共甘共苦莫屬於此吧。

  三、心態決定年齡

  人生到了60歲這個階段,真的是半生已過,甚至可以說是多半生已過,畢竟能活到120歲的,鳳毛麟角。在這個階段,很多人都追求和年輕時候一樣的感覺。

  無論從身體上,年齡上,亦或是腦力上,他們都儘可能保持活躍的狀態。不論是上老年大學,學攝影,學跳舞,學畫畫,其實都是一種人生追求。

  他們相信,心態決定年齡,也在不斷的告訴另一半,想做的事,什麼時候都不晚。我今天去公園的時候,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拿着專業相機在拍桃花。

  那種專業範和氣場,真的和攝影師如出一轍。如果單從背影,如果不是那一頭飄逸的銀髮,誰會知道,她已經是60歲的老人?完全看不出來。

  年齡只是一個數字,熱愛生活,每天過得充實,有滋有味,哪怕是退休後,日子依然可以多姿多彩。

  這個年齡段的夫妻,渴望伴侶像年輕時候一樣,渴望和年輕時候一模一樣的生活,顯然是不可能的。只能說,他們更渴望和以前在一起的時候,一樣的感覺

  就像是熱戀的時候,第一次牽手,第一次擁抱,都會心跳加速的那種……

  只要愛人和從前一樣的愛自己,生活和從前一樣的快樂,就是理想的狀態。

  結髮爲夫妻,恩愛兩不疑

  我不羨慕在街角擁吻的情侶,我只羨慕在街頭牽手的老夫妻。

  楊絳先生曾說:

  夫妻該是終身的朋友,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係,即使不是知心的朋友,至少也該是能做伴侶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侶。

  夫妻而不夠朋友,只好分手。

  深以爲然,尤其是到了60歲,對這番言論,你會感同身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