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彼得霍夫

           彼得霍夫(Peterhof,霍夫為荷語庭院的意思)在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西邊29公里處,由於聖彼得堡水深不夠無法容納大型戰艦和商船,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在1703年奪得外海的科特林島(Kotlin Island)後立即在島上修建海軍基地。他於1705年首度提到彼德霍夫,從這裡可以望見科特林島且搭船往來相當便利。

2公路旁

            西元1714年彼得大帝在海邊修建第一座宮殿--蒙布拉斯爾(Monplaisir Palace)。幾年後他構想在此建造皇家法式城堡(Chateau),命令法籍建築師勒布隆(Alexandre Le Blond)規劃,彼得夏宮(Petrodvorets)於1723年完成。

3上花園1

            聖彼得堡有往返的小巴,不過這裡不是最終站所以需先跟司機講好,以免錯過。下車後即是夏宮上花園(Upper garden)的入口,花園的另一端就是壯觀的大皇宮(Grand palace)。上花園是免費的。

4中途噴泉

            先遇到的是寬30公尺建於1737到1739年的中途噴泉(Midway fountain),這是上花園中央軸線的第一座噴泉,原先噴泉內有許多銅雕,到1770年代只剩一隻龍跟四隻海豚,現存版本是依據當時資料重建。

5花園叢樹

            十八世紀歐洲皇宮的典範是凡爾賽宮(Château de Versailles),夏宮的格局配置有諸多凡爾賽宮的影子,所以又被稱為『俄國凡爾賽宮』。上花園的樹木修剪的玲瓏有緻,小銘突然有闖入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紅心皇后花園的錯覺。

6海王噴泉

         中央軸線第二座是長92公尺寬33公尺完成於1737年的海王噴泉(Neptune fountain),中央三層花崗岩基座上站的是海王的青銅像。最早雕像是海王戰車,後來俄國從德國紐倫堡(Nuremberg)購得這座1660年代的傑作,於1799年換上。

7橡木噴泉

           在中央軸線第三座也是最靠近大皇宮的是橡木噴泉(Oak fountain),噴泉完成於1733到1735年,最早中央是橡樹造型的噴泉,1746年被換成六臂海星形狀基座的雕像,後來雕像損毀,現在的邱比特(Cupid)雕像是1929年裝上。

8水池

            大皇宮兩側翼南面各有一座長45公尺的方形水池,1719年勒布隆在建造夏宮時在此挖掘兩個水池作為下花園大瀑布(Great Cascade)的蓄水處,1736年這兩個水池被裝飾成噴泉。

9皇家禮拜堂館

            彼得大帝年代大皇宮稱為上宮殿,本只是座小宮殿。女沙皇伊莉莎白(Elizaveta Petrovna)命令義籍建築師拉斯特雷利(Bartolomeo Rastrelli)於1745到1755年間進行大改建,這是當時東側所增建的皇家禮拜堂館(Chapel Royal Pavilion)。

10雙頭鷹展館

            位在西側的是雙頭鷹展館(Double-Headed Eagle Pavilion),雙頭鷹是俄國國徽,這座金色雙頭鷹其實是三頭,當初拉斯特雷利在建造時經過精密計算,這樣從遠方看才不會變成一個頭的波蘭國徽。

11側翼

            隨後的兩百年裡大皇宮成為歷代沙皇的住所,也進行諸多大小不一的改建,裏頭擁有許多不同風格金碧輝煌的大廳及房間,不少裝飾有濃厚的中國風味。雖然門票不菲(RUB 500)且包包相機強制寄放不准照相,還是值得一看。

12上花園2

13上花園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