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雖然距離2020年美國大選還有一年的時間,但兩黨的準備工作正在逐漸升溫。據悉,民主黨的陣營不斷擴大,截至發稿日,民主黨已經誕生了18位總統候選人,這一數據刷新了美國曆史。除了人數之多,本次民主黨的競選陣營還在各方各面體現了“多樣性”。有人擔心候選人選擇太多,會因此挑花了眼。那麼,民主黨候選人的洶湧之勢將在何處停止?

  創造多個“第一”的民主黨陣營

  我們很難進行精確的對比,列舉出2020年大選民主黨的“主要”候選人。但毫無疑問,民主黨此次的競選陣營將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超過了共和黨在2016年的17名候選人,以及民主黨1976年的16名候選人。

  民主黨似乎特別喜歡“勇創第一”。2008年,民主黨提名了有史以來第一位黑人候選人,奧巴馬; 2016年,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主要政黨女性總統候選人希拉里被提名。而在2020年大選的民主黨陣營中,第一位黑人女性、第一位公開同性戀、第一位猶太人、第一位80歲以上的長者均受到了提名。

  然而,“大容量”和多樣性也給民主黨候選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民主黨幾乎每一個候選人都有自己的“特色”,這讓他們很難將其作爲超越競爭對手的“王牌”。另外,由於人數衆多,民衆會分不清候選人,混淆他們的長相、名字和政見,出現面臨選擇過多、決策疲勞等情況。

  砸錢籌款,民主黨成“燒錢大王”

  民主黨陣營除了人多,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錢多。截至目前,已經有7位民主黨候選人公佈了今年第一季度的籌款情況。排名首位的是民主黨資深政客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他於近日對外表示,自己已籌集到1820萬美元。“女版奧巴馬”,加州聯邦參議員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排名第二,目前,她對外公開的籌款總額爲1200萬美元。第三、第四位分別是得克薩斯州民主黨籍衆議員貝託·奧羅克(Beto O’Rourke)和印第安納州南本德市市長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第五位是明尼蘇達州民主黨國會參議員埃米·克洛布徹(Amy Klobuchar),每天她都能收穫10萬上下的籌款。排名第六的,是有望成爲“美國歷史上第三位單身漢總統”的科裏·布克(Cory Booker)。最後一位是企業家出身的亞裔候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他的籌款總額爲170萬美元。

  楊安澤。

  科裏?布克。

  埃米·克洛布徹。

  皮特?布蒂吉格。

  貝託?奧羅克。

  卡馬拉?哈里斯。

  伯尼·桑德斯

  大選期間不間斷的集會、演講、政治廣告會消耗大量的財力。據美國第三方獨立機構響應政治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ble Politics)統計,在2016年美國大選間,包括總統選舉和國會選舉在內一共花費了超過69億美元,成爲了美國史上最燒錢的一次大選。2020年大選預計會繼續“金錢的遊戲”,據悉,美國各類富豪財閥,“金主爸爸”們從今年年初起便陸續密會民主黨高層,民主黨有望掀起“最貴”的一次競選。

  “史上之最”是爲了擊敗特朗普還是混眼熟?

  專注於民意調查分析的網站FiveThirtyEight認爲,民主黨的陣仗如此聲勢浩大,也許是爲了擊敗特朗普。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政治傳播學者卡蘿爾·貝爾(Carole Bell)說:“民主黨在2016年輸給特朗普後,一直在想反擊的方法。與其說民主黨想創造歷史,不如說他們是在另闢蹊徑,尋找擊敗特朗普和共和黨的方法。”

  但共和黨人認爲,民主黨陣營正處於“混亂”中,候選人們相互競爭,一旦出現自相殘殺的局面,獲益最大的反而是共和黨。偉達公共關係顧問公司(Hill+Knowlton Strategies)的美國行爲科學主管莉莉?科弗勒(Lilly Kofler)近日寫了一篇題爲《科學角度:2020年,太多民主黨人在競選》(Too Many Democrats Are Running in 2020, According to Science)的文章。她認爲,特朗普和共和黨反而會從民主黨的激烈競爭中受益。

  民主黨候選人之一、前佐治亞州衆議院民主黨代表斯泰西·艾布拉姆斯(Stacey Abrams)於4月2日接受了CNN 的採訪。當主持人提問“2020年民主黨陣營是否過於擁擠?”時,她回答道:“不,我認爲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作爲美國大選中首位黑人女性候選人,艾布拉姆斯表現得很從容。“一旦辯論和初選開始,民主黨人多的優勢會更加明顯。”最後,她補充說,“如果你想參加競選,那就去做,沒有什麼會限制你。”

  斯泰西·艾布拉姆斯。

  NBC新聞給出了另一種思路,它認爲,民主黨陣營中的一些候選人並沒有十足的獲勝把握,他們參選也許是爲了推動某個得不到大衆足夠關注的問題;也許是爲了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形象,獲得更多的曝光;也許是爲自己未來的職位做準備,比如副總統或內閣成員。“‘混眼熟’可能大於競選總統本身,儘管沒有人會公開承認這一點。”

  iWeekly週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