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卫福部的监测资料显示,虽然国内肠病毒疫情虽低于流行阈值,不过由于现在正逢开学季,再加上疾管署今(4)日亦公布北部新增一起4岁男童得肠病毒重症的个案,因此为防肠病毒疫情再起,疾病管制署呼吁家长与教托育机构人员,应加强教导学童落实正确勤洗手,及生病在家休息等良好卫生观念,并注意居家、学习环境的通风与整洁,确保学童健康。

疾管署表示,上周(8月26日至9月1日)新增1例克沙奇A16型肠病毒并发重症病例,为北部的4岁男童个案。该个案8月中旬发病,第1天得病送医诊疗后,3天后症状本有所改善,但发病第六天却出现下肢麻痛、走路不稳等症状,紧急送医发现该例肠病毒并发成重症,所幸住这名4岁男童住院1周后病况改善,目前已返家休养、复健。卫生单位调该查个案可能因接触家中有症状者而感染,经治疗现已出院返家。

据疾管署最新统计资讯显示,国内上周(8月26日至9月1日)肠病毒门急诊就诊人次共6,520,较前一周下降3.5%,近期就诊人次趋势持续下降且低于流行阈值(11,000人次)。今(2018)年累计28例肠病毒并发重症病例,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10例,肠病毒71型6例为多,另有感染克沙奇A4型、A9型、A16型、B1型、B2型、B3型、B5型。

疾管署表示近期社区肠病毒型别以克沙奇A为多,伊科病毒11型及肠病毒71型新增个案数已明显下降,以轻症及散发病例为主;惟社区中持续有肠病毒71型活动,将持续监测疫情及流行病毒变化。

疾管署表示,无论是大人或是小孩,平时应做好咳嗽礼节、正确勤洗手等措施,尤其在「吃东西前、跟小宝宝玩前、擤鼻涕后、上厕所后以及看病前后」等时机,更要确实做到「湿、搓、冲、捧、擦」洗手五步骤,才能降低肠病毒传播的风险。

疾管署指出,环境消毒也是预防肠病毒的方法,一般环境消毒可使用浓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漂白水);处理肠病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时,则使用浓度1,0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200毫升漂白水);环境、器具等用消毒水擦拭完毕后,静待10分钟再用清水擦拭一次,即可完成消毒。

疾管署提醒,孩童如经医师诊断感染肠病毒时,应避免与其他婴幼儿或孩童接触,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机会。一旦发现家中婴幼儿出现肢体无力麻痺,或有嗜睡、意识不清、活力不佳、手脚无力、肌跃型抽搐(无故惊吓或全身肌肉突然收缩)、持续呕吐与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征,请尽速送到大医院接受治疗。

更多新闻推荐

肠病毒重症增1例 开学季来临学童勤洗手为上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