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劉聰(?――318年8月31日),一名劉載,字玄明,匈奴族,新興(今山西忻州)人,漢趙(前趙)光文帝劉淵第四子,母張夫人,十六國時期漢趙君主,310年――318年在位。

劉聰驍勇超人,博覽經史典籍,善於寫文章,在位期間,先後派兵攻破洛陽和長安, 俘虜並殺害晉懷帝和晉愍帝,覆滅西晉政權並拓展大片疆土。政治上創建了一套胡、漢分治的政治體制。但同時大行殺戳,又寵信宦官和靳准等人,甚至在在位晚期疏於朝政,只顧縱情聲色。

310年,劉聰弒兄(劉和)即位後三個月,即派劉曜、王彌和其子河內王劉粲與石勒聯合領兵進攻洛陽,俘虜晉懷帝和羊皇后,後將他們移送到平陽。並在晉皇宮縱兵搶掠,盡收晉宮中的宮人和珍寶,又大殺官員和宗室。史稱永嘉之亂。於嘉平三年(313年)正月,殺害晉懷帝和庾珉等十多名晉朝舊臣。

漢趙皇帝劉聰儘管攻滅了洛陽,算是漢趙五位皇帝中成就最突出的一位,但其在其父劉淵在位時就與其父的單皇后關係十分暖昧,其本人老早就十分荒淫。

劉聰最初的皇后是呼延氏,是他老爹劉淵的皇后呼延氏的妹妹。由於呼延氏乃匈奴各部中的名門望族,在漢趙國朝中的勢為一度也很強,因此,那時劉聰在後宮問題上還不敢放肆。但沒想到不過兩年,呼延皇后就死了,於是劉聰立刻就將朝中不少高官的女兒召入後宮,一口氣封了兩位昭儀、三位夫人,一位貴妃,而且個個居然都給她們佩上原來只有皇后才可以有的金印紫綬。這還不夠,劉聰聽說太保劉殷的兩個女兒劉英、劉娥才貌雙全,又欲納之,但遭到皇族內部的反對,其弟劉乂認為「同姓不可通婚」 。劉聰心有不甘,又把這件事情說給大臣們聽,有些明白劉聰心思的人當時就迎合說:「聽說太保劉殷乃是周代的劉康公之後,與陛下並非同源,當然可以納入後宮了。」劉聰大喜,派人拜劉殷的兩個女兒為左右貴嬪(貴嬪當時級別在昭儀之上),然後他又得知劉殷的孫女也不錯,又把他的四個孫女封為貴人,其位僅次於貴嬪。從此六位劉妃在後宮得到了專寵,劉聰極少上朝理事,凡事都由中黃門(即處理政事的宦官機構)處理。

不過劉聰的母親太后張氏對此十分不滿,劉聰被迫將他娘舅張實的兩個女兒封為貴人,後來又在其母的壓力下,立小張妃為後,這樣才稍稍平衡了一下後宮的勢力。

劉聰日夜沉湎於後宮佳麗,脾氣也變得暴虐起來。十六國時期的暴君比比皆是,劉聰看來還排不上號,但比起他的老父親,他的種種行為的確在逐漸將漢國引上亡國之路。由於沒有按時進貢,劉聰就斬了負責的官員,由於兩位妃子的宮殿沒有修好,他又殺死了監工大臣,到汾河去觀魚,他又徹夜不歸。大將軍王彰固諫,劉聰一怒之下差點斬了王彰,在母親張氏和公卿百官的勸說下,他才接受了諫言,赦免了王彰。

說來也怪,也許劉聰克妻太重,只要被劉聰立為皇后,好像都活不長似的,隨著不久皇太后老張氏和皇后張氏的去世,劉聰終於又有機會在後宮為所欲為了。他很快把貴嬪劉娥立為皇后,又準備為這位他所心愛的女人在後宮專門修一座宮殿。

一向得到劉聰信任的廷尉陳元達得知後馬上跑到劉聰宮內的後花園,向劉聰進諫:「先帝以樸素愛民起家,而陛下自從即位以來,卻大興土木,已經建造了四十多座宮殿樓閣,人民又遭受各種災難,怨聲載道。更何況關中和江南還是晉朝的土地;李雄據守巴蜀,晉將王浚和劉琨還守在幽州、并州等地;石勒等人更是心懷異志。漢國真正所擁有的實力也並不強,所有之地,也不過二郡,如今豈可再在後宮問題上如此奢侈呢?」

劉聰大怒道:「朕身為天子,造一座宮殿,還要問你這樣的鼠輩嗎?不殺此奴,朕的宮殿怎能造成?推出去斬了,連同妻子兒女一同梟首東市,讓你們這些鼠輩同處一穴!」

陳元達大叫:「我所說的,乃是為國家,而陛下殺我。若死後有知,我要上訴陛下到天庭,下訴陛下到先帝面前。要得與龍逢、比干同游於地下,足矣!只是還不知道了陛下是什麼樣的帝王啊!」他之前是用一把鎖鏈鎖著自己的腰進來的,此時便把鎖鏈繞在花園的大樹上,將自己的身體與樹鎖在一起,左右一時間竟然拉不動他。此時一旁的大臣勸說劉聰寬恕元達,劉聰默然不答。後花園內一片喧嘩,驚動了後堂的劉(娥)皇后。劉皇后聽說了事情原委,立刻手寫一疏,密令手下人交給劉聰。

皇后劉娥是十六國時期十分出色的女子,《晉書》中有她的列傳(《晉書.列女傳》中記錄的女子有不少是十六國中帝王的后妃,她們中間參與政事的就有不少。據說劉娥的姐姐劉英比她更通曉政事,劉聰一度深居後宮不出,凡政事需要決斷的均申劉英決之,竟然她做得井然有條,令人嘆服,可惜她死得比較早。)

劉(娥)皇后的這篇手疏寫得還是很有見地的,其內容如下:

伏聞將為妾營殿,今昭德居足,皇儀非常(昭德殿是劉娥原先居住的宮殿,而劉聰準備為她新修建的宮殿就取名皇儀殿)。四海未一,禍難猶繁,動須人為資財,尤宜慎之。廷尉之言,國家大政。夫忠臣之諫,豈為身哉?帝王距之,亦非顧身也。妾仰謂陛下,上尋明君納諫之昌,下忿主距諫之禍,宜賞廷尉以美爵,酬廷尉以烈士,如何不惟不納,而反欲誅之?陛下此怒由妾而起,廷尉之禍由妾而招,人怨國疲咎歸於妾,距諫害忠亦妾之由。自古敗國喪家未始不由婦人者也。妾每覽古事,忿之忘食,何意今日妾自為之!後人之觀妾,亦猶妾之視前人也,復何面目仰侍巾櫛,請歸死此堂以塞陛下誤惑之過。

劉聰看過(劉娥)皇后的手疏,臉色立變,緩緩說道:「朕最近身體不佳,有些喜怒無常,元達是忠臣啊,朕自感慚愧!」

他將劉皇后的手疏交給陳元達看,說:「在外朕有你這樣的直臣輔佐,在內有皇后這樣賢德的女子輔佐,朕復何憂!」轉而笑著對陳元達說:「本應是你害怕朕,為廠可現在反到是朕害怕你呢?」他下令將後花園改名為納賢園,後堂改為愧賢堂。一場直言納諫的好戲就此收場。

當然,劉聰並沒有改變他生活荒淫的本性,漢國的國勢衰微與他有很大的關係,但他卻不是亡國之君,與很多亡國君主不同的是他知道納諫,僅管有時似乎並非出於其本心…………

麟嘉三年(318年),劉聰去世,謚為昭武皇帝,廟號烈宗。


劉聰,是五胡十六國中,漢國第二代君王,昭武帝。歷史上,劉聰,可以說是功過十分分明的一個人。所謂「三後之事」,意思是劉聰荒淫無度,在已有皇后的情況下,又立了兩個皇后,並將同族兩代女人納為寵妃的荒唐事。

劉聰年少時非常聰明,而且臂力過人,善於射箭。他的父親劉淵,被匈奴立為漢王,後佔據河東稱帝。劉淵死後傳位長子劉和。劉和為加強王權,想剪除諸王。但劉聰早有準備,攻入皇宮,殺死劉和,自立為帝,並滅了西晉,在武功方面還有所作為。

劉聰即位後,立皇后呼延氏,並與劉淵的皇后亂倫。之後,劉聰又看上了太保劉殷的兩個女兒,劉英和劉娥,並分立為武德皇后和武宣皇后。後來又將劉殷的四個孫女也納入宮中,劉氏一時獨寵於後宮。但劉聰並不滿足,把皇后的地位肆意敕封,以至於後宮「佩皇后璽綬者復有七人」,加起來總共有十位皇后,再以後皇后就更加泛濫了。

可以說,自古以來,如劉聰這樣的,絕無僅有,也算是史上一大奇葩,完全違背人倫。在其後期,完全沉湎於酒色,導致漢國迅速衰敗。


謝謝邀請,三後指的是劉聰封后宮的三個皇后,分別是上皇后,左皇后,右皇后,一應事務由後宮處理,劉聰則不問政事沉迷於女色,陳遠達提醒劉這樣必將出大事,禍害到整個國家,劉沒有聽取,最後由於劉聰的荒淫無度,精盡人亡


謝邀請。漢國昭武帝劉聰娶了劉娥為嬪,字麗華,公元3|3年被封為皇后,謚號:武宣皇后。劉娥還有一個姐姐,她叫劉英,也嫁給了劉聰,封為左貴嬪,劉娥當時為右貴嬪,正宮娘娘呼延氏因病死亡後,劉娥才被封為皇后。劉聰非常寵愛劉娥皇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