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時候各個國家的航母就像下餃子一樣下水,爲什麼現在五常中的英法俄這三個國家連一艘航母想要維持都非常費勁。

  其實二戰中的航母和現在的航母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從幾個方面來說,先說噸位和航速,二戰時美國的主力航母,滿載排水量才33000噸,最快航速33節,二戰的時候,航母滿載排水量7000多一點,最快的28節,現代航母基本上在30節以上,普遍噸位7萬加。而法國的那一條就不用說了,他不在此係列中。

  除此之外還有艦載機,二戰的艦載機是螺旋槳飛機,造價便宜,失速速度低,沒有尾焰,也不需要滑躍或者彈射,可以直接排隊起飛。而且二戰的航母有阻攔索,而且有10多條,所以不用擔心降落。甲板不需要耐高溫,木質甲板都可以,現在的航母不僅要耐高溫,而且噴氣式飛機降落的時候衝擊力很大,所以飛行甲板強度很重要,同時二戰的時候艦載機非常輕,尺寸也小,才幾噸,最差的應該是東京轟炸的閹割版b25。重量只有10噸多一點,而現在航母艦載機,最大起飛重量將近30噸,fb35b最大起飛重量爲27噸。

  除此之外後船體結構,現代航母由於飛行甲板的問題,導致整體結構需要加固,不可能像二戰那樣拉條商船頂塊板子就能當航母用,也不是拿戰列艦整體弄點鋼板就可以當航母使用,現代航母艦載機,尺寸大很多。所以也進一步加大了航母結構設計的難度,壓縮了包括在動力方面的其他設備空間,同樣大的殼子,二戰的航母只需要機庫5米高,但是現在的航母機庫動輒就是十幾米高,強度要求更加嚴格,這對於整個航母的船體結構設計,工藝材料,要求的完全不是一個時代的東西。

  在二戰的時候那些航母基本上都是濫竽充數,二戰的航母大部分都是護航航母,有一部分是由於是用商船改造的,有一部分是專門設計的,護航航母採用的是民用標準的結構和材料,管線。航速慢,抗打擊能力很低,基本上捱打就死,但是飛機裝的多,所以護艦航母主要執行的是後勤艦隊護航,護送飛機或者成羣結隊的執行一些低強度的戰鬥,或者反潛任務。

  但在現代,航母設備也有了多樣化,現在航母需要裝備各種反艦防空導彈,各種雷達通信設備,整體造價自然水漲船高,現代的一艘航母需要高昂的設計建造維護費用,高昂的噴氣艦載機,飛行員。高昂的各類機載艦載武器,不是哪個國家都能夠輕鬆養活的,除非到了全面戰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包括美國可以像二戰一樣建造現代航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