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是黑五前在七通道下的,不選配的情況下最高配,最後價格和配置如圖:

秉承了聯想一如既往的老套路,標價訂的老高,最後不到三個月就腰斬,通過各種折扣渠道走量(也有可能碰上冤大頭原價買,另外我倒是很期待看聯想真的關閉七、八通道它的高端線會是什麼一副模樣)。但是好在價格便宜,MacBook Pro沒出120Hz之前作為二奶機還是不錯的(最近更新了Vega 20雖然解決了散熱性能也不錯但是價格破4000了,明、後年如果出了新屏幕這價格只能砸手裡),重量能夠接受,性能跑一般的MatLab程序沒有問題,每天帶出去不算個很大的負擔。最重要的可能還是屏幕支持手寫筆,儘管不能360°翻轉當筆記本用,但偶爾應急畫個表格還是沒問題的。

機器兩個最大的問題,風扇噪音和屏幕。

風扇的問題論壇裏反饋的很多而且很嚴重,拆機以後把防塵網撕掉馬上解決。只是以後清灰要勤快些了,美國這到處是地毯的家裝設計真心無力吐槽。另外取下後蓋的時候發現螺絲是真的不行,PB Swiss的螺絲刀居然給擰滑絲了兩個,不過細節設計還是可以的,螺絲不能完全取下,不擔心丟。

屏幕萬年16:9,也不知道聯想究竟在省些什麼。看錶格也好,瀏覽網頁也好,就是給代碼截個圖都難受。如果是尺寸問題還好理解,但屏幕下面的黑框能跑馬,還不給16:10就只能說是黑心了。

=================Ubuntu 安裝=================

要裝Ubuntu是因為做圖像處理搭環境方便一點,很多項目在Raspberry Pi上測試過的可以直接無縫轉到電腦上來,之後又可以直接轉到實際項目的平臺上去。另:Windows實在是醜。

安裝教程網上很多不做多的描述了,專門寫文章是因為單純的根據教程不能解決X1 Extreme雙顯卡在Ubuntu安裝程序下的支持問題,而且網上對各種問題的解釋非常零散,折騰了我一個晚上,逛遍了簡繁英三語論壇,谷歌都翻爛。另外如果之前沒有接觸過任何Linux的變種系統也不熟悉命令,還是不要冒險了,安裝了系統以後還要調整軟體,萌新是折騰不過來的。

安裝環境:Ubuntu 18.04(目前最新的LTS版本,網上多數教程中的老版本在界面和命令上有些許不一樣)+Windows 10雙系統並存。

硬體:三星970 Evo 250G+閃迪128GB Ultra Dual Drive(雙頭,同時支持USB-C/USB 3.1)

U盤製作軟體:Rufus 3.4(官網推薦並下載:Create a bootable USB stick on Windows)

---------------------------U盤製作-----------------------------

  • 下載好Ubuntu的ISO鏡像文件和Rufus之後,插入U盤,打開Rufus就可以看到,在「選擇」按鈕那裡選則ISO文件,其餘不變就可以點開始了,之後等待完成。
  • 第一個教程沒提但是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製作好用作安裝的U盤後,還需要把ISO文件複製進U盤,放在根目錄裏。不這麼做的話會出現進入登陸界面準備載入桌面時,突然就找不到U盤和系統文件並且進入無限的滾屏提示「bad usb?」(前面還有一串忘記了)
  • 如果之後遇到了記得換一個USB插口,X1兩個USB 3.0插口我只有靠近電源的那個可以被正確識別。另外因為我是雙頭的U盤,所以測試了一下USB-C是不被支持的。
  • 因為我是一整塊硬碟都給了Ubuntu所以是在Windows裏格式化(NTFS格式)之後就沒管了,裝系統的時候反正還要再來一遍。
  • X1 Extreme進入BIOS是回車,U盤快速啟動是F12
  • U盤啟動之後會有四個選項,遊標默認在第一個選項「try ubuntu without installation」,這時候按E鍵進入編輯模式,不然之後logo讀條完成後會黑屏卡死
  • 在文編編輯器裏,把遊標移動到以linux開頭的那一行的最後(便捷一點的方法是移到最後一行之後按方向鍵左鍵,和Word一樣),應該是以---結尾的。這裡很多教程說要把---替換成nomodeset,多半是複製粘貼來誤人子弟的。這個方法會出現可能卡死可能進入無線滾屏或者是一切正常的三種情況(薛定諤的code)。正確穩妥的做法是在---後直接加nouveau.modeset=0,中間不能有空格(頭鐵願意試的可以隨意)

最後你則一行應該是以 ---nouveau.modeset=0 結尾,再次強調不要在『-』和『n』之間加空格。

  • 修改完之後直接按Ctrl加X啟動系統(嚴格來說F10也可以但是X1的設計讓你還要按一個Fn才能用F10)

至此如果你嚴格執行了那麼會順利的進入Ubuntu界面,而不是卡死在Logo或是待在黑白的命令行裏(目前為止出現的正常滾屏不會超過20秒)。

  • 進入Ubuntu之後請務必動一動滑鼠然後直接點開桌面上的安裝標誌(出於某種不知名原因我發現進入桌面之後存在一定概率死機,只有滑鼠能動但是即喚不出終端也點不開任何東西,系統時間也停止了)。如果出現了死機,不要猶豫,按住Alt加PrtSc(截屏鍵)然後不鬆手依次按下R E I S B可以重啟(很有用的魔法命令)。
  • 安裝過程可以遵循一般教程,另外請勾選安裝第三方驅動和應用(Security那個選項我沒有勾選,之後裝驅動還可以再改),並且儘可能的不要自己去設置每個分區了,就選擇默認的保留Windows Boot Camp挺好,下一頁你依然可以決定安裝的磁碟和系統、用戶文檔的分區大小。我在選擇自定義分區時總是卡死,默認選項沒有問題。
  • 安裝如果能夠順利完成,就直接重啟(如果不能重頭再來)。同樣要注意不要讓滑鼠停頓太久,依然會莫名其妙的卡死。重啟我的經歷和教程不同,我看到的教程都是說還要修改一遍文件,但是我可以直接進系統,修改了文件反而會卡死在滾屏,不斷地提示「Stopping User manager for UID」
  • 進入系統後會提示更新,更新完重啟再進系統,找到「軟體與更新」,在「附加驅動」下可以選擇安裝英偉達的閉源驅動(目前最新版本是490),安裝完成會非常順利(但是大概率沒用),還會讓你設置一個安全密碼
  • 如果這時候你重新啟動你就會發現出現了一個藍色的屏幕提示按任意鍵「Perform MOK management」,如果你不管,會在載入完系統之後進入之前提到的滾屏「Stopping User manager for UID」。這是英偉達驅動沒有正確安裝/啟動。
  • 建議的解決方法,要麼你跟著MOK的提示走,選擇「Continue Boot」下的選項「XXX MOK」(不記得具體內容了),然後跟著提示設置一個密碼(就是之前設置過的),然後重啟。要麼就在藍屏過後的啟動選項界面,選擇第二個「Ubuntu高級選項」,然後進「Recovery」模式(也是第二個選項),進入到下圖這個界面:

先選擇network,然後回車,按提示打開網路,再選擇root打開終端界面,輸入如下命令:

sudo apt-get purge nvidia-*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graphics-drivers/ppa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nvidia-490

之後輸入reboot重啟

再按照之前說的設置藍色屏幕的「MOK」,重啟之後就可以順利的安裝各種軟體了。

================總結===================

根據我上面說的注意事項一步步做完應該是可以順利安裝的,能碰到的坑我一晚上幾乎都碰了。如果還有什麼漏過歡迎討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