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1日,印度大選正式拉開帷幕。

  此次大選共有9億合格選民參與,成爲全世界規模最大的一次選舉。

  大選將從4月11日持續至5月19日,並於5月23日公佈計票結果。

  此次大選中,莫迪能否獲得連任、印度人民黨能否獲得下議院多數席位是最大看點;貧困問題、就業問題、國家安全問題是焦點議題;投票人數多、時間長、耗資大引發關注。

  關於印度大選,你需要知道這十件事。

  1. 此次大選選什麼?

  選民將投票選出543個新的議會代表。

  印度實行的是議會制共和制,議會居於國家的政治中心地位。印度議會由上下兩院組成,上院稱爲聯邦院,下院稱爲人民院。聯邦院議員由間接選舉產生,人民院議員則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印度人民院共有545個席位,其中2個由總統直接指定,其餘543個則由各邦選民直接選出。此次大選要選舉的就是543個議員席位。

  根據印度法律,在人民院中贏得多數席位的政黨將組建政府,若是沒有政黨贏得多數席位則需組建聯合政府。印度總理一般由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

  2. 大選程序是什麼?

  印度大選共分爲七個階段,分別是4月11日、4月18日、4月23日、4月29日、5月6日、5月12日、5月19日。5月23日爲計票日,預計當天會公佈計票結果。

  不同的邦將在不同的時候舉行選舉,有些大邦也會分階段舉行選舉。

  由於選民多、候選人多,印度大選歷來耗時良久。1951-1952年印度舉行獨立以來的首次大選,最終耗時3個月。

  3. 大選參與人數有多少?

  此次大選的合格選民約9億人。

  根據印度憲法,年滿18週歲的印度公民即享有選舉權。印度人口總數約爲13.4億,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印度選民的選舉熱情也比較高,在2014年的大選中,投票率爲66%。

  4. 大選預計耗資多少?

  據BBC,印度媒體研究中心估計2014年各黨派及候選人共花費50億美元在選舉上,而今年的大選花費估計更多,達到近70億美元。

  該中心主席拉奧表示,此次選舉花在社交媒體、廣告和前往外地拉票的資金大大增加。

  此外,莫迪政府去年發起了一個選舉債券,商業團體及個人可以私下向各黨派捐錢。據BBC,該債券已收到約1.5億美元資金,其中大部分流向了莫迪的印度人民黨。

  5. 大選對莫迪意味着什麼?

  此次大選將決定莫迪是否能贏得連任。

  在2014年的人民院選舉中,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一舉贏得了428個席位中的282個,而人民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更是贏得了334個席位,莫迪順利成爲印度總理。

  當時,莫迪將自己打造爲一個強勢、努力的領導人,承諾要打造一個零腐敗的“好時代”。據BBC,5年時間過去,雖然有一些承諾並未實現,但莫迪依然是人民黨的核心,他的支持率也還比較高。

  而此次大選全國民主聯盟能否獲得人民院多數席位,直接決定着莫迪是否能再次贏得一個5年的任期。

  6. 莫迪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誰?

  印度國民大會黨主席拉胡爾·甘地。

  在印度議會中,目前有兩個主要的聯盟:一個是由莫迪的印度人民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該聯盟組建了現任莫迪政府;另一個則是由印度國民大會黨領導的團結進步聯盟,該聯盟是主要的反對派。

  甘地則是國民大會黨的黨主席。在2014年的大選中,國民大會黨僅贏得了44個席位。但此後,國大黨影響不斷擴大,贏得了幾個主要邦的選舉。

  甘地本人也來自於印度一個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家族:他的父親是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祖母是曾兩度擔任總理的英迪拉·甘地,曾外祖父則是印度開國總理瓦哈拉爾·尼赫魯。

  拉胡爾·甘地

  7.大選焦點議題是什麼?

  經濟、就業、國家安全。

  據BBC,自進入本世紀以來,已有上億印度人民脫離貧困,但印度的經濟依然面臨嚴峻挑戰。

  首要的就是就業問題。據印度經濟觀察中心估計,印度2018年共減少了1100萬個工作崗位,而絕大多數選民都認爲就業問題是選民關心的首要議題。然而,印度政府一直被指隱藏真實的失業率數據。

  其次則是農民收入問題。印度農民是重要的勞動力,但多年來,由於作物價格低、消費水平上升、自然災害不斷以及莫迪政府於2016年實施的“廢鈔令”,他們的生活非常艱難。在前期的競選活動中,人民黨和國大黨都聚焦農業貧困地區,提出一系列舉措試圖贏得農民選民的支持。

  國家安全問題也是大選的一個焦點議題。自今年2月起,印度與鄰國巴基斯坦的關係愈發緊張,兩國在克什米爾地區互相炮轟。此後,人民黨將國家安全作爲一個主要的競選議題。

  8. 莫迪的競選宣言是什麼?

  “推特大戶”莫迪11日一早就發推呼籲選民前去參加投票。

  莫迪稱:“2019年下院選舉今天開始了。呼籲所有參與第一階段選舉的選區選民前去參加這次人數破紀錄的選舉,實施你們的公民權。尤其呼籲那些年輕的、首次參加選舉的選民前去投票”。

  隨後,莫迪還發了一條競選總結視頻,稱“全國民主聯盟的目標是:發展,更多的發展,全方位的發展”。

  據《新德里時報》,莫迪9日公佈競選宣言,承諾要改善經濟、提升農民生活水平、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降低稅率、關注女性權益等。莫迪還表示,要建設“新印度”,2030年以前讓印度成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目前,印度的GDP排名世界第六。

  9. 國大黨的競選宣言是什麼?

  人民黨主要競爭對手國大黨7日公佈競選宣言,承諾在全國範圍內減免農業貸款,維護全國範圍內各階層的正義,聚焦“贏得人心”。

  此外,國大黨的另一競選重點就是指責莫迪政府,包括莫迪政府在國防安全、經濟、女性安全等關鍵領域的失敗,未能兌現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競選承諾等。

  10. 選舉結果可能如何?

  選舉結果預計將於5月23日公佈,但媒體分析稱人民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應該能贏得大選,但人民黨的優勢可能會不那麼明顯。

  至於莫迪是否能夠連任,還需拭目以待。

  文/謝蓮

  編輯/謝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