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航海上垃圾漂浮影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提供)

▲▼外海垃圾。(图/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提供)

▲海漂垃圾。(图/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提供)

记者许展溢/台北报导

航行台湾一圈惊见垃圾无所不在!黑潮海洋教基金会今年5月底与海洋大学合作,以目视法进行海面漂流垃圾调查,进行12天的「岛航计划」,发现东北角至北海岸及兰屿的垃圾密度最高,更在高雄外海检测到「酚」含量1公升高达0.0123毫克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内分泌、神经跟泌尿系统。

黑潮海洋基金会在全台重要溪流出海口及沿近海域,共51个测点,以「塑胶微粒」、「溶氧量」、「水下声景」3大项目展开检测,结果发现东北角至北海岸及兰屿的垃圾密度最高,是海漂垃圾高密度区域前3名,仅次于太平洋热带环流与麻六甲海峡,在基隆市与北海岸一带、嘉义八掌溪口、高雄及小琉球沿岸也是海漂垃圾汇集处。

▲▼外海垃圾。(图/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提供)

▲海漂垃圾。(图/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提供) 

参与导航计划的台湾海洋大学海洋事务与资源管理研究生邱靖淳说,这次调查长度达670公里,记录到698件垃圾,76%航次目击到海漂垃圾,其中以塑胶占比最高(66.3%),主要是塑胶包装、食物容器、餐具、宝特瓶等,其次为保丽龙占17.2%。

▲▼外海垃圾。(图/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提供)

▲外海垃圾。(图/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提供)

航程中团队在高雄红毛港外海发现不明浓稠泡沫潮界线,东华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孟培杰表示,化验报告有酚超标情况,含量一公升高达0.0123毫克,已超过环保署的一公升以下0.005毫克标准,将对影响海洋生物生存,如经食物链累积到人体之后,对神经、泌尿跟内分泌系统都会有一定程度影响。

▲▼海洋垃圾。(图/记者许展溢摄)

▲黑潮文教基金会与海洋大学合作岛航计划,捡回许多海上垃圾。(图/许展溢摄)

孟培杰举例,此状况为内分泌干扰物质,也称环境贺尔蒙,如会造成公、母螺性错乱,长出不同变异的性器官,甚至生殖能力会消失,是一种物种灭绝的前兆 ,主要影响来源可能是各种炼油、造纸及防腐工厂等。

▲▼外海垃圾。(图/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提供)

▲东北角至北海岸及兰屿的垃圾密度最高。(图/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提供)

环团在记者会上高喊「海域陆域不同步,牛步政府请加速」,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张卉君说,台湾沿近海域海漂垃圾无所不在,靠近陆地、河口有垃圾增加的现象,这项调查将持续到今年,呼吁相关单位要赶快建立海域污染即时通报机制。

▲▼海洋垃圾。(图/记者许展溢摄)

▲环团召开记者会呼吁相关单位重视海漂垃圾问题。(图/许展溢摄)

海洋委员会保育署长黄向文表示, 发现酚数值偏高的地点在红毛港外,由于进出船舶很多,推测与船舶排放废污水或压舱水有关,但因没有目击证据,无法检举特定行为人,将研议建置此类海上污染案件的检举查核机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