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左

  最近,一則視頻引爆了大衆的憤怒。

  3歲的妞妞是一名童模,負責穿上好看的童裝,擺出各種造型被拍攝。因爲妞妞有些累了,動作沒有做到位,旁邊拍攝女兒可愛視頻的妞妞媽媽一腳踹在了妞妞身上。

  妞妞踉蹌了一下,迅速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而妞妞媽媽爲女兒整理好衣服,迅速開始了下一次拍攝。

  她沒有哭。

  全程妞妞沒有哭鬧,即使是捱打。對於一個3歲的孩子來說,過於“堅強”和“習慣”了。

  想象一下自己三歲的時候,遇到這樣的情況絕對會大哭大鬧。有孩子的母親也會懂,這個年紀的孩子本來就愛動愛鬧,很難長時間保持專注,也很“脆弱”,家長根本捨不得打罵。

  但妞妞安靜地像是一個沒有情緒的成年人。

  妞妞是很受歡迎的童模,眼睛大大的很可愛,鏡頭前也總是露出俏皮的笑容。

  而可愛乖巧背後,是年僅三歲,就要經常工作超過10小時。如果表現出“累了”或者“不配合”,就會被嚴厲管教。

  有攝影師發佈了另一則妞妞媽媽在換衣間用衣架打妞妞的視頻。

  我們看到的可能不是第一次,不是第二次……只是這個3歲小女孩生活中習以爲常的一次。

  “給我打招呼!”

  “快點,給我笑一個。”

  “屁股扭一扭!”

  妞妞已經對一切有了條件反射,只要媽媽揚起手,她就馬上進入乖巧聽話的狀態。

  但在很多人看來,這不是被教養,而更像是被馴服。

  在視頻下的看到了一個殘忍但真實的評論:被威脅,敲打培訓出來的乖巧,像是馬戲團裏的“馴獸”手法。

  幸好,孩子是會說話的。記者去往妞妞家採訪時,妞妞自己回答了問題:

  你喜歡拍照嗎?不喜歡。

  你喜歡穿漂亮衣服嗎?不喜歡。

  年僅三歲,剛剛拍攝了半年的她,還能說出自己的喜好,這大概是唯一值得慶幸的。

  不是我在危言聳聽,很多孩子因爲過早接觸了成人世界,而早早失去了快樂。

  11歲的男孩,成爲童模兩年後,他談論的童模行業的年收入,精心計算着自己可以賺得的酬勞。

  被問到以後想做什麼,他說網紅。

  “網紅輕鬆一點,明星太累。然後找個漂亮一點的老婆。”

  一個11歲的孩子,以爲自己找到了命運的捷徑,已經躺在成人用現金名利堆砌的安樂窩裏暢想未來。

  還有些孩子身上,我看到了讓人心疼的乖巧。

  “希望所有客戶都滿意。”女孩說自己配合度很高,想要想盡快拍完,因爲大人也會很着急,很爲難。

  我想沒有一個家長,會想在自己不滿10歲的孩子身上,看到這種“服務意識”。

  男孩說,自己習慣了反季節拍攝,冬天冷也習慣了。因爲以前媽媽在家,爸爸出去工作,很辛苦。現在他給家人賺錢,家人不用辛苦了。

  “我自己來賺就好了。”

  孩子,你們真的不用這麼早就懂事。

  他們被成年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放進生活的“模具”,1:1還原打造成成年人最需要的樣子。

  還記得韓國開辦了一家兒童美容院引起了軒然大波。他們教所有女孩化妝成長髮飄飄的公主,統一孩子的審美。

  孩子當然可以愛美,可以化妝,可以打扮,但批量定製的“漂亮人生”,會不會讓人覺得不寒而慄?

  看了這麼多,不得不讓人相信——

  每一個懂事的孩子背後,都藏着一個不懂事的大人;每一個被強迫長大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無情的父母。

  因爲父母而給孩子造成的悲劇不勝枚數。

  不負責任的媽媽,讓一個剛剛來到世界的孩子失去了生命。

  父親帶着兒子去酒局,被朋友起鬨讓孩子喝酒,他爲了面子?還是覺得無傷大雅,沒有阻止,結果孩子酒精中毒死亡。

  都說虎毒不食子,但有些人毒起來,卻還不如動物。

  這幾年看過太多讓人難以置信的新聞了。

  廣東一個14歲女孩的親生母親,強迫自己的女兒賣淫。

  被警方抓獲後,這位母親說:家裏太窮了,讓她幫一下子。

  手腳健全的成年人,毀了未成年女兒的一生爲自己賺錢享樂。

  這樣的人,配爲人父母嗎?

  湖南壽雁鎮一些不滿10歲的小孩子,被自己的父母以低廉的價格租給行竊組織,培養成“小偷”。

  6,7歲的孩子,以爲偷竊別人的手機是好玩的遊戲。

  阿姨讓她一天至少偷十部手機,偷到了就給買零食吃。偷東西是爸爸教的,自己還有個弟弟,很會偷。她家裏有輛車,有一次,弟弟偷了滿滿一後備箱的衣服。

  孩子對於他們來說,也不過是工具罷了。

  一想到爲人父母不需要通過考試,就讓人不寒而慄。

  希望每個父母都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他們應該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去探索自己嚮往的世界。

  身爲父母,你該是一盞指路的明燈。

  父母可以教給孩子的是細節處的教養,而不是如何“聽話”。

  地鐵上,媽媽懷裏抱的孩子睡着了,她怕孩子踢到別人,弄髒別人的衣服,就用手捧着鞋子。

  父母可以教給孩子如何承認錯誤,承擔責任,而不是學會對人說謊、討好。

  一位小男孩的妹妹打碎了玻璃,他在扔垃圾時,特意寫了一張紙條給環衛工阿姨,提醒阿姨不要傷到手指。

  父母該教會孩子如何躲避危險,但不要讓他們真的直面危險。

  一位年輕媽媽邊玩手機邊推着一個嬰兒車,後面跟着的小女孩,在公路上蹦蹦跳跳,這位媽媽完全沒有意識到背後小孩的危險。

  父母可以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但請不要讓他們學會傷害人的方式。

  迪士尼遊樂園內,8歲男孩在走路過程中可能碰到了一名姑娘的敏感部位,男孩媽媽沒有讓孩子道歉,反而對姑娘又打又罵。

  父母可以教給孩子未來進入社會生存的能力,但請不要讓他們早早長大。

  孩子沒有能力選擇父母,或許他們還有很多不懂的事,但他們是那個會想要跟父母永遠在一起,會說“我來養家”,會在你累了痛了時安慰你,會哭着找爸爸媽媽的小天使。

  爲人父母,請一定別忘了愛孩子。

  看更多走心文章

  視 覺 志

  爲人父母?

  你配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