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挑剔一些絕對不是壞事,挑剔可以讓我們對買房更加重視,也可也選到更好,更符合我們心理價值的房子。不過,很多看房絕對不能用挑剔來形容,而是要用刻薄來形容。往往看房子過於刻薄的人最終買不到好房子,或者會與購房失之交臂。而在長期的失之交臂當中也會不斷的積蓄這些人的抱怨情緒,最終等到房子賣完了自己也沒選到一個。

  還有一種情況,對於一個樓盤很多人不看好,自己也就覺得不怎麼好,但是最後回頭想要再看看的時候發現房子已經賣光了。等到自己真的想要再入駐那就已經失去了之前的機會,或者就要靠提升成本的方式才能回到自己本來低成本就能入住的地方,着實讓人覺得這樣的感覺“像極了愛情”,兜兜轉轉最終還是回來了,悔不當初非要繞這麼一個大彎子。

  其實對於購房者來說,我們看房的眼光應該高一些,同時應該長遠一些,畢竟樓盤的成熟不能一蹴而就。同樣的道理人無完人,房子也沒有完美的房子。買房沒有必要拘泥和糾結於一兩點窠臼當中。我們應當明白自己的購房目的是什麼,自住剛需就應該果斷一些,房價的上漲趨勢依然存在,等的久花的錢就會多,所以節約成本也是我們應當考慮到的。改善型的購房者要知道自己爲什麼改善,是因爲房屋面積還是房屋朝向還是學區型的改善都要有一個定位,一般來說改善型的購房者應該多挑一挑選一選,但是遇到心動的也不能過於糾結,畢竟買房從現在看來確實夜長夢多。最後投資性的購房者應該看到前景,不能只跟風覺得哪裏上漲了我就跟哪裏,這樣雖然穩但是你享受到的仍是最後的紅利幅度偏小。

  所以說,決定買房了就應該拋去一些個人的偏見,雖然有些樓盤不能完全符合你的胃口,但是居住最主要的還是內部的條件,房子戶型好,格局好,小區環境好,住得舒心其實比什麼都重要。繁華的街道滿足不了我們的閒適與恬淡,空曠的新區也可以帶來寬敞和自由。因此,你看不上的也許正是別人渴望與渴求的,房子就是這樣“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就讓你高攀不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