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剛度與韌性的完美契合。在一般人眼中,即便發現基體有開裂現象,也不會去擔心它會發生毫無預兆的脆性破壞,但纖維混凝土則不具備這樣的特性,這裡我以RPC【活性粉末混凝土】為例,雖然RPC抗壓強度能做到150~180Mpa,抗折>30Mpa,抗拉在8Mpa左右,但是當基體發生裂紋時(初裂值),如果荷載一直保持,內部鋼纖維則會持續被緩慢拔出,當拔到一定程度後會發生脆性破壞(斷裂峯值),這也就是3D列印房屋技術的瓶頸所在,試想一下,讓你住一個這樣的房子,你敢住嗎?對於具有應變硬化特性的UHTCC【超高韌性水泥基複合材料】,國內有學者配製出拉應變在6%~7%的UHTCC,這會是代替鋼筋的一個選擇嗎?


不鏽鋼,鋁合金,玻璃纖維,碳纖維,聚醯胺纖維。現如今何必要用其他材料代替鋼筋呢,鋼筋價格這麼低。

聽說過竹筋嗎?對,我們以前還用竹子代替過鋼筋。是不是很復古?


鋼纖維混凝土,C100鋼纖維混凝土


謝咬

如果考慮到3D列印房屋的話,那麼3D列印省下的成本在目前看來遠遠低於得到的優勢。技術難度和成本太高了。不妨退兒求其次

將建築結構的必要組成單元,到需要時直接機械組裝。

這樣看來,成本要比3D列印出來一個建築低很多,而且因為單元是組裝而不是現場製造,所以理論速度要快些。

結論是比3D列印更具有優勢和市場競爭力。

所以不妨換個方向想想。

工廠生產基礎建築單元

需要時直接拼接成建築。

結構強化,完成。

如果非要3D列印的話

金屬合金就行

但最大的問題是:成本

以下回答明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僅僅是從安全形度來看的話,很多但是請考慮一個問題:成本先說說為什麼用鋼筋吧以平時城市建築為例為什麼用鋼筋和混凝土來做建築呢?

在成本低廉的角度下

考慮安全鋼筋和混凝土的膨脹係數幾乎一致不會因為四季變化和晝夜溫差造成的熱脹冷縮使的建築結構出現開裂,導致一系列問題。諸如此類的原因導致了這是當今性價比最高的建材。所以用它

回到主題來

如果僅僅只是考慮安全的話(不考慮成本和只考慮基礎結構)

以下建材,從上到下價格遞減(純腦,一本道)

黑洞物質構建

質子直接構建

中子直接構建

(你能住進去的話)硼碳交替型纖維礦搭配釔鍶合金夾納米銅芯筋

銥鋨合金搭配鍶釔合金

鎢搭配鈦合金

鉻釩鋼配強化陶瓷

鋼鐵 或 改良的鋼筋混凝土

好吧我實在編不下去了。

從性價比和施工難度來講,遠期沒有代替


想不到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鋼筋,與其好高騖遠,不如先做好裝配式建築,中國混凝土任重而道遠,差的還很多 。
會啊,只要成本控制得下來前兩年鋼材不值錢,兩三千一頓的時候真的是比白菜還便宜只考慮安全不考慮成本本身就是偽命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