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網貸之家研究中心

  作者丨劉美茹

  2018年6~8月P2P網貸行業出現集中性的風險爆發,不少平臺在出現問題後,都及時公佈了兌付方案,如今距離“雷潮期”已過半年多時間,部分問題平臺的兌付應當有一定的實質性進展。

  本文將通過對2018年至今出現問題的平臺進行梳理,說明問題平臺當前的兌付方式和現狀,分析平臺未能如期兌付的原因,並提出適當的建議。

  1

  問題平臺的6種主要兌付方式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已有超300家P2P網貸平臺通過官網、微博、微信、QQ羣等渠道發佈了初步兌付方案,且不少平臺兌付方案不止一種。本文根據平臺具體的兌付方案內容,將兌付方式分爲6種類型,具體見下圖。

  上圖中最爲常見的兌付方式是分期兌付和債權置換商品。其中分期兌付是平臺將出借人債權分24期或36期,每月按照比例進行現金兌付。

  債權置換商品一般指的是平臺在官網上線積分商城,出借人使用債權兌換商城積分,再用積分去兌換商品。此類模式的最大弊端是商品的性價比無法判斷,因爲多數平臺上線的都是以紅酒、按摩椅等無法界定其真實價值的商品,即使可在主流電商平臺搜索到,也一般都標價很高且銷量慘淡,不排除這是合作商城爲給用戶提供價格比較,而故意在主流電商平臺開店,並把商品的價格擡高。若出借人遇到此類兌付方式,要對所選擇的商品進行多方價格比較,並注意該商品的售後保障方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

  後續兌付進展類型

  發佈兌付方案的問題平臺後續進展大不相同,主要可分爲提前還款、如期兌付、平臺失聯、經偵介入以及未按期兌付5種類型,具體如下圖所示。

  3

  未能如期兌付的原因

  從問題平臺當前的兌付現狀來看,如期兌付和提前還款的平臺數量較少,大多數平臺在兌付進展中出現了各種問題,從而兌付方案不能如期執行,本文總結了不能如期兌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種:

  是平臺催收不及預期。由於懲戒力度不夠,當平臺出現問題時,借款人還款意願不足,加大了催收難度,催收的資金無法覆蓋當期需要兌付的債權,因此無法如期兌付,給出的方案多是將當前已催收的金額,按比例進行分配,或者根據後續的催收,再擇期兌付。

  是資產處置受阻。平臺在處置自身或借款人資產時,此處的資產多是指的房產或投資項目,由於房地產市場環境或房產地理位置等原因,無法及時完成處置,導致資產變現失敗。

  是平臺資金賬戶凍結。指的是平臺在兌付的進程中,因出借人的集中報案,平臺被經偵介入,進而平臺資金賬戶被凍結,無法繼續兌付,需等待經偵完成調查後,再進行兌付。

  是平臺失聯。平臺在發佈兌付方案後,未按照方案回款,出借人也聯繫不到平臺相關人員,平臺官網或關閉,或不再更新任何公告,論壇輿情信息也較少,該原因涉及的平臺規模及出借人數量相對較少。

  是存在平臺實控人責任心和擔當不夠,同時缺乏信心,消極對待兌付問題,或者存在僥倖心理最後收割投資人。

  4

  待還10億元以上

  延期兌付平臺的兌付現狀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今有43家問題平臺貸款餘額在10億元以上,合計貸款餘額1191.34億元,佔問題平臺總量的69%。從問題類型來看,43家平臺中有33家被經偵介入,10家延期兌付。

  表1展示的是2018年至2019年4月11日,待還在10億元以上的10家延期兌付平臺的兌付現狀,根據公佈的兌付情況來看,多數平臺並未按照首次公佈的兌付方案實施,而是在兌付進程中,不停的變更兌付方案或出現其他問題。

  綜合而言,當前未實時公佈兌付現狀,或兌付未有實質性進展的平臺數量較少,出現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四點:

  是因爲部分平臺發生問題的時間較短,兌付方案還未執行;

  是因爲部分平臺運營已處於停滯狀態,平臺的運營團隊可能大量離職導致人手不夠,因此沒有專人維護統計,並實時對外公佈;

  是有平臺可能本身資產並不合規,存在自融或發佈大額標的問題,無從催收,或因懲戒力度不夠,借款人還款意願較低,加大了催收難度,沒有實質性進展可對外公告;

  是有些平臺需要先解決與股東在利益或股權關係上的糾紛,再進行下一步的兌付。

  5

  待還10億元以上

  經偵介入平臺的立案進展

  表2展示的是2018年至2019年4月11日,待還在10億元以上的33家經偵介入平臺的立案進展:

  其中22家平臺警方在近期有公佈凍結或查封的資產進展;

  11家平臺的進展停留在平臺實控人被控制或當前的經偵進程,暫未對外公佈實時追查的資產情況。

  經偵介入平臺數量較多主要是因爲該類平臺體量較大,涉及出借人數量較多,兌付難度相對較高,當無法如約兌付時,出借人一般會選擇報案處理,還有部分平臺實控人自動投案。

  不少平臺被經偵介入後,已被凍結部分資產,並且警方仍在繼續追繳,雖然這部分資產還未真正兌付到出借人賬戶,但在警方偵查結束後,應當按照法律程序,將追回的資金或資產按比例進行兌付。因此若經偵介入平臺有立案進展,或有新增資金或資產被追回,說明該平臺未來可用於兌付的資金增加,能一定程度上挽回出借人的資金損失。

  6

  建議

  問題平臺的兌付進展是資金遭受損失的出借人關注的焦點,而如何有效的推進兌付方案也十分關鍵。從平臺、出借人以及監管的角度,針對兌付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以下適當的建議:

  首先,對於出現問題且願意積極處理的平臺,無論兌付進展是否順利,都應該及時公佈兌付情況和催收進度,因爲這可使得受損的出借人從官方渠道瞭解到最新信息,而不是道聽途說,出現過激行爲,這樣反而不利於平臺的後續兌付進展。

  同時出借人能夠實時掌握平臺近況,也可獲得一定的心理安慰和信心。若平臺兌付進展受阻,更應積極的尋找合理有效的處置方案,盡最大努力減少出借人損失,而不是變相收割出借人利益;若兌付進程中經偵介入,平臺應積極配合經偵調查,儘快追回出借資金。

  其次,建議出借人對於具備真實資產,且有一定催收進展的問題平臺,給予平臺適當的資產處置時間,並積極配合平臺兌付進程中的工作;若平臺推出幾種兌付方案,出借人應根自身資金損失情況,合理選擇能將損失降到最低的方案,爭取自身合法權益。

  而對於已被經偵介入的平臺,出借人應及時按照經偵要求上傳材料,並實時關注經偵進展,耐心等待經偵處理結果。

  最後,平臺出現問題後,資金受損的出借人則成爲最弱勢羣體,所獲得的兌付信息均只能通過平臺傳遞,其真實性無從考究,在此建議監管部門能夠發揮自身權利,監測和督促問題平臺的兌付進展,積極引導幫助平臺良性退出,並利用法律手段,制裁借款人的老賴行爲,推進平臺的催收進度。此外,可進一步增強平臺信息透明度,實時監測平臺實時回款情況,防止平臺截留資金。

  如今P2P網貸行業的監管體系已全面形成,備案雖有延期但仍在進行,隨着風險的逐步顯現,行業整體透明度有所提升,發展環境愈加健康。

  儘管從當前的兌付進展來看,大部分問題平臺的兌付進展並不順利,但相信只要平臺具有真實的資產,並有積極處理的態度,且及時與受損的出借人信息傳遞,一定能幫助出借人將損失降到最低。出借人在以後的投資過程中,也要時刻保持對風險的敬畏之心。

  來源 |網貸之家研究中心 作者:劉美茹

  聲明 | 登載文章內容僅供傳遞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來源網貸之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