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國經濟和社會已進入了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快車道。2015年政府提出「互聯網+」、2016年又提了「數字經濟」、 2018年更是提出「數字中國」的戰略。可以說,中國方方面面的數字化進程每年都在大步前進,會展業更是應該走在前面,因此會展行業和產業也將迎來巨大的數字化創新和新經濟時代。

一、「會展數字化」的意義:

世上沒有一種行業或產業自其誕生以來,其原有的運營模式、方法、作用和目的可以一成不變。因為:一方面,其自身一定會產生髮展的瓶頸和痛;另一方面,用戶、市場、環境、社會和科技等的進步也會必然帶來新的需求和變革,因此創新發展既是內在需要也是外界的倒逼,這就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會展」是最具跨行業、學科、專業和各種新技術綜合應用的大舞臺,也是構築「數字中國」的重要手段和內容,特別是互聯網技術快速應用的今天,基於「互聯網+會展」誕生的線上會展正極大地助力我國展覽業創新升級。信息技術和科技的發展擴展了會展的外延、重構了商業價值,變革了服務邊界,提高了服務效率和質量,從而開創了展覽業發展新局面,實現了展覽業的升級——線上+線下「雙線驅動」。「互聯網+」正在促使我國展覽業面向平臺化、數據化、智慧化發展。「互聯網+」在本質上是現實世界的「升級創新」過程,是開闢了一個新的時空和市場,是加速資源、信息傳遞整合和分享效率的平臺,其創新了新的商業模式和空間以及其產品或服務被數字化後所帶來的新模式、新業務、新市場或成本下降或者利潤上升或者由於參與者門檻降低帶來的市場放大效應。

二、會展業如何實現「數字化」升級?

既然是「升級」,那就意味著是在原有傳統會展的基礎上「創新」出新的方式、服務、空間和新的商業或運營模式,這種創新不是為了消滅、顛覆或減弱傳統會展的價值和作用,而是在保留和強化傳統會展優勢的基礎上幫助其解決傳統會展所面臨的發展瓶頸和痛點,並注入新的動力、技術、功能、服務和增長空間,從而創造出線下+線上的雙線會展新生態,這就是「雙線會展」模式和「雙線會展」產業平臺的意義和作用。

【雙線會展模式】是傳統會展在互聯網上的另一種數字化升級和再創新,目的是為傳統會展行業打造一個新的發展空間和運營模式,是打造線上—移動—線下三位一體全時空的展銷系統,方便主辦方、展商與觀眾能夠方便地通過各種載體及終端進行會展參與、展示、交易和傳播。

雙線會展:一場展會、兩種舉辦、兩種參與、兩種運營、兩種體驗、兩種服務和雙向賦能……。雙線會展模式只是實現雙線會展平臺的基礎和工具。

【雙線會展平臺】是幫助傳統會展實現產業數字化、體驗數字會展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簡化獲得展會參與、服務和傳播的互聯網空間,打造成全國最大、最智慧型的「線上國際展覽中心」,整合全國會展行業資源相互賦能,促進中國會展行業走進數字經濟新時代。

三、雙線模式促進「會展數字化」的發展過程:

雙線會展模式的推進和應用將遵從四個階段:即從O2O(互通)到OAO(互補)到OMO(互融)到會展行業」大數據應用」等的不斷構建與發展演變過程。

一、O2O即offline to online(試探階段),是線下展會開始擁抱互聯網創新轉型,尋求新的發展模式和空間。因為兩種模式的相互協作與配合能夠極大解決線下會展的發展瓶頸併產生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效益。這種創新轉型模式的轉變,一部分企業是主動的,而另一部分企業則是被動的。

二、OAO即offline and online(結合階段),是在offline to online的基礎上,線上展會模式和平臺產生了巨大的效應和能量,然後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反向o2o(online to offline)作用,這意味著線上和線下模式雙贏,開始了真正的互補和兼容,這是就進入了整合共存階段(OAO)。

三、OMO即online merge offline(再創新階段),經過OAO即offline and online階段,就像男女雙方結婚後,必然要生出下一代,因此這將是未來會展行業的另一次跨越和創新!也許是產業鏈的重新梳理與定位,也許是一種全新的數字會展產業形態生成,也許是一種全新的數字會展產業形態生成,也許是人工智慧的進入……,但一定都離不開會展行業的數字化和大數據的應用。

四、「會展數字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指出:數字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信息網路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驅動力。發展數字經濟成為全球共識,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27.2萬億元。

2018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要打造成「6+365」天的展覽會(線下6天+線上365天),這是中央藉此機會對「雙線會展」創新模式的最好推動和引領!隨著雙線會展創新模式的逐步成熟和被接受,在國家和各地政府政策的鼓勵下,在會展行業大咖和高校會展教育的推動下,在越來越越多的雙線會展案例引導下,政治與會展之間、會展與經濟之間,會展與高校之間、展會與電商之間、展商與觀眾之間的五個互相鏈接將越來越顯示出互聯網+會展產業的創新價值、平臺價值、共享價值和生態價值。

隨著經濟結構調整的深入,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惡化,特別是中美貿易戰的開打,企業參加展會的預算會逐步減縮,對展會的選擇會更加謹慎,此外,隨著地方政府財政的喫緊,政府對實體會展的資金支持和力度還能支持多久等問題,已越來越緊迫地擺在會展行業面前,因此線下+線上的雙線會展模式也許是現在會展各方不得不認真學習和接受的發展方向。

雙線會展模式中的線上展會將成為線下展會的「照妖鏡」、「歷史檔案」和「公示榜」,方便展商和觀眾識別真假,精準參展。未來也許沒有雙線的會展都稱不上有實力的好展會。現在我們要認真重視和關注互聯網對線下的全面滲透,這種滲透已經不止是過去的工具化的交互方式,而更多是模式創新、技術變革、數據賦能給傳統產業帶來的格局重塑和效率提升。越來越多的行業將變成「產業互聯網化」,單純「連接」的作用已經有限,線上對線下的「改造+賦能」將是未來的核心關鍵詞。對會展業而言,「雙線會展」模式值得好好研究,也許「雙線會展」模式是未來中國會展行業發展不得不做的選擇!

四、「雙線」強化了「大會展」概念和會展的本質:

【大會展概念】其實世界本身其實就是個大會展,世上的一切存在,不管是人、物、景和思想(故意保密的除外)其實都在展示中,展示的目的就是為了合作,因此一切都在「會展」中,當然人是所有會展的執行和參與者,操作的方式可以是線下也可以是線上。兩個人對話就是會議,推廣一筆業務就是展覽,只不過傳統的會展活動把他們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區域集成,而真正的行業集成只能藉助互聯網平臺和大數據。因此可以說:人人都是會展人,天天都在會展中,事事皆可被雙線。隨著中國人工智慧技術、計算機視覺感知、AR/VR/MR的應用和大數據整合等的應用,虛擬技術將逐步穿透實體世界,將把汽車、商店、診所、學校和會展活動等現實世界的場景和行為實時數據化,自此,數據世界和實體世界將逐步完全整合(OAO或稱為OMO模式),人們可以自由選擇和穿梭在線下+線上的雙線世界中……。別以為這是神話,其實你已在其中,而且這種感受和需求會越來越強烈。

【會展的本質】是行業或產業的集體廣告展示活動,是參展企業的營銷或者傳播,但事實上傳播本質也是為了營銷,所以本質目的都是營銷。隨著會展和活動市場的不斷的成熟,它們都將逐漸回歸本質,逐漸的回歸到傳播營銷的這個本質目的上,雙線會展模式將為中高端消費者創新並打造出中國另一種「新零售電商」模式和平臺:

傳統電商由於大家都懂的原因,只能買些日常用品和便宜貨,至於貨品來自哪裡、是否正宗和售後是否有保障,也許不是那麼重要,只要方便和價格便宜!

但是對於那些時間緊張,企業裏負責批量採購的工作者和絕大部分白領來說,尋找一種可廣泛了解比對行情、值得信賴、放心的廠家和可直接向廠家訂貨的渠道並不容易……。

現在這個渠道有了,那就是雙線會展平臺上可形成的「展企電商平臺」,因為:

1、一場場專業的行業或產業展會,基本上可以聚集整個產業鏈企業。

2、願意和花錢參加展會的企業基本都是有實力的好企業。

3、參展企業都是經過會展主辦方嚴格審核的正規廠家。

4、線上展會裡不僅可以詳細瞭解展商企業,還可以一鍵鏈接企業電商,直接下單,廠家直銷。

因此未來的雙線展會,不僅會成為企業信息對接合作平臺,也將成為中高端消費者的另一種新零售渠道~各行各業的展商企業電商平臺。

五、會展數字化打開了大數據應用和跨界共贏的天窗

大家都承認數字展會(線上展會)可以無限傳播,永不落幕,放大會展效應,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呢?

1、首先,大家都知道,要放大某一個會展的效果就必須讓這個展會有不一樣的創新亮點、更多的服務;更長的展覽時間,最好永遠存在;更大的受眾面,能覆蓋來和沒來的人羣;打破地域、時間和成本,最好能隨時隨地參展觀展…… 等等,人們的需求是永無止境的,會展的發展只能去適應和滿足,否則就將淘汰!無疑線上展會在這方面具有特殊的優勢、發展彈性和適應性。

2、其次,大家也知道,如果把某一個線下已經落幕了的會展的線上展會能夠放在另一個甚至幾個其它正在舉辦的同類或相關展會中再次乃至多次「被重新點擊打開」,會不會通過這種方式在不斷重啟和分享中放大這個展會的生命力和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傳統線下展會無法做到,可是線上展會可以輕鬆實現!當很多同類展會都聚集在一起(一個平臺頁面)的時候,就形成了以這個產業為主題的中國會展板塊,因此「一屏看完」整個中國在不同地點和時間裡舉辦的同一產業會展不是夢,這就是互聯網的獨特優勢!

3、再者,同樣的道理,多個產業主題的會展如果把它夠放在另一個甚至幾個其它相關的產業主題展會中再次乃至多次「被重新舉辦」也能在更大產業跨界整合和分享中放大彼此…….,最後形成一個嶄新的線上會展行業生態和新會展經濟形態。這就是為什麼「雙線會展」平臺中設有:雙線展會、雙線園區、會議展會、商協會專展、集團公司專展等5種不同類型的線上主題展會模式的原因。

4、另外,移動互聯網的方便性和分享性(例如微信)在中國幾乎達到了登封造極的地步,每個人也許並不願意向朋友圈轉發分享別人的東西,但每個人(企業)都喜歡主動分享宣傳與自己有關的內容,作為參展企業的你如果在手機中分享你參與的線上會展應該是大部分人理所當然的舉動,因此,想想看,數百上千人的微信朋友圈將是一個多大的展會宣傳效果呢?

5、最後,人們常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人在此山中」,要想放大整個會展行業,就必須站在這個行業之上去融入其它行業資源才能整合共贏。中高端的企業人羣他們對科技、文化和健康等多種行業及產業需求和關注旺盛,中高端企業人士幾乎都是跨界複合型大潛力合作和消費羣體,可以稱為「萬能客戶」,因此他們幾乎對所有的產業和行業都很關注,是每一類會展的潛在「專業觀眾」!

六、雙線會展創新了高校會展實訓和人才培養

(一)目前高校會展專業教育的瓶頸和困局:

1、招生困難:會展專業吸引力不足,教學方式和課程安排老舊,主動報考會展專業的學生不多,招生困難。

2、對會展認知狹窄:社會和會展師生對「會展」的概念和理解跟不上時代和國家發展要求,嚴重影響了會展業的社會作用、價值和地位。其實在未來:個個都是會展人,天天都在會展中,事事皆可被雙線(大會展概念)。

3、缺乏實訓和信息化教學工具:由於會展項目舉辦的特殊性,會展師生不可能經常舉辦實體展會去教學實踐,缺少實習方法和基地,難以形成日常的會展「場景化」、「模擬化」和「信息化」教學模式(會展模擬實訓系統)。

4、對就業缺乏信心:會展學生看不清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方向,以為將來只能到傳統會展企業做傳統的會展項目,因此就業後的流失率居高不下。

(二)「數字會展」帶來了高校會展實訓和人才差別化培養的新機遇:

1、線上展會(數字展會)模式已將新聞專業、廣告專業、策劃專業、設計專業和視覺專業以及攝影攝像技術、VR/AR技術和3D建模技術等進行了跨界交融,因此線上展會模式和會展數字化產業將給高校會展專業培養超前性、互補性人才和會展大學生的擇業就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廣闊的天地,可大大提升高校會展展業的地位和吸引力。未來高校的會展專業將是培養綜合性、複合型人才的搖籃,超越傳統認知的「大會展」時代即將到來。

2、不久的將來,大的會展企業必定會設立:線下展覽部和線上展覽部,已在大學學習掌握了雙線會展模式和技能的畢業生,將是這些企業急需的新型人才,到崗就可成為主管。

3、為會展畢業生自主創業提供了便利的途徑。

七、數字會展為人工智慧走進會展行業奠定了基礎

在各行業中,會展的影響面廣,關聯度高,是發展潛力巨大的行業之一,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在各行各業已有著不同程度的發展,而服務機器人的概念更是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與認可。人工智慧技術未來將滲透並改變和促進一切行業的創新發展,會展行業也不例外。但是人工智慧技術屬於數字化應用的範疇,如果會展產業不能實現數字化將很難或不能真正與人工智慧技術進行對接和應用。因此未來的會展數字化也將是實現會展行業人工智慧技術或機器人產品服務的前提條件,筆者認為人工智慧會展機器人產品的開發和應用很有前景並有可能率先在以下幾個領域發揮作用:

1、服務於場館:配合場館的功能改造和智慧化升級,用人工智慧機器人提升場館科技含量和服務水平。

2、服務於展會:絕大部分展會主辦方在舉辦會展時都不可能在現場配備足夠多和完全瞭解展會全部內容的服務人員,因此利用人工智慧會展服務機器人可以低成本、高效地滿足展商和觀眾的諮詢需求並提升展會品牌的科技含量和其它增值服務。

3、服務於特裝展商:特裝展商對在展會上的形象、品牌和科技實力的塑造具有較高的需求,因此人工智慧展商機器人助理既能滿足以上需求又能協助展臺的推介和諮詢。

4、服務於高校教學:人工智慧機器人也可應用於高校會展專業課堂作為老師的教學助理或課程的諮詢輔導員等,同時可以普及和提升大學生們對人工智慧科技的瞭解和興趣。

八、催生並塑造出全新的數字展會產業生態鏈

互聯網+任何行業或產業所創新的新商業、新模式和新技術,在對原有行業產業產生升級轉型和淘汰改造的同時也一定會催生和塑造出一個完整的新產業鏈生態,就是電商模式在升級和淘汰傳統商店的同時也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電商產業鏈生態。因此一個全新的數字會展產業鏈生態也將隨著數字會展產業的崛起而形成。

九、數字化只是會展創新的一種方式,創新思維纔是無限的生命力!

我們必須適應互聯網文明和空間文明的時代已來臨,以移動互聯網為核心,人類進入空間文明時代。智能化、非現場、不接觸、無紙化,這是互聯網文明和空間文明的典型標誌,而這些標誌性產物對應的標誌性產業都將是對傳統產業的升級或替代。

未來十年,一定是天翻地覆。你經營了十幾年的產品和服務,最後發現,人們現在不用你那個了;

未來十年,一定是推倒重來。門縫正在裂開,邊界正在打破。你今天的優勢很有可能就是明天的劣勢!

是的,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歷史的車輪滾滾,大浪淘沙,只有適應時代的進步和永遠保持創新思維才能勇立於潮頭!

2018年要持續關注互聯網對線下的全面滲透。這種滲透已經不止是過去的工具化的交互方式,而更多是模式創新、技術變革、數據賦能給傳統產業帶來的格局重塑和效率提升。越來越多的行業將變成「產業互聯網化」,單純「連接」的作用已經有限,線上對線下的「改造+賦能」將是未來的核心關鍵詞。對會展業而言,」雙線會展」模式和思維值得好好研究。

|內容來源:雙線會展平臺 作者:掌上世博CEO於業軍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知乎專欄-論道MICE行業信息化經作者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信息,感謝配合。

論道MICE行業信息化?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運營者:袁帥,互聯網數據分析運營實踐者,新社匯平臺聯合創始人、微會動平臺創始人。會展業信息化、數字化專家。PMP項目管理師,CEAC國家信息化計算機教育認證:網路營銷師,SEM搜索引擎營銷師,SEO工程師。認證數據分析師,永洪數據科學研究院MVP。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認證:中國電子商務職業經理人,暢銷書《互聯網銷售寶典》聯合出品人之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