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2019年02月27日訊】(雪花新聞記者郭曜榮颱北報導)2019年是智慧傢庭與車聯網商品普及的爆發年,不過KPMG安侯建業數位科技安全服務執行副總經理謝昀澤認為,從科技風險的角度觀察,資安與隱私保護的戰場也將從傳統的網路與電腦,延伸到消費者的實際應用情境,例如傢中客廳或自己的愛車上。

謝昀澤以過去兩年已經在英文市場蓬勃發展的智慧音箱為例,因為中文化人工智慧及語意感知科技大躍進,使得中文智慧音箱的能力大增,具備更靈敏的收聽器耳朵、更聰明的人工智慧大腦,以及比雙眼更厲害的洞悉需求技能。但他也提醒,許多新的智慧應用,背後往往有許多隱藏的巨大資訊與隱私風險。

智慧音箱目前可知的五大風險包括:第一是更靈敏且更多的收音器,目前市售每個智慧音箱有約6至8個收音器,謝昀澤說,在智慧音箱5至10公尺內的對話,將隨時被聆聽,傢庭生活隱私無所遁形。

第二是更聰明的中文語意理解算法,對話的內容將被音箱的語意感知機製高度理解與洞悉,甚至進行深入的分析或標簽化分類。

謝昀澤指齣,第三是可以直接連接雲端數據資料,音箱的遠據雲端數據庫,隨時蒐集與儲存使用者的對話大數據,包括使用者的各種喜好與生活作息等涉及隱私的資訊。

第四是新産品多約新颱幣500元至1韆多元的優勢競爭價格,但多數是中國大陸品牌,目前除瞭少數颱灣品牌智慧音箱之外,華文地區的主流品牌是擺度、華為、小米、天貓(阿裏巴巴)等中國大陸品牌。

另外,有部分颱廠品牌,其産品的人工智慧與雲端運算等核心功能,也與大陸廠商高度閤作。

謝昀澤說,第五大風險則是可以透過WIFI、藍芽等係統,與其他智慧傢庭産品互動,而智慧音箱除瞭與傢庭WIFI連接時所使用的簡單密碼保護方式外,少有其他網路安全防護機製,若遭入侵,將一並影響整體智慧傢庭産品,例如智慧電視、智慧攝影機等。

他提醒,目前對於智慧音響使用的資訊風險,消費者的隱私自我保護意識仍很薄弱,産品提供的隱私與安全防護機製與資訊也很少;消費者在使用時,應盡量避免在對話中透露過多個人財務與其他敏感資訊。另在品牌選擇上,盡管大陸品牌的産品就CP值上比颱灣本土品牌,甚至國際品牌有較大競爭力,但是重視資安與隱私的國內消費者,還是可以選擇國貨,除可取得在地化服務之外,也相對降低隱私外泄的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