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五花八門分類的自身免疫性風濕疾病(上)》

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autoimmune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AICTDs) 不只是有指向明晰的特定疾病分類,也有很多重疊狀態

一,硬皮病相關的重疊綜合征

硬皮病(Scleroderma ,Scl) 常與炎症性肌病、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滑膜炎甚至侵蝕性關節炎共存。

Scl 跟炎症性肌病共存情況較為常見。實際上,這種重疊狀態比單純的 Scl、單純的炎症肌病更多見。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把這類炎症性肌病改變直接歸入 Scl 的臨床表現。比如,歐洲的研究發現,Scl 里有 80% 存在輕度炎症性肌病。這種輕度炎症肌病易被我們忽視,從而漏診重疊征(Overlap Syndromes)

Scl 跟 PBC 共存的情況也不少見。因此 Scl 病人應篩查抗線粒體抗體(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AMA) 。實際上,PBC 病人里約 10%---29% 有抗著絲點抗體 (anticentromere antibody, ACA) 陽性。(《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這 3 大要點不可不知》)

Scl 也常見滑膜炎、類風濕因子陽性。同時,Scl 的侵蝕性關節炎也還跟抗 RA33 抗體相關。
(正常人的甲翳鏡檢血管表現)

(硬皮病早期的甲翳鏡檢血管表現)

(硬皮病進展後的甲翳鏡檢下血管表現)

二,紅斑狼瘡相關的重疊綜合征

相對 Scl,紅斑狼瘡相關的重疊並沒那麼常見。

約 10% 的 SLE 跟類風濕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重疊。他們會有侵蝕性關節炎,有類風濕因子陽性、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習慣上被命名為類風濕-狼瘡(rhupus)

約 10%--25% 的 SLE 合併有乾燥綜合征。他們有更高頻率的雷諾現象(Raynaud』s phenomena)。而抗 Ro/SS-A 抗體陽性可一定程度預告這種重疊。

SLE 跟 Scl 重疊情況不常見。其主要是 ACA 陽性的限制性硬皮病(limited SSc)。(參考《古往今來的悲劇都無法形容的疾病-----硬皮病是什麼樣的?》)
(同時有 SLE、RA 患者的雙手)

三,肌炎相關重疊綜合征

重疊征比單純的多發性肌炎更常見(詳細見《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是什麼樣的疾病》)。除前述的肌炎除跟 Scl 重疊外,還有其他類型。

抗氨醯基-轉移核糖核酸 (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 tRNA) 合成酶綜合征,即抗 ARS 綜合征。它表現為相對急性起病、全身癥狀 (如,發熱和體重下降)、肌炎、雷諾現象、技工手、間質性肺病及通常為非侵蝕性的關節炎。抗 ARS 抗體里最常見的是 Jo-1 抗體。該類病人往往先有間質性肺病,而後有肌病。

抗信號識別顆粒 (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SRP) 抗體綜合征。SRP 參與將新合成蛋白質轉運至內質網的過程。該抗體幾乎只見於多發性肌炎。而且其肌肉活檢為肌纖維壞死和肌內膜纖維化,但幾乎不存在炎性細胞浸潤。該類患者病程進展快,癥狀嚴重。

抗轉錄中介因子 1-γ(transcriptional intermediary factor 1-gamma ,TIF1-γ) 抗體。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抗 p155/140。主要見於皮肌炎,而非多發性肌炎。而且該類抗體跟惡性腫瘤相關。西方國家裡,主要是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在中國和東南亞,還跟鼻咽癌相關。通常在診斷皮肌炎的前後 2 年內發現癌症。

根據血清抗體來分類的益處是可判斷預後、指導治療。抗 ARS 抗體、抗 SRP 抗體者往往對激素治療不敏感,而抗 U1-RNP、PM/Scl、Ku 抗體對激素敏感。

(抗合成酶綜合征有較突出的技工手)

四,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1972 年,Sharp 和他的同事們報道了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硬皮病(Scl)和多發性肌炎(PM)的重疊綜合征。他們就此提出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MCTD) 概念。在今天,MCTD 是一種跟高滴度的抗 U1RNP 抗體相關的一大類疾病。

高滴度的抗 U1 RNP 抗體意味著如下特徵:

  • 很少出現瀰漫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精神病或癲癇發作;而這些恰恰是 SLE 較為突出的臟器損傷和致死原因。
  • 幾乎總會在早期出現雷諾現象、甲襞毛細血管改變。這與 Scl 相同,但與典型 SLE 不同。
  • 更易有肺動脈高壓。這點比典型 SLE 或 Scl 患者的風險更大。肺動脈高壓是 MCTD 的主要死因。
  • 更容易有 RF 或抗環 CCP 抗體----對比 SLE 病人。這些患者也更可能出現侵蝕性關節炎。

MCTD 的臨床表現有:

  1. 易疲勞、肌痛、關節痛和低熱;
  2. 雷諾現象、手腫脹疼痛;檢查有滑膜炎;這是 MCTD 起病的徵象。
  3. 皮膚改變:血管炎、肢端硬化、皮膚鈣化、盤狀紅斑和顴部紅疹 (即蝴蝶斑)。肢端硬化和皮膚鈣化像 Scl,而盤狀紅斑等則像 SLE;
  4. 除肌痛,還會有肌酶增高。表現為多發性肌炎-----再強調一次,實際上很少見單純肌炎,多為重疊狀態。
  5. 心包炎、亞臨床心肌病。心電圖顯示半支阻滯、束支阻滯和房室傳導阻滯;心臟超聲見二尖瓣脫垂;高發相對遠期的冠心病
  6. 間質性肺炎、肺動脈高壓;這是導致 MCTD 病人死亡、生活功能顯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7. 膜性腎病。大量蛋白尿很少見。但也有腎病範圍的蛋白尿。不過腎臟活檢主要表現為膜性腎病,而非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8. 血管與其他臟器:沒有雷諾現象則基本否定 MCTD。雷諾現象是血管問題的信號。而 MCTD 的中小動脈閉塞情況很常見。從而帶來各個臟器問題。比如胃腸道等。
(MCTD 的甲翳鏡檢下血管表現)

(MCTD 病人那酷似 SLE 的面部皮疹)

編輯 | 項飛騰

題圖及配圖來源 | 站酷海洛

參考資料:1. Kelley and Firesteins Textbook of Rheumatology(第 10 版)2. Rheumatology(第 7 版)3. Autoantibodies(第 3 版)4. Uptodate 文獻資料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