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二战时候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德国之所以最终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贸然对苏联发起了进攻,在对苏联进攻失败之后,德国其实就已经走上了下坡路,最终落了一个战败的下场。

  实际上,当初德国如果没有选择攻打苏联,而是专心在欧洲战场上对付英法,慢慢蚕食他们的领土,按照这个思路来进行战争,虽不敢说最终的结局会有什么不同,但是德国的情况绝对会好很多。因为到那时,说不定就会令苏联变成世界的公敌,德国就能兵不血刃的解决苏联这个大麻烦。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就会提出疑问了,既然德国也知道苏联不好惹,而且还和他们签订了互不侵犯的友好条约,为何希特勒最终还是单方面的撕毁了条约,主动对苏联发起了进攻呢?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德国下定决心去攻打苏联了呢?其实,这和一个小国家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个小国家就是芬兰。

  当德国在欧洲战场攻城略地之时,其实苏联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在忙着趁火打劫,趁机来侵占更多的领土。而当时,苏联就看中了芬兰这片土地,于是直接出兵对其发起了入侵的活动。原本苏联是想兵不血刃的拿下这里,于是企图说服芬兰投降,可惜却遭到了芬兰的拒绝,愤怒的苏联人直接派遣了五十万的大军,直接攻打芬兰。

  当时的芬兰,满打满算其军队总人数也不会超过10万,而苏联方面却出动了50万的大军,双方的实力悬殊还是比较明显的。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令很多国家都大跌眼镜,苏联在付出了三十万人的代价之下,才勉为其难的令芬兰屈服,从这一战中,明眼人都看出了苏联军队的疲弱。

  而希特勒自然也不列外,从这一战中,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别看苏联表面上实力强大,但是他们的战斗力不行,面对一个小小的芬兰,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将其拿下,可见他们只是徒有其表的大国罢了。

  正是因为如此,希特勒觉得,芬兰军队都能将苏联打成那个样子,那么德国军队肯定也能办到,可以说正是芬兰这个小国家,给了德国人信心,终于是让他们下定决心来攻打苏联。只可惜事实证明,苏联并非一个徒有虚名的国家,而希特勒最终也为自己错误的决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