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2102_825380180829405_4739367454168944648_n  

今天參與兩岸四地進步社工研討會,分享反服貿社工學生聯盟的經驗,也聆聽了許多學生、老師在助人教育中的反思與行動,以及臺港中澳對於社會工作證照/註冊制度與專業建置上的批判。在各個經驗分享以及現場夥伴的對話中,不斷地在突破我對於正規、主流社會工作實務與教育的想像,也了解到在制度層面上的現實與困境。

莫慶聯老師說:「社會工作的核心價值是人權與公義,社會工作要重視的就是社會的元素,因此社工要具備高的社會意識,並在經驗與行動中學習。

社會意識必須從教育中養成,意識到結構與制度是問題的根源,意識到社工的責任與使命不只有在個案團體工作,意識到在歷史脈絡下國家機器對專業體制的操作意涵。

此外,在社會運動中,社福與社運或許是對立的,但社工不只是與人的工作,更是與體制的工作,如何在倡議過程中善用社工同理、傾聽、溝通、協調的優勢,也是我們的挑戰與考驗吧!

這條理想的路可能很窄、很長,走在這條路上的人也不多,但它卻是一條有價值的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