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條喪心病狂的熱搜:單身狗藥膏福音↓↓↓

單身狗的福音,以後即使是一個人過日子也不用擔心沒人幫忙貼膏藥了。現在的產品已經可以先貼在牆上然後再貼自己身上了……

哈哈,心疼單身狗5秒,評論也是很扎心了:

你們怎麼一個人給後背擦乳液的??

單身使人進步…….

貼著貼著就哭了o(╥﹏╥)o

秋天了,自己就會掉下來。

且不說這波令人窒息的操作科不科學,e妹覺得自己手就夠得著啊,哪裡痛貼哪裡。咱們可是憑本事單身呀,像上圖那樣搞反而更心酸。

不過,說到貼藥膏,e妹想起了今年6月份的一則新聞↓↓↓

家住南陽市嵩山路的64歲老先生王某,腿上淋巴發炎起了個淤疙瘩,到家門口一個診所看病,在醫生推薦下全身貼滿了膏藥,誰知道幾小時後貼膏藥處起滿了大水泡,家屬趕緊將其送到醫院治療,次日凌晨因呼吸循環衰竭不治身亡。

後經查證,得出關鍵信息:

醫生或超範圍診治

膏藥用保健粉無葯、健、醫械準字

1.該患者貼的膏藥為保健用品,卻被代替藥品使用。

2.該診所醫生持有的是西醫內科的資質,用中藥的用品為病人治療超範圍經營。

3.患者死亡前被醫院檢查出肝硬化,黃疸和低蛋白血癥。診所醫生理應不收治這類重病患者,不排除該診所醫生治療時產生導致患者致死的誘因。

這起醫療事故令人痛心, 在這裡提醒大家對於一些療法和產品是否真的如宣傳的那麼安全可靠、國家是否允許、基層醫生開展是否合法等等問題都要多留個心眼。

另外,膏藥雖好,但不是想貼就能貼的,也給大家科普貼膏藥的14點注意事項。

貼膏藥要注意以下幾點

1、貼膏藥前,先把貼膏藥部位用熱毛巾擦洗乾淨,剃凈汗毛或儘可能避開汗毛較多的地方,再捂上5分鐘,然後用生薑片或酒精擦拭一遍,這樣可以降低皮膚對膏藥布過敏現象的發生。

2、冬天氣候寒冷時,可將橡皮類膏藥貼好後再用熱水袋熱敷一下,以便粘貼牢固,增加治療效果。黑膏藥類膏藥,應先將膏藥放在酒精燈、蠟燭等微火上加溫或將其漂浮在開水上面軟化,等加熱後的膏藥不燙皮膚時再貼於患處,此類膏藥可持續貼1~2周。

3、除拔毒膏外,患處有紅腫及潰爛時不宜貼,以免發生化膿性感染;毛髮較多處不能貼,頭面部特別是近眼處、口鼻處等附近也不宜貼。

4、因運動或勞動不慎造成的肌肉挫傷或關節、韌帶拉傷時,應在24小時後貼膏藥。因為傷後即貼,不能達到消腫、止痛目的。

5、凡是含有市麝香、乳香、紅花、沒藥、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藥,孕婦均應禁用。

6、敷貼膏藥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活動量過大,嚴禁房事,停止理療按摩、針灸、牽引等治療,不要使用電熱毯、熱水袋,避免膏藥移位、藥膏流出影響療效。

7、每次取下膏藥應清洗皮膚(洗澡後敷貼療效更好),外塗潤膚露一類的護膚品或者中藥軟膏保護皮膚,如果皮膚出現紅腫痛癢時,暫停敷貼。

8、女性患者在月經來潮期間禁用膏藥(尤其是腰骶椎)。

9、創傷性骨折前期、嚴重皮膚病患者等不宜貼膏藥。

10、一般膏藥最長不要超過72小時,否則,不僅失去藥效,而且還對皮膚不好。

11、未用完的膏藥要密封保存,並置於陰涼乾燥處,以防藥物揮發。

12、每種膏藥都有其獨特的藥理作用,不可隨意「通用」。

例如,因受風寒引起的慢性腰痛和跌打損傷等,可用狗皮膏藥或追風膏,以散寒祛風、舒筋活血、止痛;因熱毒鬱結引起的癰疽初起時硬結不消、紅腫疼痛、膿成不潰者,可用拔毒膏拔毒消腫、去腐生肌;橡皮膏類膏藥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對風濕痛、腰痛、肌肉痛、扭傷、挫傷等均有一定的療效;救心膏是選用活血化瘀、芳香祛濕的中藥如麝香、冰片、紅花、乳香、沒藥等再加上硝酸甘油製成的敷貼膏藥,一旦出現心絞痛癥狀,可立即取一片貼於心前區,一般5~6分鐘心絞痛即可緩解。

13、有的膏藥必須貼於特定部位,如小兒暖臍膏治小兒寒積腹痛,須貼於肚臍上,未滿月小兒則應貼於臍下小腹部;十香暖臍膏治脘腹冷痛,可貼於臍腹,也可貼於痛處;陽和解凝膏,使用時要貼在頸項後的大椎穴。

14、如果貼膏藥後局部皮膚出現丘疹、水皰、劇烈瘙癢,說明對此膏藥過敏,應立即停止貼敷,並進行抗過敏治療。

貼膏藥後有些患者為什麼會過敏?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而膏藥中的成分很多,有些人會對其中的某些成分過敏。像有的人喫蝦,會對高蛋白過敏等,膏藥裏有的含有比如說蚯蚓、蜈蚣等動物類的成分,有的人就會過敏。

另外,膏藥大多數用膠布貼,有的人會對膠布過敏,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不必擔心。

貼膏藥過敏了怎麼辦?

過敏會局部發紅髮癢,或是有口渴、或其他不舒服的感覺,這時候我們可以把藥膏揭下來,擦一些薄荷水,痱子水或者是生地煲水,使得過敏快點吸收。

圖片素材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