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都去哪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一曲《時間都去哪了》,引發了很多人對時間的感慨和哲思。

  時間雖然摸不着、看不見,卻是真真切切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每一天之中。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度過一段時間,不僅是一個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能反應出不同時期社會發展的面貌。

  2008年,國家統計局第一次發佈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十年之後的2018年,第二次發佈了此份調查的結果,透過時間的維度,展現了十年間中國的變化。這其中,有一點引人矚目。

  更多時間在旅行

  在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中顯示,居民一天的休閒娛樂時間爲1小時5分鐘,比2008年增加了25分鐘。

  十年間,我們的休閒時間在增加。而作爲休閒的一個重要方式,旅遊也在這十年間走進了千家萬戶的生活當中。

  前不久,當今年“五一”假期延長到4天的通知公佈後,1個小時之內,去哪兒網機票的搜索量迅速攀升,國際航線機票搜索量更是上漲達10倍之多。

  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雖然只有3天的時間,但也有1.12億人次選擇通過旅遊度過自己假期的時光。

  每逢假期要出遊,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態。人們盼望小長假的到來,更盼望着和家人、朋友一起走進更多美麗的他鄉,體驗更豐富的風土人情。

  這些現象,也跟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的數據不謀而合。2018年,中國城鎮居民週末、節假日的戶外休閒比重逐漸增加,休閒空間不斷擴大、休閒活動日趨豐富,假日旅遊休閒持續穩定增長。在過去的一年中,春節、清明、“五一”、端午期間,國內旅遊總人數分別同比增長12.1%、8.3%、9.3%、7.9%。

  十年間,我們在旅途中的時間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踏上旅途。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國內遊客出遊55.4億人次,這一數據是2008年17.1億人次的3倍還要多;2018年中國居民出境人數達1.62億人次,而在2008年只有4584萬人次。

  更多領域供休閒

  曾經,能夠有機會到一個地方看看風景就是很多人心中的期盼;如今,單純的看風景已不再是旅遊的代名詞,旅遊的領域越來越寬。

  旅遊正在以自己獨具魅力的呈現形式,將更多的文化產品鏈接在一起。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旅行,不看看當地的博物館,說不出當地有特點的一些歷史文化,似乎都枉來一趟。曾經少人問津的博物館,近年來勢頭正猛,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吸引着越來越多的遊客,僅2018年就有10.08億人次走進博物館。

  如果你在城市的快節奏生活中待久了,那麼,找一個美麗的農村歇歇腳,給心靈放個假,也不失爲一個很好的選擇。如今,很多農村不再是以前“回不去的故鄉”,而是山清水秀的代名詞,更有很多獨具特色的鄉村民宿可以讓旅行更爲舒適。在安靜的夜晚,呼吸着新鮮的空氣,擡頭看看星河,“鄉愁”似乎就在悄無聲息間回來了。

  也有很多體育愛好者愛上了旅遊。於博文工作之餘酷愛跑馬拉松,已經跑過大大小小的馬拉松比賽幾十場,說起接下來要選擇報名的比賽城市,他說,我要選一個以前沒去過的城市,這樣我就能邊跑馬拉松邊認識它,還能在比賽之餘領略當地的風光。

  2018年,紅色旅遊景區的參觀學習活動也明顯增多。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的相關報告顯示,年輕人對紅色文化認同感增強,紅色旅遊景區與文化、創意和科技的融合創新對年輕遊客形成了較強的吸引力。“80後”“90後”“00後”逐漸成爲紅色旅遊的中堅力量,“80後”父母攜帶“10後”子女到訪紅色旅遊勝地成爲一大亮點。

  十年間,我們休閒旅遊的領域越來越廣,旅遊服務業的水平也在日漸提升。從注重硬件建設,到硬件和軟件一起抓,更加註重服務等人文關懷,旅遊景區和酒店也正在不斷努力,爲遊客提供更爲舒心的旅遊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