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深入挖掘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進一步加大運河開發和保護,4月11日,第五屆運河論壇籌備座談會在我市會議接待中心召開。省委原常委、省軍區原政委南兵軍,省政協原副主席李殿魁,省人大原常委班開慶;山東運河經濟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兼執行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傅現強、辦公室主任張萬里、文化產業部主任何子芳、《運河研究》主編李金陵、常務理事劉勇;市委副書記、市長宋軍繼,市委常委、副市長郭建民,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光輝以及聊城大學運河研究院專家,市旅發集團負責同志,東昌府區、江北水城旅遊度假區、臨清市、陽谷縣分管負責同志,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同志齊聚一堂,共商第五屆運河論壇籌備及聊城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會議由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光輝主持。

  市委副書記、市長宋軍繼會前與專家交流聊城運河保護開發和利用情況。

  座談會上,與會人員觀看宣傳片《運河聊城》;市旅發集團董事長劉洪林同志介紹運河樣板段規劃建設情況;與會專家就現階段京杭運河(聊城段)保護開發情況和下一步的規劃進行了深入探討。

  省委常委、省軍區原政委南兵軍對聊城在運河保護開發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建設大運河文化帶還是要文化引領,統籌運河沿線各區域的經濟文化社會建設的發展。並要求第五屆運河論壇主題要圍繞貫徹中央兩辦的綱要,省裏的短期規劃,要很好的落地落實;要和聊城的區域發展和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發展統一起來;區域文化產業和企業的項目策劃要結合起來,重點放在統籌發展和促進區域經濟文化發展的方面,把論壇辦的有講頭、有看頭、有研究頭。

  省政協原副主席李殿魁在講話中說道,中共中央已經下發了指示文件,對各地運河有了明確的部署,並明確京杭大運河的關鍵就是通航問題,聊城在這個關鍵時刻舉辦第五屆運河論壇是非常正確的,並要求聊城要大力弘揚運河文化,充分挖掘運河文化內涵,用活運河旅遊資源,豐富文化旅遊業態,做大做強運河文化旅遊品牌,使運河成爲富民增收的新增長點。

  省人大原常委班開慶介紹了運河論壇的相關情況,論壇已連續舉辦四屆。他說,聊城是京杭大運河山東段重要城市,運河文化遺產極爲豐富,近年來圍繞着運河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也取得了很多成果。第五屆運河論壇在聊城舉辦,應緊緊圍繞如何做好大運河“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三好文章,精細策劃,充分利用經濟項目、文化產業項目支撐才能更好的爲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來提供服務。

  市委常委、副市長郭建民在講話中表示,運河承擔着聊城的歷史和文化,承擔着聊城老百姓的幸福和聊城的未來,下一步將成立運河文化研究機構,真正使“江北水城 運河古都”招牌擦的更亮。他強調,聊城舉辦第五屆運河論壇,要以運河保護辦公室和旅發集團兩單位爲主形成工作機構,圍繞運河通暢、文化通暢、旅遊通暢以及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文化產業、國家旅遊城市的營銷做好文章,爭取把論壇打造成聊城特色,助推聊城文化旅遊和經濟大發展。

  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光輝說,聊城將以籌備第五屆運河論壇爲契機,圍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利用、運河周邊城鎮建設與開發等工作,做好“通、聯、靈、秀”四篇文章,努力實現聊城境內110公里的運河通水、通航、通路。把運河沿線的文化旅遊資源關聯起來,打造精品文化旅遊項目,將運河聊城段打造成爲“文化的河、流動的河、美麗的河、繁榮的河”,成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亮點工程。

  座談會結束後,與會領導前往聊城運河樣板段、中華水上古城、聊城古城保護與建設博物館、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等地進行實地參觀考察。市政協副主席王廣柱,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光輝陪同考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