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指國家或企業以及個人,為了特定目的,與對方簽訂協議,促進社會發展,實現互惠互利,輸送資金的過程。又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

同樣,電影投資就是個人為了個人財富升值與製片方簽訂投資協議,獲得電影上映後的相關的合同協議內收益權。如:票房、海外票房、網路版權、電視台版權等。

同樣,電影投資也分為兩種:電影眾籌投資、電影版權認購。那麼有什麼不一樣呢?

電影眾籌投資:重點在於眾籌,眾籌就是一群人去籌集,這類電影多數只有劇本,然後籌集資金來請人拍攝製作,那麼在電影資金未籌集完成之前,電影相關資料全是擬定,不確定性較高。

電影版權認購:一般為專業製片公司準備拍攝的電影項目,進行宣傳性版權認購投資。電影項目有專業並已確定的製作團隊和演員等相關籌備。信息穩定,容易評估風險。

但是現在還有一種,周期返利性商城模式,這種真的是電影投資么?

這是一種典型的龐氏騙局。龐氏騙局是對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稱呼,金字塔騙局(Pyramid scheme)的始祖,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的投機商人「發明」的。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你可能通過百度等搜索引擎去搜索電影投資,然後全是電影投資騙局,電影投資跑路等新聞,多數騙局都是用龐氏模式操作以電影的名義進行非法集資。正確影視投資周期相對較長,一般為電影上映後來進行票房分紅。

普通老百姓的悲哀在於總是本末倒置,始終幻想短時間高收益,卻從來不為這種收益的基礎添磚加瓦。n年下來一看還是在原地打轉,在自作聰明中浪費生命,在浮躁悔恨中不斷輪迴。

投資是用專業的眼光去看待審視是否值得投資,並有承擔風險的能力。電影投資,以最基礎的來講,有六種是絕對不能參與的底線。

1:電影無備案不參與

每一部電影的周期一般為0.9-1.6年,經過劇本選定,送審通過並備案,劇本打磨,籌備拍攝資金、定項邀請製作並拍攝、拍攝完成並送審允許上映等多步完成。電影備案是電影立項的最開始行為,如果無備案,無論真假,你的投資周期可能在2年以上。

2:手機APP沖充值投資類

手機APP充值投資類,一般簽訂為電子合同,而手機APP製作門檻並不高,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製作並進行運用,而投資者簽訂電子合同進行投資,當平台所有人把資金提現並關閉銷毀平台內相關內容,一切就是跟沒有存在過一樣,只有投資者的資金飛了。

3:周期返利商城

龐氏騙局,左手換右手,空手套白狼。

4:打款帳號非製片方對公帳戶。

電影投資是對一部電影的未來收益進行投資,而電影的版權權益是歸製片方所有,簽訂合同和打款帳號一定為電影項目備案信息同一家公司。

5:上映過的電影不參與,如葯神,戰狼等

這類多數存在於手機APP平台投資和龐氏騙局,上映過的電影在進行投資,收益點在哪,不能理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