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蒂是一个单纯的德州女孩,换成我们的讲法就是乡下妹,来到纽约市生了一年多的她一直无法适应纽约人的怪异。穿著仙女翅膀的女生在路上招摇过市,长得让人会以为他会到处性骚扰的男子却是万人迷,更奇怪的是纽约教堂上的石像鬼会忽隐忽现,就像会移动的一样。

但最让凯蒂受不了的其实是她的直属上司咪咪,这个无才却坐在高位的女人只会把所有负面情绪发泄到凯蒂的身上。就在当了一天受气包的情况下,一封神秘的电子邮件出垷在凯蒂的邮箱中,竟然是一封猎头的信。凯蒂刚开始不相信会有这么好的事,可是咪咪实在逼人太甚了,于是她抱著姑且一试的心态去应征这份工作。

 

当接触到这家公司的人后,凯蒂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了解到的——世界上真的有魔法存在。想顾用她的公司名为『魔法制造有限公司』,销售的是巫师用的符咒,而且有很多是配佩合现代人使用新研发的符咒,例如召唤地铁的列车让它提早到逹。可是顾用凯蒂的理由并不是她有机会成为法力高强的女巫,相反,她是一丁点魔法都不可能学会的魔法免役者(说难听一点其实就是魔法盲)。

 

为甚么会找上她?因为免役者天生不会受魔法影响,魔法无法直接伤害他们, 魔法幻象也无法逃过他们的眼睛。对魔法世界的生意人来说,免役者可是阅读合约、检查物品有没有被魔法动手脚,甚至是阻挡隐形入侵者的好帮手。而这种人在世界上是非常少的,这亦解释了为甚么凯蒂常会看到一些不正常的东西,原来她看到的才是世界的真面目。

 

经过一番挣扎后,凯蒂终于加入了这家公司。新公司充满了新奇的事物,石像鬼会说话而且是公司的警卫,总裁竟然就是阿瑟王时期的传奇巫师梅林,而位居高层的帅哥巫师欧文则是她心仪的对象。欧文是一位法力高强的巫师,主管研发部门,却也是一个害羞的男生。 本来能和这些人一起工作让她很高兴,但没多久她就发现公司其实面对著不少问题。前研发部的员工把在公司内研究的成果还没测试好就拿出去卖(简单说就是侵权),还与公司作直接竞争,管理架构沿用古老的方式跟不上时代,分销商在打击侵权物上又不肯配合,凯蒂唯有使用免疫者的能力与思考方式,尽力帮助公司解决问题。

 

 

《魔法制造有限公司》表面上好像是奇幻小说,主要原因大概是和书名的关系。宣传句子上的也有「女性版哈利波特BJ单身日记魔法版」,我翻过网上一些评语,可以说是毁誉参半。虽然这本书奇幻元素的确不少,但骨子里仍是都会小说(chick lit)的文体结构,而大部份骂的人都是批评奇幻部份,我想最大可能的原因是它被归入了奇幻书系中。事实上这本书在美国卖得很不错,而且还被都会小说写作教学书引用作范例之一。

 

都会奇幻这种都会小说的次文类,亦即是包含了奇幻元素的都会小说,其实在台湾的翻译小说还 不算少。这 类作品的故事主角多半是女巫或吸血鬼,虽然她们拥有异于常人的能力,可是也像一般都会小说的女主角一样面对不少生活上的问题,最典型的是工作、爱情、友情等。而《魔法制造有限公司》又有一处和典型的都会奇幻不同处, 她 是一位完全没有异能的人,可是这种完全没有异能却又是这个世界中最有用的异能。

 

很吊诡是不是?能产生这效果在于作者在人种设定并不像《哈利波特》般采用二分法——巫师与麻瓜,而是一种类比的方式,设定中大部份人都有一点魔法才能,但只要有一丁点才能都足以被其他魔法影响,只有魔法才能是零的免疫者例外 。不过也别以为免疫者在魔法世界就天下无敌,一些产生物理效果的间接魔法仍是适用于他们身上。例如女主角能坐由别人驾驶的飞毯,敌人也能用魔法迅速移动到女主角身边打她一顿。

 

女主角身处巫师、免役者、一般人的三方关系,正是本书主要冲突来源,她一方面喜欢魔法的世界,但另一方面又无法跟别人分享工作上的苦与乐。全书都用轻松的笔调行进事件,感觉就像在看美国都会女巫影集『神仙家庭』一样。

 

 

《魔法制造有限公司》最大的缺点是分幕的比重,第一幕节奏很快,到了第二幕却非常之冗长,大部份篇幅都在描写女主角到了魔法公司的见闻,到了解决冲突的第三幕,却又再次变得非常急速。 如果读者是奇幻小说迷,恐怕会觉得这个结局不够看。不过解决问题的方法还算有创意。我会觉得这本书有受哈利波特和魔戒一定程度的影响,有趣的是女主角偶然会提醒读者她可是有看过这两套作品的,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方便了作者借用这些作品的一些设定。

 

 

在都会小说的角度来看,《魔法制造有限公司》其实算是水准上的作品,可惜的是这本书在台湾出版至今已经三年多,仍然没有翻译续集的消息,这系列原文版目前已经出版了四本。我后来去看译者的部落格看,发现她是在翻译好的两年后才出版,可真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就连那边也没有续作的消息。出版社方面是否该考虑把《魔法制造有限公司》重新放回都会小说的系列当中呢?


撰文  光夏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