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句話,叫做「大眾只有高爾夫和其他」,這說明高爾夫在大眾產品系列中的地位。而在中國市場上,消費者也經常喜歡用「神車」一詞來形容高爾夫,這說明市場認可也不錯。而在這一細分市場中,其實大眾高爾夫要面對的對手,其實也不少。其中就有我們今天要聊的福特福克斯。很多人都知道,幾年前的福克斯,兩廂+三廂的銷量成績是「天下無敵」!

從外形上看,高爾夫與福克斯各有特色。福克斯的馬丁臉十分具有辨識度,只是尺寸太小,容易讓人想起小一號的嘉年華。配合小尾翼,福克斯姿態前傾頗具活力,但是少了些沉穩。

相反,高爾夫的外形則以平直曲線為主,姿態端正,顯得成熟踏實。只是在大眾陣營裏,這樣的造型顯得千篇一律。畢竟家族化的外形,正是以高爾夫為源頭髮揚光大的。

兩車的入門動力都為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可配備5MT或6速變速箱。入門高爾夫用的是傳統6AT變速箱,而福克斯採用的是6速雙離合。這兩款自吸動力的目的顯然在於拉低售價,並不是主要的走量車型。高爾夫主力車型為1.4T配7速雙離合。福特的動力與外形同樣激進,率先引入了三缸1.0T ecoboost發動機,輸出125馬力,170N*m,匹配6AT變速箱。在三缸機還沒得到我國市場認可的當下,福克斯的1.0T超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顯然不得人心。但好在福克斯依舊準備了1.5T供選擇,價格也並沒有定的太高。

作為世界一流廠商,福特和大眾的發動機技術無疑是先進的,在動力、油耗、NVH方面都相當優秀。但是,兩車的變速箱卻並不是同級口碑最好的。福特的6速雙離合不必多說,僅有一款車型搭載;而6AT變速箱除了降擋稍顯遲鈍外,平順性上有了飛躍。高爾夫的DSG大家都很熟悉,用在高爾夫身上大部分缺點並不會暴露,省油、動力直接等優點卻更加突出。所以綜合看來,兩款車型的動力系統都在同一水平線上。

由於福克斯採用了後獨立懸掛,相應地尾箱空間、後排空間都要給懸掛系統讓位。所以,車內空間上福克斯略遜於採用半獨立懸掛的高爾夫。正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要在獨立懸掛與稍大的空間中所做出選擇時,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桿秤。單從體驗上說,緊湊型車本身較小,後懸掛形式對舒適性的影響其實並不大,所以高爾夫更偏向家用,福克斯則留給追求駕駛樂趣的人。

進入車內,兩車的區別就明顯了起來。大眾依舊波瀾不驚,以一套成熟的內飾對付幾乎所有大眾車主。略顯單調的內飾中控設計,讓高爾夫沒有驚喜的同時也沒有短板,在外形內飾上都達到了「中庸」的境界。福克斯的內飾就沒有其外部看起來鮮艷了,大片的黑色塑料彰顯著美式風格,少了些精緻感。但好在福克斯的炮筒型儀錶更加運動,內嵌的彩色屏幕內容也更豐富。

在家用車型中,能稱得上有「信仰」的其實不多,但高爾夫和福克斯一定能在信仰度上排到前列。高爾夫的信仰來自「扮豬喫老虎」的高R,以及紐北最速前驅車高爾夫GTI。兩款搭載2.0T發動機的高爾夫絕對是許多大眾車主的夢想之車。特別是高爾夫R,在短小的車身中融入了290匹馬力的2.0T,以及優秀的四驅、懸掛系統,外形上卻與普通的高爾夫區別不大。這樣一臺4.8s破百小鋼炮,很難不讓人產生嚮往之情。

比起高爾夫R,福克斯的性能車型更加瘋狂。福克斯ST搭載2.0T發動機,輸出250匹,略遜於高R而強於GTI。所有動力都經由6速手動變速箱傳向前輪,比起採用雙離合的高爾夫更加具有賽車基因。而四驅的福克斯RS要暴力得多,2.3T發動機輸出高達350匹,只有藉助優秀的四驅才能駕馭全部動力。更激情的是,福克斯RS依舊採用6MT變速箱,350匹馬力從腳下的離合噴張,體驗絕無僅有。這也導致了福克斯RS 4.7s的百公里加速成績,沒有過硬的技術顯然難以達到。

比起售價高達40萬上下的性能車型,定位家用的普特高爾夫與福克斯顯然不在同一水平。但是回到現實,普通高爾夫和福克斯也能提供同級領先的駕駛樂趣。特別是在SUV當道的今天,能駕駛一款過彎側傾微小、坐姿低矮、提速輕快的緊湊型車,也是一種獨特的樂趣所在。再加上兩款車型都有性能版打call,既象徵著其擁有良好的操控功底,也彰顯了車主的品味。

如果說一定要給兩臺車分個高低,更多人選擇的高爾夫可能更勝一籌,起碼這套內飾不會讓車裡的家人有太多的抱怨。但是福克斯豈會甘於輸在這裡?用內飾上的幾塊皮,換來更強的1.5T發動機、獨立懸掛,也是一樁不會虧的買賣。所以說,要在高爾夫和福克斯,就如同蘋果和三星,很難確切地說那個更好。所以,福克斯和高爾夫,哪個纔是你的愛呢?


各有千秋,普通版總體高爾夫略貴,都接近換代,據說後續高配高爾夫換回獨立懸掛,看你出多少錢,車無完車,各有優缺點,你是要福克斯普通版-ST-RS還是高爾夫普通版-GTI-R,兩款車都是全球車型,價格10到40萬!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