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講過一期這個話題,不過吧,那時候博主剛開始寫文章,很多事都沒說清楚,很多小夥伴讓博主重新更新下那件事,也順便把我們前期寫的陳誠補充個結尾。

拜這些年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別有用心的描述,蔣經國

成了台灣的民主新聲,認為他很有民主思想,所以才在臨死讓台灣走上了民主之路。 其實要是了解蔣經國這人吧,就知道他前期在他們國黨內部一直都有個「蘇聯間諜」,「沙俄木馬」的名聲,後期一直有個「斯大林」的名聲。這是為啥呢?我們從頭開始講。

我們前文講過,蔣委員長能上位,主要是靠了蘇聯人,在黃埔軍校那時候,蔣委員長主動靠近共產黨,階級覺悟高的不得了,順便把兒子送到了蘇聯,一系列誇張的舉動得到了蘇聯人的信任,斯大林前期非常喜歡蔣,正是有了蘇聯的支持,才有了蔣介石資歷平平就平步青雲,進入國府上層,跟國黨元老汪精衛

平起平坐。 蔣在國內風生水起,兒子在蘇聯呆了十來年,整個人都被訓練成了有假包換的蘇共黨員,強調紀律和鐵腕,作風強硬雷厲風行,工作狂,迷行「組織」、政委和特務,事實上後來蔣經國在美國人眼裡一直都是個特務頭子。 國共蜜月期過完後,在412中,國共分裂,蔣把我黨和他們國民黨內部傾向我黨的左派殺了一大堆,可以看這篇文章,《百年國共,發生在412的那場大屠殺》。李敖

後來說,在那場大屠殺中,第一個應該殺得就是蔣本人,因為他不僅是國黨內最親共的一個,認了個乾爹鮑羅廷是共產黨,他兒子也是共產黨,他自己多次入黨未遂。 但是到了1937年,日本入侵,蔣一直很依賴的美國不但不幫忙,還在一直賣給日本人石油和鋼鐵,蘇聯卻很著急不斷地往中國拉武器,派飛行員,武漢會戰中的國軍空軍就是蘇聯空軍。後來一個國軍某師長回憶錄里說他船翻了掉水裡,昏迷中一個兩米高的大猩猩把他從水裡撈出來的,大家說那特么是個蘇聯援華志願兵。 我們再說個別的事,我發現大家普遍不太明白,飛虎隊一開始是國民政府花錢雇來的僱傭兵,是國府在美國帖廣告招聘的,裡邊有純粹是來中國打仗賺錢的僱傭兵,在中國打仗的工資比美國國內當飛行員高好幾倍,也有我國高校畢業的大學生,還有愛國華僑子弟,所以說不是簡單的國際友誼,國際上哪有友誼,自己人才會為自己人奮不顧身。

當然了,蘇聯人支援中國打日本也不是因為他們宅心仁厚樂善好施,歸根結底,還是蘇聯人的「緩衝區情節」在起作用,他們擔心日本獨吞中國影響到他。 後來日本打來打去,直逼英美列強的東印度群島勢力範圍,英美果斷斷了它的物資支持,日本人走投無路,然後爆發了珍珠港事件,我們這篇文章中說清楚了,《侵華日軍為什麼想不開去找美帝了》,中美形成了戰略同盟,蔣委員長終於果斷對日宣戰。 回到1937年,在共同敵人面前,中蘇形成了統一戰線,所以蘇聯把小蔣給送回來了。 小蔣回來後,從現在解密的資料和老蔣自己的日記來看,在敗退大陸之前,老蔣確實沒有準備讓小蔣當接班人,一方面老蔣並不信任小蔣,覺得他的腦子被洗成了蘇聯人,另一方面確實也做不到。為啥做不到呢? 我們經常說,國黨是個各種部件拼起來形成的一個大機器,有點像小說里的那個弗蘭肯斯坦,蔣委員長一直都是個黑社會老大那麼個角色,或者說五嶽盟主,並不像我黨那樣對各支力量有絕對的領導權,他只能管的動他們中央軍,其它隊伍,比如閻錫山,李宗仁還有其它軍頭們只有微弱的領導權,如果他的什麼操作傷害到其它軍閥,人家分分鐘抗令。

我舉個例子,淮海戰役的時候,徐州戰場崩潰在即,白崇禧卻把宋希濂兵團扣在武漢不讓北上支援,擔心長江防禦空虛影響他們桂系的利益。這時候的蔣,毫無領袖威嚴,節制不了軍頭,調不動部隊,眼看自己的精銳嫡系部隊在雙堆集被打爆。 這種情況下,如果蔣下台了,首先國府內部會打成一片,競相奪權。比如手握精銳「土木系」的陳誠,黃埔第一軍起家的何應欽,手底下有關麟征宋希濂杜聿明等猛將,此外還有管黨的陳家兄弟,還有投降日本以前的汪精衛,都是競選國府頭目的主角,哪能輪的上小蔣啊。如果中央軍分裂散夥了,還有我們剛才提到的李宗仁閻錫山馮玉祥等軍頭,反正輪來輪去,就是輪不到小蔣。 所以在大陸的時候,小蔣自己心裡也是清楚的,不做那個夢。他當時的夢想是做一個工業城的市長,不止一次跟別人說,他想在中國複製一座蘇聯的共青城,就是那種整座城市熱火朝天地投入大生產,大量地生產坦克大炮支援前線。他在蘇聯的時候就在烏拉爾山挖礦,後來干到車間主任,他一直嚮往蘇聯那種熱火朝天的大生產氣氛。 而且他對蘇聯特務那一套非常上癮,他爹老蔣也對特務很感興趣,一度各種模仿德國納粹衝鋒隊,小蔣在蘇聯的時候見識過肅反組織的人在廠里大規模捕殺反動分子,他當時自己也活在那種恐懼中,隨時擔心被拉出去被槍斃。不過回國後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國府里碩果僅存的熱血少壯派軍官,成立了一個類似蘇聯肅反委員會的那麼一個紀律性非常強的小組織。 這是個什麼玩意呢?就是同時兼備了蘇聯肅反和政委的這麼一個組織。《北平無戰事》里說叫」鐵血救國會「,其實真實歷史裡這個組織沒名字,蔣經國才不糊塗,給組織起了名就給別人落下了話柄,才不幹那種事。所以尷尬的是,確實是有這麼個組織卻沒有名字。

隨後國府在大陸即將潰敗,小蔣帶著他的隊伍去上海打了一次老虎,想通過蘇聯那種嚴格的計劃經濟和鐵腕操作拯救經濟,現在看來他的想法非常幼稚,不過這種幼稚的操作沒搞多久,很快就被宋美齡給打亂了。 據蔣經國的親信賈亦斌回憶,宋美齡到上海後,即乘中秋節之機召見蔣經國、孔令侃,企圖調解這兩個表兄弟之間的矛盾,蔣要孔「顧全大局」,孔則大吼:「什麼!你把我的公司都查封了,還要我顧全大局!」兩人大吵起來。蔣經國臨走時表示:「我蔣某一定依法辦事!」孔則回答:「你不要逼人太甚,狗急了也要跳牆!假如你要搞我的揚子公司,我就把一切都掀出來,向新聞界公布我們兩家包括宋家在美國的財產。」當即氣得宋美齡面色煞白,手腳發抖,急忙打電話給在北平的蔣介石,說是上海出了大事,要蔣介石火速乘飛機南下。 當時蔣在北平幹嘛?正在指揮遼瀋戰役,幾十萬國軍困在東北危在旦夕,微操達人竟然被老婆叫到南方教育兒子,到了南方後讓小蔣顧全大局。 問題是大局是啥?據杜魯門回憶錄說,「宋子文在這兩家銀行擁有7000萬美元,宋靄齡在其中一家銀行擁有8000萬美元,宋美齡在這兩家銀行或其中一家銀行存有1.5億美元。」(這是聯邦調查局的調查結果,杜魯門回憶錄引用了FBI的說法) 如果這些信息被披露,在東北和華北的一百多萬國軍精銳有可能軍心渙散全線崩潰,所以老蔣趕緊把小蔣給攔住了。不過也沒卵用,幾個月後這一百萬人全被圍在東北和華北隨後全軍崩潰,只跑出來一個李彌後來去緬甸販毒了。

這次上海打老虎失敗小蔣打擊很大,據他的親信賈亦斌回憶,那幾天小蔣天天又是喝酒又是鬧,不過小蔣可能不知道,這次挫折竟然救了他。小蔣上海反腐屁也沒搞定,不過當街槍斃投機分子的舉動讓青年軍官團都知道了小蔣是黨內唯一一個想認真做事的狼人,我們經常講,人心就是政治,人心就是權力,小蔣無意得到了很多青年軍官的支持,為日後崛起打下了基礎。上海反腐沒啥成果,但是也算不上太失敗,不需要他承擔責任,他得以全身而退。其它國府大佬就不一樣了,打了敗仗,丟了地盤,全部需要問責。等到了台灣,穩定下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大規模問責,東北咋丟的?誰該負責?徐蚌呢?長江呢?廣州呢?。。。。。挨個問責,大批高級將領被解職,軍閥們的部隊都丟大陸了,自然不敢鬧,任憑蔣擺布,四大家族被幹掉仨,宋家在黨內迅速失勢帶著錢跑美國去了,孔家早就跑巴西了,跟蔣親如父子的陳氏兄弟也被趕下了台,去美國養雞了。 到這個時候,國民黨只剩下了一座島,也終於完成事實上的統一了,各級軍政要員全部換上了黃埔嫡系,軍閥不是留在大陸,就是被送去台灣山裡養老了,比如閻錫山。 也正是這個時候,蔣開始動了私心,一方面他開始覺得讓兒子接班也挺好,另一方面也確實有了可行性。

說干就干,但接班是個系統工程,蔣委員長下了個命令,說我把總統之位傳給我兒子小蔣了,你們要聽他的話,那台灣真成黑社會了。事實上黑社會也不是這麼選接班人的,也是得得到大家的支持才能上位。如果真這麼干,有啥問題呢?

第一個問題就是小蔣壓不住場子,當初跟隨蔣在黃埔練兵的小夥伴都還在呢,你小蔣算哪根蔥?你算個屁,給我們發命令,我們都特么給你軟釘子頂回去,開會時讓發言都不說話,爭取讓你每件事都搞砸,出了問題領導你自己負責,看你能在那個位置上裝多久。 此外老百姓也不接受,老蔣大家是認賬的,畢竟曾經統一過大陸,小蔣誰啊?憑啥領導大家?這種情況下,非常容易被野心家利用,最後幾派互相打起來,政治家永遠關心的第一個問題是團結,分裂這個代價是誰也接受不了的。 所以想接班就得按照「立威立信立功」這個套路來,而且套路是相通的,從古代立太子到黑社會選瓢把子,都是這個套路。 「立威」好理解,領導得讓大家怕才行。當初咸豐皇帝死了,給了慈禧和慈安兩太后各一個印,讓她倆一起去制衡八大臣。慈禧跟慈安說,姐姐你宅心仁厚不願意得罪人,今後誰要是讓你不爽了,你又不好意思說,你就告訴我,我去罵他,今後得罪人的事都有我來做,慈安還挺高興,覺得慈禧解決了一件長期困擾她的大麻煩,立刻同意了。

很快大家都怕刻薄的慈禧,慈禧交代下來的事都認真負責去做,也沒人敢惹她,沒人把慈安放在眼裡,權力開始傾斜,沒多久都跑慈禧那裡去了。

既然要讓大家怕,老蔣就把國府的懲戒部門給了小蔣,小蔣到了台灣很快就控制了台灣情報部門和大小黑社會,手裡握著台灣各個大佬的所有黑底和各種暗殺小隊以及黑社會打手等等,大家想起來就怕。後來台灣所謂的「戒嚴時代」,主要說的就是小蔣操盤時代。 而且到了台灣後,國軍也仿效蘇聯成立了政治部,蔣經國自己擔任政治部主任,向部隊派送政工人員,自下而上慢慢控制了國軍,從此國軍終於不起義了。 「立信」也好理解,信用嘛,你說出去的話,最終能達成才行,如果經常說話沒人聽,那很快就成了個沒啥影響力的政治廢人了。所以蔣介石把威脅到小蔣威信的人全搞掉了,比如黨內負責人陳立夫,「蔣家天下陳家黨」嘛,第一批被處理掉。 此時美國人也想參合台灣的事,美國人對蔣介石意見非常大,覺得蔣介石敗光了他們在大陸上百年的基業,而且欠了美國人一屁股錢還不上,還不聽話,先後嘗試扶植兩個代理人,一個吳國楨,一個孫立人,孫立人我們寫過了,這篇《帝國政界往事孫立人悲劇始末》,美國人想用他倆代替蔣委員長,都被蔣先下手為強搞掉了,也給自己的兒子讓了路。這樣小蔣說話挑戰的人少了。那個吳國楨我們一會兒再講。

最後是「立功」,和平年代沒啥功可立,不過那幾年小蔣忙來忙去帶著退役老兵們修路,現在很多台灣的路都是蔣經國修的,蔣經國活著的時候沒啥人說好,死了之後很少有人說壞,我上次去台灣,一個開大巴的老頭在那裡罵,說是台灣自從民主了成天吵吵鬧鬧,一件正經事都不幹,這些路都是蔣經國時代修的。

小蔣就是在那個時候得到了台灣退役軍人,下層軍官,底層老百姓的支持。 最棘手的是陳誠,我們前文講過陳誠是怎麼從士兵變成上將的《帝國政界往事,從炮兵連長到上將》,中間那部分最近比較敏感,我們今天把陳誠的結果講了。 陳誠是蔣的絕對骨幹,他是黃埔起家,蔣的同鄉,二婚的時候娶了孫美玲的乾女兒,算蔣的乾女婿,而且不甩鍋。最後一點非常關鍵,很多人受不了委屈,不能替領導背鍋,一出事就把領導扔在原地自己跑了,陳誠不是這樣的人。 比如他曾在1947年主政東北,在東北各種操作,東北局面卻日益糜爛,最終不可收拾,幾十萬國軍精銳被圍在東北三個大城市裡,陳誠灰溜溜跑回了南京,大家都要求槍斃陳誠,以謝東北父老,而且報紙上鋪天蓋地,往死里罵,陳誠硬是不吭聲,也不辯解,任由大家辱罵,這件事讓蔣非常欣慰,覺得沒白白栽培陳誠,因為他自己心裡清楚,東北搞成了個爛攤子,主要責任是蔣自己,陳誠在東北的各種操作都是蔣授意的,微操達人嘛,陳誠替他把責任擔了。

蔣從大陸敗退台灣之際,看誰都像是要隨時起義的,只對陳誠放心,1948年眼瞅大陸不保,蔣趕緊讓陳誠趕緊先行到台灣辦理後事,幫老蔣練兵,在台灣搞土改,做敗退大陸之後的準備。

這時候陳誠成了蔣最重要的骨幹,所以到了台灣之後,陳誠位極人臣,又是行政院長,又是副總統,而且憲法規定,總統死了,副總統就當總統。1950年初,蔣經國勢力集團還不明顯,包括陳誠本人在內的台灣官僚集團都覺得將來陳誠會接替蔣擔任總統。 隨後事情就出了問題,因為蔣的私心壓過了公議,開始認認真真栽培上小蔣了,小蔣的勢力開始滲透去國府各個部門,這讓陳誠痛苦至極,他覺得他才是接班人,小蔣算哪根蔥?他和蔣介石之間的衝突也越來越大,到了後來兩個人連面都不見了,免得見了尷尬。 當時陳誠心裡是有個小算盤的,因為憲法規定蔣介石只能幹到1960年,在1960年的時候,小蔣還不成氣候,不是陳誠的對手,所以陳誠很有信心撐到1960年,把蔣給耗下去,然後自己上位。 沒想到啊沒想到,到了1960年蔣竟然又設法連任了,這下陳誠受打擊了,因為他發現到了台灣後,主要是他和蔣經國平時主持工作,沒明沒夜累死累活,身體每況愈下,年紀輕輕就明顯出現頹勢。 而蔣委員長平時散個步練個體操,早上學佛晚上看聖經,中午再學會兒王陽明曾國藩,早睡早起不玩電子遊戲沒有不良嗜好,追求內心寧靜,精神狀態竟然一天比一天好,這下陳誠徹底絕望了,身體一下垮了,到了1964年,沒法繼續主持工作了,要求辭職,老蔣很貼心地說國家離不開你啊,隨手就簽字同意,一年後陳誠就在鬱悶中死了。 蔣再接再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竟然一口氣活到1975年,整整多活了10年,享年88,而陳誠只活了68,陳誠泉下有知,得多絕望啊。可見勞逸結合加強鍛煉,多活幾年是多麼的重要。 陳誠死後,蔣經國在台灣再也沒有能匹敵的對手,而且他不是有個弟弟嘛,蔣緯國,蔣緯國據說是一個日本女人跟蔣介石的兄弟戴季陶生的,蔣介石一直給帶著。蔣緯國一直都是裝甲部隊負責人,然後發生了一件詭異的事。蔣緯國的裝甲部隊在一個叫湖口的地方駐紮,突然有天一個軍官大喊大叫說是政府腐敗,要帶領大家造反,沒喊幾句就被蔣經國安插在部隊里的政工人員,也就是我軍的政委那個角色一腳踢翻,大家把他綁送軍事法庭了。這事聽著很無聊,但在台灣影響卻很大,直接導致台軍軍官被清洗,蔣家二公子再不受重用,安心寫書去了。 蔣死後,先傳給一個叫嚴家淦的技術官僚,這人沒背景沒嫡系沒影響力,在位期間主要是小蔣在操盤,讓他上台主要是為了防止大家說他們父死子繼,任期滿了後,嚴家淦讓位給了小蔣。蔣經國在台灣整體做的還是不錯的,專制獨裁這事無話可說,台灣人民達成了共識,不過他積極引進外資,在台灣搞基建,推動晶元產業,都非常有成效,他活著的時候大家對他又愛又恨,後來他死了老百姓普遍挺懷念他,上次那個馬英九競選,最依仗的就是他當過蔣經國秘書這一資歷,台灣老百姓是認的。 蔣經國有倆兒子,一個是在蘇聯生出來的蔣孝文,這小子在蘇聯沒呆多久,卻染上了蘇聯人所有的毛病,吃喝嫖賭花天酒地樣樣精通,而且很早就得了糖尿病,基本是個廢人,至少在政治上是個廢人,政界和軍官團們無論如何不能接受這麼個貨。所以蔣經國把接班人選中了蔣孝武。蔣孝武的發展路徑完全就是按照我們上文說的來,先管上了情報部門,控制了黑社會,讓大家都對他心懷恐懼。其次進入國府中組部,掌控人事任免,類似我國古代的吏部,這個部一直都是實權單位。 而且讓他擔任中委會秘書,類似上書房行走,跟著蔣經國學習怎麼搞管理。局勢已經很明顯了,台灣上層官僚也開始站隊,拚命接近太子,台灣明顯要再次上演一次父死子繼。 而就在這個時候,出事了。旅居美國的華裔台灣作家劉宜良被殺了。 以往說是這人寫《蔣經國傳》招來了殺身之禍,其實不是,《蔣經國傳》已經發表很久了,劉宜良才被殺,其實想想就知道,政治家基本素質就是現實主義,因為心態問題跑美國殺人這事太過離譜。 靠譜的說法是劉宜良正在寫《吳國楨傳》,對,就是我們上文提到的那個,這人是個香蕉人,在國府里任職,卻完全是個美國人,在美國讀了博士,思想觀點無一例外是美式的,以前就是國府青年後備幹部,到了台灣後一度擔任台灣省主席,也就是陳誠之前的那個位置,有地位也有影響力,所以美國人一度考慮讓他來取代蔣介石,卻被蔣介石先下手為強搞掉了,現在劉宜良要出書寫吳國楨,很有可能會披露影響台灣和美國關係的事,這是台灣不能接受的,台灣方面最無法接受的就是跟美國的關係受影響,所以劉宜良同志自己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到現在為止,劉宜良被殺的事依舊很多地方迷霧重重,只知道他是被竹聯幫給殺了。 這個竹聯幫是台灣的一個黑社會組織。1945年國府從大陸潰敗,帶著兩百萬人到了台灣,頓時把台灣搞得雞犬不寧,通貨膨脹失控,治安也亂的一團,後來終於穩定下來了,但是台灣本地土人和大陸移民衝突不斷,為了增加戰鬥力,台灣土人和外來移民各自組成幾百個大小黑社會,互相攻擊,這個竹聯幫就是一個外地人組成的,針對台灣本地人的黑社會。 由於國府一直有勾結黑社會的習慣,孫先生自己就是洪幫里的長老,蔣本人也參加過青幫,當初412清黨,也是青幫幫忙才搞定,所以到了台灣理所當然地又和黑社會勾搭上了,黑社會給情報部門當黑手套,有些事政府下不了手,就讓情報部門聯繫黑社會去干,幹完了再逮捕幾個黑社會的人了事。 所以這次台灣情報局局長汪希苓給竹聯幫幫主陳啟禮下了個命令,讓他去解決,陳啟禮帶了兩個殺手去美國乾脆利索就把劉宜良給幹掉了。 這下捅了婁子,因為這個劉宜良正好是中情局的線人,中情局的人在美國國土上被台灣黑社會給殺了,這還了得?所以美國啟用最高優先順序調查這事,很快就追查到台灣情報部門去了,而台灣情報部門又隸屬蔣孝武,美國施壓,讓處理蔣孝武,蔣經國沒招,惹不起美國人,只好把蔣孝武趕到國外去當大使了,接班問題也就泡湯了。 這件事對蔣經國影響很大,本來就有糖尿病,心態也有點崩了,很快就一病不起,終於沒挺過1988年,臨死前政治遺囑說,「以獨裁結束獨裁」,台灣老百姓你們想怎麼過就怎麼過吧,我不管了。 至此,台灣蔣家王朝也就徹底終結了,蔣介石一輩子跟蘇聯人糾纏不休,整個後半輩子天天在罵蘇聯人,可是他的嫡系子孫全部有蘇聯血統,也真是諷刺。 文章的最後,想說一下幾個當事人的人生結局。 負責刺殺的兩個人,其中一個叫吳敦,多年以前無意中在賈靜雯的一個電視劇里看到這個名字,還以為看錯了,後來一查,才發現當初的殺手吳敦被判了無期徒刑,關進了台灣監獄,等到美國忘了這事,台灣方面很快就把他放了出來,然後開始了電影領域的折騰(香港和台灣都有黑社會涉足電影領域的習慣),竟然成了台灣知名電影製片人,台灣媒體堅持說他跟賈靜雯傳出了緋聞。而當初參與刺殺的另一個人死在了美國監獄裡。 當時帶隊去美國的黑幫大佬陳啟禮,也因為這個案子被判了無期徒刑,不過也是沒關幾年就放了出來,繼續回竹聯幫當老大,一直活到2007年,死後竟然萬人空巷地去給這個黑社會老大送行。 -----全文完。往期閱讀:帝國政界往事,從炮兵連長到上將百年國共,發生在412的那場大屠殺帝國政界往事 孫立人悲劇始末

文章已於2019-05-14修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