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日本的國民美食,臺灣人的印象就是拉麵了吧。日本有米其林星星指南,有些拉麵店也有入榜。而第一間獲得米其林一星的店,就是位於巢鴨的「」(讀音:つた、Tsuta)。

在Tabelog上是3.9的超高分,在Google評論也拿到4.2顆星,我也很好奇,到底「」有什麼魔力,讓評審決定開始,讓庶井小喫的拉麵登上殿堂級的美食指南呢?

一訪後,我也認為,「真的是值得前往,能顛覆食客對拉麵的觀感。

 

到日本後,也喫過多間拉麵店,為了一探「」的特別之處,選了一個平日前往。

IMG_6969.JPG 店門口

   店舖的外觀,店舖名以如畫的字體,揮灑在潔白的牆面上,而且取名就直接以英文 Japanese Soba Noodles 而非一般以日文表現。一望過去,會讓人以為是高價的壽司店呢。

   要排隊的名店,排到兩個小時以上都屬正常,但蔦為了讓顧客盡量不要久等,有整理券制度,中午12點半左右我到了店門前,向服務先生(長得很像關8的橫山裕!😍)用一千圓押金換了整理券,以小時為單位,我選了當時最早的2點的區段。

   接著就很開心去巢鴨探索了(我覺得巢鴨很好逛!雖說是老人家的原宿,但我好喜歡這種富有生活感的街道!菜肉水果麵包點心都超好買!便宜新鮮又有各種選擇!)

 逛到依依不捨2點半纔回到蔦,此時很多人在排隊了,客羣和道或一燈排隊的人很不同,幾乎沒有日本人(我剛到時有一日本人在我後面問,知道要等到兩點,就走了),都是觀光客,歐美臉孔也很多。把整理券交給服務員先生拿回一千圓,在販券機點了經典的醬油拉麵交給他,再回去排隊。販券機都有寫英語,方便外國人點餐。

IMG_6967.JPG 左上角有附圖和英語的販券機

   排到一小時,約三點半入店,裡面的裝潢一如外觀的印象,潔淨,開放式的料理區檯面齊齊整整地擺著裝配料的鐵盒,不同於一般穿著有年代感的制服、腰間還綁著個毛巾的拉麵師傅,主廚穿著潔白的西式大廚服,二廚雖然身穿跟服務員一樣的深藍色制服,卻也是非常有整潔感,動作也是不疾不徐的。

 我點的是醤油Soba(Shoyu Soba)。坐下後不久,二廚端上麵,我感覺篝的擺盤是比蔦的美,但蔦也是有用心。湯頭是最特出的,雖是醬油拉麵,卻不死鹹,不像豚骨的濃脂,而是以海類熬煮出來的鮮香,雖然鹹,我卻捨不得不把它喝完(豚骨系或魚介系的拉麵,我基本上只能喝幾口湯,最多就喝到喝一半)。才知所謂淡麗系拉麵,原來是這麼回事。看到別人碗裡晶瑩的味玉(蛋),有點後悔自己幹嘛不點有味玉的呢......

   特別要提到的是音樂。店內始終流洩著電影《新天堂樂園》的旋律,我對音響沒什麼研究,但聽得出店內放的,應該是很好的音響。邊喫著麵邊聽著音樂,都備覺優雅了起來。又帶著點懷唸啊。

 新天堂樂園的配樂。我拜訪蔦時,店內放的就是這首曲子。

   喫法,我想建議先喫麵,但不要喫太快,慢慢喫,由於麵體會慢慢吸取更多的湯汁,漸漸變化得更有鮮味。餛飩餡富有肉汁,讓人聯想到鼎泰豐,綠色的餛飩內餡應該是也加了松露,反而對在臺灣已經喫習慣餛飩的我們來說,就是特別的味道。

    叉燒有兩種類型。帶少許肥的燒炙叉燒,穠纖得宜。旁邊是薄片似火腿類型的叉燒,可以先喫最上面那一片有撒上松露粉的。下面的雖然沒沾到松露粉,剛開始時喫會覺得味道有些淡,可以放在後面喫,讓它浸在醬油湯裡,漸漸吸收湯底的鮮味精華後,體會那滋味的變化。

IMG_6965.JPG 火腿型的叉燒

IMG_6970.jpg 燒炙叉燒。我真的喝了很多湯哈。

   有人說蔦的厲害,在於它的談資,叉燒肉用伊比利豬,餛飩肉用沖繩豚,以及所有食材都極其講究的湯底。但我倒是認為,蔦的特出,在於有如在法國料理餐廳般的用餐體驗。

通常日本人喫拉麵,就是講求快速,最趕的就是麵屋一燈,喫完麵纔多坐一下,因為真的滿飽了,就想跟朋友聊個天,消化一下、再喫完最後那一口,就被服務阿北催促說後面很多人在等!喫完就請離席!(怎麼感覺像是來到香港啊)

IMG_6968.JPG 作為談資的食材解說看板,立在桌上供參考。

但在蔦,喫拉麵成了可以很優雅的事。沒有催促,沒有追趕,請你就是以自己的步調,慢慢「享用」拉麵吧。

    說說客人。我之後進來兩位阿桑,喫了幾口醬油拉麵覺得太鹹,要求熱水,倒進了湯裡。二廚瞪大眼看著她們,不過感覺是不解的眼神,倒不是責備(我想要是一般拉麵職人師傅,應該會翻臉吧)。我快喫完時,進來一對父女,妹妹感覺才小學,小小年紀已經拿著大單眼掌鏡,拍向料理臺區(據其他部落格文的資訊,料理臺區是禁止拍照的),二廚便對鏡頭綻放笑容比出V。而歐美客人喫完離席時,會向主廚打招呼說了Thank you才離開。這不就是法國料理餐廳會出現的事嗎?感謝廚師們賦予了完美的一餐。

   所以,雖然臺灣北車也有蔦的分店,我還是覺得,有住在日本、或旅行真的有時間的話,值得到巢鴨的本店一嚐。因為這般精心設計過、全面性包含視覺 味覺 與聽覺的體驗與感動,是決然不同於一般拉麵店的,而我想只有本店才做得到。也難怪米其林的評審頒出第一顆拉麵店的星星,就是給蔦了,我想評審一定也驚艷於這整體用餐設計吧?作為首間榮登米其林星星指南的拉麵店,我認為,蔦是當之無愧。

後記:

實際上去拜訪蔦是今年6月中,已經隔有點久。蔦真的是少數餐廳,去喫過後我回到家會覺得,必須馬上記錄下當時的感動!不然 現在我真的是個很懶得打文章的人...... 😂

不過我認為一家餐廳,最好要喫到兩次以上再寫比較準確,但我一直沒時間再去巢鴨排隊。今天整理電腦檔案看到,就想說那放上來好了。手機儲存空間也快爆掉,相片是也該從手機拉出來了哈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