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真是諷刺。大學期間我曾嘲諷學霸室友,「因為學習耽誤了這麼多玩耍的時間」,而今我卻要步他後塵,追隨學霸的身影,步入學術的殿堂。六月份他即將以名校碩士研究生的身份畢業,我卻才剛剛開啟研究生生涯。

我本科就讀於某普通一本工科院校,學的也是典型的工科專業——土木工程。聽信了中學老師的鬼話「考上了大學你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加上本身自律性也差,翹課、掛科、重修,都經歷過,學業獎學金卻是一次也沒有得過。回首大學四年時光,我不愛學習,那我是不是在其他方面有比較突出的表現呢?然而也並沒有。除了在校級百科知識競賽中,拿過一次二等獎之外,沒有任何上得了檯面、可供自誇的經歷。四級低分飄過,六級最高的一次也才380。上課睡大覺,考試抱佛腳,一路混到了畢業。乏善可陳,是之謂也。好在上天待我不薄,給了我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當我決定要辭職跨考經濟學時,家人朋友們都表示支持,覺得我不應該就這麼把青春耗費在工地上,應該去嘗試其他的可能性。

我理性分析了一下:我比較關注時事政治,也看過一些近代史的書(這算是大學期間唯一的好習慣了吧),所以政治這一門複習起來應該比較輕鬆;至於英語,雖然四級低分飄過,六級沒過,但我對英語還是很有興趣的,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起來應該也沒什麼太大問題;數學一直是我的短板,初中開始數學就一直拖後腿,但我作為理科生跨考經濟學,和一羣文科生競爭,我的數學就顯得不是那麼差了(並沒有diss文科生的意思,文科數學比理科數學簡單,這是客觀事實);最後就是專業課,大多數學校初試都只考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內容並不多,如果我全職備考,時間比較充裕,而大多數本專業的同學其實也學得不是那麼好,我多花點時間,如果可以的話再報個輔導班,是可以彌補跨專業的短板的。經過這麼一番分析,我更加堅定了要考研的決心。

一開始我想的是,既然我考研的機會成本這麼大,當然要考個名校,再加上有很多家人朋友都在廣東,所以我把目標定在了中山大學。後來還是擔心自己本科平均2.6的績點,差得有點過分了,如果初試成績排名不是很靠前,複試極有可能被刷。為了求穩,把目標院校改成了暨南大學。由於專業課複習起來沒有頭緒,不知道該怎麼下手,剛好在考研羣裏看到有研友推薦了鄭炳老師,聽了他幾個講座之後,覺得確實還不錯,所以我早早地就報了個定向班,聽從了他的建議,寒假開始看高鴻業打基礎。同時,在寒假裡把《戀戀有詞》配合視頻也刷了一遍,高數教材課後題做了一些。我在本科學校附近租了房,每天去學校圖書館裡和其他同學一起學習,這樣很有氣氛。開學返校後,專業課方面,一邊快速把教材過一遍,然後跟著基礎班聽課,按部就班跟著來,自己並不要費多大心思;數學也開始看基礎班視頻、做複習全書了,起初看的是張宇的視頻,但自從看了楊超的課,我覺得他講得更好,於是後面就一直跟著楊超了;英語開始做張劍的《閱讀150》篇,每天一兩篇,第一篇文章做下來,包括題幹,差不多40來個單詞不認識,我意識到《戀戀有詞》太簡單了,光記那些單詞不夠應付考研,於是我就把閱讀當中不認得的單詞都用小本本記下來,時常溫習一下,事後證明,這的確是個明智的選擇。很快一學期過去了,時間來到了暑假。這時專業課的基礎班上完了,強化班馬上開始了;數學方面,高數、線代基礎班刷完一輪了,花了大概半個月把概率論基礎課聽完,馬上開始做強化習題;暑假前聽了一點田靜的語法課,《閱讀150篇》沒有做完,但是現在做閱讀平均下來每篇只有6、7 個單詞或片語不認識,進入暑假後開始做真題閱讀,同樣把不認得的單詞和片語記下來;暑假快結束的時候,也就是8月底,開始了政治的備考,每天看一兩個小時馬原部分的視頻課,其他部分就是自己看書做題了。

9月份開學後,又把專業課強化班視頻看了一遍,然後做了兩遍尹伯成的《西方經濟學習題集》的選擇題部分,之後又聽了針對暨大803的定向課。數學方面,開始做真題了,因為很多題平時做練習都見過了,所以刷起來很快。英語真題做了做新題型和完形填空,熟悉下題型,同時又刷了一遍近幾年的閱讀,十月份開始準備作文。政治主要是做1000題,等有卷子出來就做卷子,十一月初開始背大題。考前那段時間,專業課做了炳哥出的三套押題卷,又刷一遍近幾年的真題,背了一些常見簡答題;數學就回顧了之前的錯題,還做了李林的那幾套卷子,其中有個插曲值得一提:做李林的卷子的時候,有個同學問我一道求積分的題怎麼做,其實那道題我做錯了,我跟他說,不會做也沒事,肯定不會考的,後來他就自己琢磨去了,他搞懂了以後跟我大致說了下思路,我聽了一兩句,也沒太在意。結果到了考場上,那竟是一道10分的原題!我按照他講的思路居然做對了。政治就背了肖四,刷了很多模擬卷的選擇題。英語這時候就主要是背作文了,也買了張劍的《最後五套卷》,兩天做一篇閱讀或新題型,保持手感。

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備考,每天像個機器一樣重複著一樣的事情,這種單調乏味沒有色彩的生活使我恨不得第二天就上考場。我原以為考試時我會很緊張,畢竟全職備考相比於應屆生機會成本大得多,他們考不上還能參加校招,而我就成無業遊民、社會閑散人員了。可實際上了考場,全然顧不得那麼多了,全身心投入到做題當中。同樣幸運地,英語也算是遇到了原文。考前做了兩套張劍的《最後五套卷》,其中一篇新題型文章居然是真題的一篇閱讀!今年政治選擇題有點難,做得馬馬虎虎;數學兩道很簡單的線代大題一時疏忽,沒有全對,有點可惜;專業課考的也全是炳哥講過的東西,通貨膨脹的影響、行業供給曲線、降低法定準備金率對貨幣供給的影響,計算題的IS-LM模型......考題中規中矩,沒有超綱的內容。考完最後一門,走出考場的時候我就在手機上跟同學說,不出意外的話,這次應該有420+了,因為今年確實考得簡單,至於能排多少名,我心裡沒有底。等到2月中旬,初試成績出來:政治79,英語85,數學127,專業課137,總分428,排名金融學專業第一,和我在備考初期定下的政治75、英語85、數學130、專業課140、總分430的目標基本差不多,但是排名第一確實出乎我的意料,畢竟上回拿第一已經是初中時候的事了。考後綜合分析一下四科考試情況,政治勉勉強強符合預期,英語作文沒寫好,主要是作文沒背熟練,也沒怎麼花時間仿寫,導致在考場上都是自己臨時寫的。數學兩道很常規的線代大題都做錯了,沒有全對,丟了有7分左右,很可惜,那道數列極限證明題確實是不會。專業課小題大概錯了有三四個,主觀題考的都是些常見理論,平時聽炳哥唸叨這麼多遍,寫起來也不費事,但這種題拿滿分也不太可能,所以考了137分,我自己還是很滿意的,放在我們整個專業來看,也算是比較高的分數了。

總結我的考研歷程,我覺得有兩個因素尤為關鍵:一是強大的精神動力——考不上研又沒有工作時的那種不被社會需要的感覺,這其實也是一種心理壓力,以至於我備考期間睡眠一直不好,很少有一夜睡到大天亮的時候,並且早上8點以後起牀都會覺得是種罪過。第二個是我本人有主見、不隨大流的性格吧。在備考的過程中,有很多人告訴我們應該怎麼怎麼樣,真題應該刷多少遍,專業課教材應該看多少遍,一定要做筆記,誰誰誰的課一定要聽……我認為這個應該因人而異,不應該有固定的章法,比如我就沒有專門的專業課筆記本,因為我覺得輔導班講義總結的比我自己的要好,線性代數我也沒聽李永樂的課,覺得他的風格我不太喜歡……總之,找到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希望明年這個時候,你們也能像我一樣說出這句話:I only got one shot, and I didnt miss the chance to blow.

文末附上我的備考建議

專業課備考(以暨大803為例)

推薦老師:鄭炳,課程內容很豐富,資料齊全,每個知識點都會講好幾遍,非常適合跨考的同學

推薦課程:考一般名校可以考慮報定向班(針對報考院校上課),考頂級名校並且較為經濟寬裕建議報弟子班(有小班密訓課)

寒假-4月:高鴻業教材+課後題(時間來不及的也可以不看)

5-6月:曼昆+平狄克第一遍(配合基礎班視頻)

7-8月:曼昆+平狄克第二遍(配合強化班視頻)

9月:強化班刷第二遍

10-11月:定向課+真題+常見簡答題的整理

12月:押題卷+背誦簡答題

Tips:

1. 建議把高鴻業課後題好好做了,畢竟以前的參考書就是高鴻業,暨大考題難度也只比高鴻業難一點點

2. 習題的選擇:高鴻業課後題、尹伯成習題集、歷年真題、相似院校真題(大部分院校題型較為固定,出題點也較為固定,可有針對性地刷題,提高效率)

3. 14年以後暨大803參考書目改了,題型也改了,真題風格大變,因此早些年份的真題參考價值不大,可以不做

4. 暨大803客觀題佔大部分,主觀題較少,需要背誦的東西不多,很適合不喜歡背書的同學

5. 主觀題並不是寫的越多分越高,也要考慮時間因素

6. 炳哥的免費講座以及平時的習題課都會講到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解題格式,一定要聽

公共課備考

政治:

強烈推薦腿姐!概念講得很透徹,課堂氣氛很輕鬆,後期會給你講解題技巧、答題模板與格式以及如何組織語言。(我買書的時候還不知道有腿姐)

時間安排:

8月底-9月中旬:馬原視頻+精講精練+1000題

9月中旬-10月底:精講精練+1000題

10月底-11月上旬:刷1000題的錯題+開始背誦大題

11月上旬-考前:刷各種卷子+背肖秀榮四套卷

Tips:

1. 大多數同學都是8、9月份開始複習政治的,覺得自己對政治時事不敏感、覺悟低,可以早點開始,但不宜早於8月份,政治拉不開分差,數學、專業課學好纔是王道

2. 馬原部分需要理解的知識點比較多,要配合視頻來學,其他部分都是記憶性的東西,沒什麼需要理解的,可以不看視頻

3. 沒必要一定買肖秀榮的書,其他老師的書也可以,都差不多

4. 刷題的時候做錯的題可以標記一下,以後多看幾遍

5. 做題為主,看書為輔,很多知識點可以放到做題的時候去記憶

6. 肖四都要背,肖八挑著背——背那些極大概率會考的,比如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新中國成立的意義這個知識點一定要背

英語:

推薦用書:朱偉《戀戀有詞》、何凱文《長難句解析》、張劍《閱讀150篇》、張國靜《寫作160篇》

時間安排:

寒假-3月份:戀戀有詞+視頻

4-6月份:閱讀150篇+長難句解析

7-9月份:每天精讀一篇真題閱讀

10月份:再刷一遍近幾年的真題閱讀

11-12月份:背作文+模擬近兩年真題

Tips:

1. 辭彙+語法是重中之重,搞定這兩部分,考研英語就搞定一大半了

2. 戀戀有詞太簡單了,只背這些單詞不夠應付考研,這些只是基礎,建議做《閱讀150篇》時記下辭彙表裡的高頻辭彙,以及真題當中不認識的單詞,反覆翻看

3. 推薦看《戀戀有詞》視頻課,學單詞的同時也學了翻譯和語法,還能積累片語

4. 完形填空靠平時的積累,練是練不來的,而且分值也小

5. 英語是一通百通,閱讀練好了,其他的也不會差

6. 考試時間很緊,來不及分析文章,基本都是大致看懂文章就選答案,所謂的閱讀技巧在時間充足的前提下才能用得上

7. 作文一定要背熟,不然上了考場太緊張想不起來,就等於白背了。背的東西是基礎,還要會仿寫

數學:

推薦楊超,所有科目都可以聽他的課,張宇段子多,湯家鳳講得細,而楊超是二者的結合體,講很多非常實用的解題技巧。

時間安排:

3月-5月中旬:高數基礎班

5月中旬-7月中旬:線代+概論基礎班

7月中旬-9月中旬:強化班

9月中旬-11月中旬:歷年真題+合工大五套卷

11中旬-考前:李林4套卷+6套卷+回顧錯題

Tips:

1. 李林連續兩年押中原題,他的卷子要好好做

2. 線代、概論考題不難,每年出題點較固定,但是入門有點難,不要慌,多看兩遍基礎視頻就好了

3. 習題集不要貪多,做好一套就行了

4. 20考研數學難度會增加,建議做做合工大的卷子,題出得很好

5. Kira葵花寶典是本不錯的數學筆記,講解的小技巧也很實用

6. 楊超的「線代41題」強烈推薦,強化或衝刺階段看(B站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