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鰻是世界上少數幾種可以靠自身肉體產生高壓電流的動之一,相對於電鮎之類放電魚類電鰻的放電能力無疑是最高強的。據測量一隻成年電蟃所釋放的電流可以產生高達三百到八百伏的電壓,是其它生物放電電壓的一倍以上。我們都知道人體能耐受的安全電壓是32V,而照明用電的電壓就能將人電暈甚至電死,所以一條不長的電鰻一次放電完全能致人於死地。

  正是因爲身懷這種特種技能,電鰻在海洋和河流當中都可以橫行無阻,即使是兇狠如食人魚見到它們也得乖乖地逃避三舍才能保命。那麼有着如此超卓能力的電鰻又是如何保證自己的"撒手鐗"不會反噬自身呢,這就要從電鰻獨特的身體結構說起了。

  電鰻解剖學:第一個細節顯示電池堆疊,細胞串聯(建立電壓)和平行(建立電流)。第二個細節顯示了具有離子通道的單個細胞和滲透膜的泵。耶魯/ NIST模型代表幾個這樣的細胞的行爲。最後的細節顯示了單個離子通道,它是模型的構建塊之一。圖片來源: Daniel Zukowski /耶魯大學

  電鰻用來"製造"電荷的器官主要爲布在身體兩側貼近皮膚的位置,而它身體內部的重要臟器和身體外部的大部分皮膚都被一層絕緣性極好的黏膜保包裹着。

  當電鰻放電時電流會通過尾部的一小塊皮膚傳導進海水中,由於海水良好的導電性便會將電流向四面八方傳播。而電鰻自身是個不良導體,唯一與海水直接接觸的部位本身就在釋放電流,電壓與外部相等,因此不會將電流導入體內,於是電鰻本身就變成了一個完美的絕緣體。

  那麼電鰻在何種情況下會電到自己呢,很簡單隻要將它與水或者其它導體接觸就可以了。如果此時電鰻繼續放電的話,電流會因爲外部沒有優良導體而反噬其身,自己將自己活活電死。

  有人認爲電鰻天生就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其實這是錯誤的。電鰻其實是一種洄游魚類,它們的卵在海洋中孵化,慢慢洄游到淡水河流之中慢慢長大。它們也不是一開始就有強大的放電能力的,這種能力是隨着身體的生長和發育慢慢變強的。

  通常情況下小電鰻的電壓會慢慢增強,等長到一米左右便不再增加,然後隨着放電器官的發育完善釋放的電流會慢慢增強,直到身體發育完全,一條威力巨大的"X-Fish"便誕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