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晚,中交地产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度,中交地产实现合同销售额148.8亿元,合同销售面积123.4万平方米。

  非经常性损益约5亿元 后续利息费用将走高

  报告期内,中交地产实现营业收入89.5亿元,同比增长42.9%;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6.7%至8.1亿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仅剩2.9亿元。在非经常性损益中,主要包含3906万元的政府补助,2.9亿元的资金拆借费用,收购北京联合置业后合并的当期净收益2.9亿元。

  同时,中交地产通过将利息资本化大幅减少了本期的财务费用,但随着项目交付,被计入存货开发成本的利息支出将部分费用化,期间费用的上升将使公司面临较大压力。

  所有者权益有所下降 偿债支出较高

  截至期末,中交地产的一年内到期负债约为33.1亿元,其期末在手现金约52.8亿元,足以覆盖。但是,公司期内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较去年同期大涨114.4%至127.4亿元。在公司165.8亿元的预收房款中,约有40.4亿元账龄超过一年,占比24.4%。

  此外,尽管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17.0%至402.3亿元,但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资产却同比减少20.5%至22.9亿元。

  土地储备:加上在建面积后约868万方

  报告期内,中交地产新进入杭州、东莞、石家庄和青岛等城市,总计进入城市达22个。截至期末,公司储备约44个项目,在建及代建建筑面积约为868.3万平方米,其中权益占比小于50%的项目14个。

  此外,中交地产期内对联营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损失约为1.6亿元。

  业绩看点

  2018年,中交地产的归母净利润虽然有所增长,但主要依靠收购子公司并表后带来的非经常性收益支撑,这一点与其2017年的情况相同。在联营与合营企业的投资损失亦进一步吞噬了净利润。

  同时,中交地产的所有者权益有所降低,不仅总资产增幅略低于总负债,资本公积也大幅减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