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王曉然 趙述評)物流是京東抵禦行業衝擊的城牆,京東正不斷爲城牆加高加固。4月11日,京東宣佈上線冷鏈整車產品,爲貨主、物流和貨車搭建發佈信息的運力平臺。此舉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冷鏈物流行業中資源大而散、信息不對稱等棘手問題。近幾年,因阿里、京東、蘇寧、順豐等自帶曝光量的企業入局,讓一向“隱於市”的冷鏈物流開始“熱”了起來,但這些新貴們除了入局時頗爲高調,至今也沒有亮出可圈可點的成績單。實際上,我國的冷鏈物流水平僅處於初級水平,無論是對於深根該行業的多年的先行者還是新貴們,均是高投入、難見效的漫漫長路。

  平臺化是京東此輪加碼冷鏈物流時凸顯的關鍵詞,與此前上線的冷鏈卡班、冷鏈城配不同,冷鏈整車在嘗試搭建可以整合和串聯起貨主、物流企業和火車司機的信息平臺據瞭解,冷鏈整車以平臺化的模式,通過整合上游貨主、中游物流企業與下游貨車司機多方資源,根據客戶指定的時間和地點,提供點到點、點到多點的冷鏈整車直送服務。

  京東想要在冷鏈物流領域搭建起另一個“京東商城”,同樣混合着自營商家和POP商家。4月11日,京東的冷鏈整車產品正式上線,相應的運力平臺開始搭建。京東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承接業務的物流企業或許不僅僅是京東自建的冷鏈物流車,會引入衆多有冷鏈運輸資質的物流企業,而貨主在提交信息時可自行選擇採用京東自營車輛還是第三方車輛。“目前,冷鏈整車是在搭建的運力平臺下的一的產品。”上述人士稱。

  實現信息對稱是平臺存在的價值。冷鏈整車通過搭建運力平臺,連接起貨主與個人車主。此舉可以整合社會零散運力,有效利用返程車輛資源,實現短鏈交易,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流轉效率。同時,運力平臺還將解決個人車主的開票資質問題,提供合理的進項抵扣,降低運營成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