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是我國曆史文化底蘊最深厚的省份之一,不僅是儒家文化的誕生地,爲“至聖”孔子、“亞聖”孟子故里,也是“兵聖”孫武、“兵家亞聖”吳起及孫臏的誕生地,爲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春秋戰國時期,山東地區爲東方之大國齊國、魯國所在地,因此又有“齊魯大地”之稱,而齊國爲春秋戰國時期最強諸侯國之一,不僅爲“春秋五霸”之首,戰國時期也曾與秦國“西帝”並稱的“東帝”,當然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東指的的崤山以東,山東成爲政區名稱要始於金時的山東東路、山東西路,正式建省是明朝初期。

  秦滅六國後,今山東地區爲郡縣密集之地,當時今山東境內的單字縣就有黃縣、腄縣、鄒縣、滕縣、盧縣、張縣、鬲縣、莒縣、薛縣等等十多個,現在全國僅百餘個單字縣,山東就有六個。實際上,在建國後山東單字縣也有十多個,有多縣因各種原因消失,都有哪幾個呢?

  山東現有的單字縣爲莒縣、冠縣、莘縣、曹縣、單縣、費縣等六個,這六縣均爲千年古縣,其中莒縣之名更是自秦而始,而建國後隸屬過山東的單字縣達二十多個,有的撤銷了建制,有的改爲縣級市時改了名,也有的已經劃歸鄰省,其中僅自秦而始的單字縣名就有黃縣、鄒縣、滕縣、沛縣等四個。

  建國初,由於山東西部今聊城、菏澤等地區劃歸了新設的平原省,且由於戰爭時期政區的延續山東與河北、江蘇(當時分爲蘇北、蘇南兩大行署區,與山東相鄰的爲蘇北行署區)的省界也進行了重新劃分,當時山東省轄境與現轄境差別較大,隸屬於山東省的單字縣有莒縣、費縣、德縣、濱縣、陵縣、濰縣、掖縣、黃縣、膠縣、嶧縣、滕縣、鄒縣、豐縣、沛縣、邳縣等共十五個。

  這十五個縣中,豐縣、沛縣、邳縣原均屬江蘇,但由於戰爭時期隸屬於山東解放區且江蘇並未設省而暫時隸屬於山東,1952年江蘇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後重新劃歸江蘇,現在這三縣均隸屬於江蘇省徐州市,僅邳縣改設爲了邳州市。

  1952年,解放前新設的平原省撤銷,原屬山東部分重歸山東省所轄,歸來的單字縣有冠縣、莘縣、濮縣、範縣、曹縣、單縣等共六個縣,同年,山東、河北兩省省界重新劃分,恩縣等縣重歸山東,同年陵縣併入德縣。到1952年底,山東所轄單字縣減去重歸江蘇的三縣共多達十八個,此後則開始了逐漸減少的歷程。

  1956年及1958年,山東省分兩次撤銷了許多縣的建制,其中撤銷建制的單字縣共七個,恩縣、濮縣於1956年撤銷,德縣、濱縣、濰縣、黃縣、莘縣於1958年被撤銷。這些縣在1961年有一部分恢復了建制,但恢復建制的單字縣僅有德縣、濱縣、濰縣、黃縣、莘縣這五座,其中德縣恢復建制後的同年就改稱陵縣,而嶧縣也已於1960年改設爲縣級棗莊市,至此到1961年底山東共有單字縣十五個。

  1964年,爲徹底解決山東、河南省界間水患問題,山東省範縣、壽張兩縣金堤河以南部分、範縣縣城及建制劃歸河南省,而作爲交換,河南省東明縣劃歸山東。這樣,山東省單字縣少了一個,且千年古縣、李逵坐堂之地壽張縣建制也被撤銷,今河南省臺前縣地就大致爲原壽張縣劃歸河南部分。此時,山東所轄單字縣有冠縣、莘縣、陵縣、曹縣、單縣、滕縣、鄒縣、費縣、莒縣、膠縣、濰縣、濱縣、掖縣、黃縣等共十四個。

  1964年至改革開放初期,山東省行政區劃較爲穩定,1982年我國開始“市管縣”體制改革且啓動縣改縣級市,山東也同步進行了撤地設市、撤縣設市的改革。1983年,濰坊地區撤地設地級濰坊市,濰縣撤銷建制大部改設爲市轄區寒亭區。

  1986年,黃縣改爲縣級龍口市,1987年濱縣併入縣級濱州市,而縣級濱州市爲1983年析原濱縣北鎮而設,同年膠縣改設爲縣級膠州市。1988年,掖縣、滕縣分別改設爲縣級萊州市、縣級滕州市。1992年,鄒縣改設爲縣級鄒城市。2014年,陵縣撤銷建制改設爲德州市陵城區。至此,山東省僅轄六個單字縣。

  建國後,曾隸屬於山東省的單字縣共22個,其中撤銷建制的有德縣、陵縣、恩縣、濮縣、濰縣、濱縣,改設爲縣級市的有嶧縣、黃縣、掖縣、滕縣、鄒縣,劃歸鄰省的有邳縣、豐縣、沛縣、範縣,而山東現有的單字縣爲6個,如果不考慮隸屬則現有9個仍爲單字縣。

  由於數量繁多且區劃變遷較爲複雜,如有錯漏請指出。本文由滄海桑田史海沉鉤原創,如果喜歡請及時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