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鸿典/台北报导

宜兰海边近日发生多起遭浪袭夺命的憾事,气象局官方脸书今(4)天转贴交通部的一则贴文并提醒,21号燕子台风位于琉球附近海面,请从事沿海活动以及前往日本的朋友们要多加注意安全!

检视相片

▲宜兰内埤海滩常酿意外,消防员劝导游客远离踏浪处。(图/中央社)

到底什么是疯狗浪?气象局数位科普网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过动儿疯狗浪,文中提到,由于「疯狗浪」常「来去无踪」且「神出鬼没」,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只要到海边从事任何活动,包括,校外教学、戏水、观浪、垂钓或巡视等,就应该注意气象局有没有发布「长浪即时讯息」;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一旦遭遇浪袭或有发现任何异常征兆时,才有机会迅速离开现场。

检视相片

▲波浪形成示意图(图/翻摄自气象局数位科普网)

疯狗浪的成因:

波浪的形成是由于风吹到大洋的海面时,将海水掀起,水分子就向上升,随后受到自身的重力作用而下降,为水面周期性起伏的现象。虽然在我们眼中看起来,波浪是不断在前进,实际上波浪中的水分子仅是在原位附近做周期性上下运动,并不随波前进。但当波浪向前移至岸边时,会受到海底环境(如地形)的影响,于是水分子的运动就产生变化,使波浪变形而形成碎浪。

当狂风暴雨袭击海边时,掀起的滔滔骇浪令人不寒而栗,虽然可怕但还可以理解这些大浪是由强风持续吹袭海面所造成的。然而却有种奇特的波浪,它发生在风平浪静的某个瞬间,海面水位会突然产生异常的起伏,且可持续数分钟之久。这种瞬间的大浪,学术上称为异常巨浪、突浪或诡浪等,台湾民间则给它一个传神的名称叫「疯狗浪」。疯狗浪具有陡峭且尖锐的波峰和平坦的波谷,是一种非线性且不对称的波浪,而它的产生的原因,科学界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很难研判它会于何时、在何地发生,常让人措手不及。

检视相片

▲疯狗浪形成示意图(图/翻摄自气象局数位科普网)

疯狗浪随机发生的现象,目前仍无法从茫茫大海的实测水位来说明疯狗浪出现的时空变化,而多以海事灾害的现场描述来研判是否是疯狗浪所造成。

但根据科学家目前对它的观察与研究,可将它分为两种:

凶猛强烈的海浪,不断地侵袭海岸,岸边若有人垂钓或游泳,则很容易被海浪卷入,这是「第一类型疯狗浪」,如同真正的疯狗,见到人就攻击,避免灾害的方式,就是远离它,因此在某些海域可以看到警告的告示牌,提醒民众避此区域常见疯狗浪,避免靠近。有专家认为「疯狗浪」是长涌浪造成的,而台风与季风都有可能产生长涌浪。经过科学家的查证,将目前所有能找到与「疯狗浪」事件与台风路径或天气图做比对,疯狗浪的产生确实与台风有关。

天气良好,海上平静无风,突然在岸边出现一道大浪,冲击海岸,此时如岸上有人,则很容易被卷入海中,这是「第二类型疯狗浪」,就像正常的狗突然张口咬人,这种疯狗浪更加危险,因为没有大风浪的征兆,游客往往因为轻忽而来不及走避,很难预防,需要特别注意。

 

 

更多三立新闻网报导

燕子袭日 郑明典:恐带来相当大雨量

独家/直击浪噬7人前⋯2轮族竟下海

母子沙滩双亡!嬷:7月半叫她别玩水

恶浪夺命!郑明典贴照示警平静的巨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