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爽到飛起的“9.3”

大家好,我是昨晚爽翻天的小仙兒。

別想歪,對於一個僞影迷來說,最近能爽到飛起的事,當然是

一口氣刷完爆款網劇《愛,死亡和機器人》啊。

下文簡稱《愛死機》

如果這幾天你的朋友圈還沒有被這個片名刷爆,看來你是時候換一撥朋友了。

這部網劇現在基本是一邊倒的吹爆節奏,豆瓣9.3,IMDb9.1,爛番茄上新鮮度差點,73%,但觀衆喜愛度也達到了91%。

就問這樣的口碑,這麼帶勁的片名,誰能頂得住?

大家一致吹爆,無外乎開篇提到的一個“爽”字。

怎麼爽?

1.一口氣刷完18集

這大概是網飛最受觀衆喜愛的一點了,他們放劇從不拖泥帶水。

追劇的煎熬?在網飛不存在的。

2. 短小精悍,時長無限制

《愛死機》實際上是一部18集的科幻動畫短片合集,每集之間沒有劇情上的關聯,一集時長在5-15分鐘不等。

監製大衛·芬奇說他討厭分割劇集的時限套路:

“我們必須擺脫22分鐘(半小時節目的長度)和48分鐘(一小時節目的長度)。我希望每個故事都有它應有的長度,讓故事的呈現達到最大的衝擊力或最棒的娛樂效果。”

大衛·芬奇出席西南偏南電影節《愛,死亡和機器人》的放映活動

這個做法無疑打破了影視行業製作的形式限制,也讓創作者可以更加自由地進行創作。

對觀衆來說,不設限的時長反而更加驚心動魄,進度條隨時都能講“鬼故事”。

3. 內容包羅萬象,R級視覺盛宴

18集短片分別由20位導演製作完成,來自11家全球範圍內的動畫製作團隊,風格迥異,但主題統一。

技術上,有傳統2D、3D、CG動畫。

風格上,有非常時興的蒸汽朋克、賽博朋克,還有美籍華裔科幻小說家劉宇昆開創的絲綢朋克,有一集中國故事改編自他的小說,下文會單講。

主題就是片名。

當然,裏面不光有機器人,還有各類妖怪、野獸、狼人、外星生物、機甲戰士、人工智能,太空、飛船、墓穴,可以說將科幻一硬到底。

在視覺上,更是尺度極大,黃暴場面應接不暇,痛感與爽感齊飛。絕對的成人動畫。

在故事層面,18個故事裏有17個都出自經典短篇科幻小說,腦洞問題是毋庸置疑的。

4.主創團隊,強強聯手

上文提到本劇的監製是大名鼎鼎的大衛·芬奇,實際上,還有一位聯合監製,《死侍》的導演蒂姆·米勒。

兩位的名字無疑是一顆質量保證的定心丸。

不僅如此,蒂姆·米勒不光身任監製,他還幾乎把控了全程。

蒂姆·米勒閱讀了大量的科幻故事,在與芬奇商議後,從中選擇了16個,交由編劇完成劇本後他還會再親自潤色一次,然後再交由不同的製作公司。

但這並不代表他獨斷專行,兩人給了製作公司極大的創作自由。

芬奇說:“我們想別人怎麼對我們,就用這方式去對待別人:只需要告訴我們你打算怎麼做、爲什麼決定這麼做,然後就可以放手去做了。”

米勒還親自上陣導演了第16集《冰河時代》,整部劇集中唯一的真人+CG動畫結合的作品。

不僅如此,第一集《桑尼的優勢》就來自米勒的Blur動畫工作室。

《愛死機》的構想,芬奇和米勒10年前就有想做了,當時想做成一部電影,但由於太大膽,沒有製片公司願接這個項目。

直到芬奇在跟網飛合作《紙牌屋》《心靈獵人》等劇集之後,芬奇發現還是得與敢冒險的互聯網公司合作。

不得不說,互聯網影視公司或許正在一點點瓜分和顛覆整個影視行業。

走在前面的最冒險,但嚐到的甜頭也最多。

要不怎麼有網友一邊吐槽“怎麼哪兒都是網飛?”,一邊還要吹爆《愛死機》。

看完這四點,想不心動都難。

但其實,在被吹捧得這麼厲害的時候,小仙兒還是得勸大家冷靜一下。

由於製作公司不一,短片的質量其實參差不齊,有一些真的很不錯,但有一些也相對無趣與平庸。

大部分作品都很暗黑,有一些故事則非常美式。

看了很多評論,有幾集是深受大家喜歡的,也都是小仙兒心中排名比較靠前的,接下來就簡單爲大家介紹一下。

NO.1-第十四集《齊瑪的作品》

這一集基本是點贊最高的。

因爲縱觀下來,拋開炫麗的視覺,這一集是最有故事深度的。

齊瑪是一個天才畫家,最開始以畫人像起家,後來開始畫宇宙。

他的作品畫幅巨大,工藝精湛,很快出名。

但在他後來的畫作中,總會出現一小塊不同形狀的藍色。

這在後來就被稱爲“齊瑪藍”。

齊瑪越來越極致,甚至上了外太空,將其他星球都刷成了藍色。

不僅如此,他還將自己的身體通過生物技術徹底改造,最終成了一具無需氧氣的金剛不壞之身。

這全是爲了去極端的環境中尋找他心中的答案。

最終他找到了,他如此癡迷於這一小塊藍色,都是因爲他的出處,他第一眼見到的便是這藍色。

最終,他創作出了他最後的作品,在衆目之下,通過極端方式簡化了自己,回到了本真。

在這裏不做太多劇透,但故事結尾會讓你有所震撼。

短片改編自作家Alastair Reynolds的短篇小說,第七集《裂縫之外》也改編自他的作品,接下來就說說這一集。

NO.2-第七集《裂縫之外》

這一集也比較有討論點,描述下來就是太空飛船偏離航線,誤入了太空盤絲洞。

一架準備撤離的太空飛船,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太空站。

男主在這裏遇到了他的露水情人格麗塔,他被告知他們已經偏離航線好幾個光年了。

然後兩人看着外面的隕石,上演着各種不可描述的畫面。

最終,男主在隊友的提醒下發現格麗塔的問題。在他的逼迫下,格麗塔讓他看到了真相。

這個太空站就是一個佈滿蜘蛛網的洞穴,而格麗塔就是一個外星蜘蛛精??

不知道怎麼形容,總之不敢再多看一眼的一個畫面,就不放圖了,怕你們取關,自己去看吧。

但是格麗塔看起來不壞,據她說,她對男主是真心的,而且她已經這樣寬慰過很多人了。

男主再一次從太空艙中醒來,忘掉了一切,這似乎是一個死循環。

NO.3-第八集《祝有好收穫》

這集就是上文提到的改編自華裔作家劉宇昆的《Good Hunting》。

劉宇昆,雨果獎最佳短篇獎獲得者,大家熟悉的《三體》,第一本的英文版就是他翻譯的,《北京摺疊》也是他翻譯的。

所以說,讓世界認識中國科幻,他功不可沒。

而上文提到的“絲綢朋克”就是他的開創。

“所謂絲綢朋克,就是將中國古代有趣的工程技術魔幻化、誇張化。”將中國古風與現代科技、工業機械結合起來的一種視覺風格。

在這一集中可以說有了一個很好的展示。

這一集講述一箇中國男孩樑和一個狐狸精的故事。

樑的父親是一個鬼魂獵手,專殺狐狸精。

一次樑跟着父親一起行動,狐狸精被父親成功獵殺,樑放走了小狐狸燕。

後來父親去世,樑一直餵養燕。

長大後梁和燕一起來到了香港,那時候香港被英國殖民者統治。

工業的發達使得古老的魔法失效,燕不能再變回狐狸的身體,只能靠美色賺錢。

但卻被一個機械變態徹底改造成了一具機器。

同樣癡迷機械的樑升級了燕的身體,燕開始大開殺戒,一雪前恥。

故事很完整,小狐狸的身體改造不禁讓人想起了《阿麗塔》,戲中的中國功夫打鬥場面也讓人想起了國外比較熟悉的中國功夫電影《臥虎藏龍》。

不過,這一集不是美國的公司製作的,更不是中國的公司,而是來自一家韓國動畫製作公司。

你酸了麼?反正我有點。

NO.4-第三集《證人》

最後說一下這一集。

故事背景再次設計在香港,但人物和畫風還挺日式的。

一個脫衣舞女孩看到了對面樓的一場兇殺案,同時她也被兇手發現了。

而兇手殺掉的女孩,跟她長得一模一樣。

脫衣舞女孩開始逃亡,最終她被追上,並誤殺了兇手。

當她向對面樓看去,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這一集節奏非常帶感,結尾也能讓人驚呼。

整體畫風很像前不久上映的《蜘蛛俠:平行宇宙》,而它的導演確實就是《平行宇宙》的視覺顧問Alberto Mielgo。

他爲《平行宇宙》設計的角色原型,幾乎就是《證人》女主角的童年時代。

上圖《證人》女主角

下圖《平行世界》日本蜘蛛俠潘妮·帕克角色原型

這幾集是各方面都比較出色的,

其他方面,每一集的圖標也很有意思,會根據劇情變換,大家可以看圖猜劇情。

最後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貓。

貓在第二集和第五集中都有出現。

第二集中,人類全部滅亡,機器人和貓還存活着。

而貓被人類進行了基因改造,有了拇指,實現了人類所特有的對掌運動,於是什麼都可以自己操作了。

而機器人們以爲貓會隨時爆炸,只能不停地擼貓。

第五集中,兇殘的吸血鬼之王唯一害怕的也是貓,因爲據說喫了貓,它們的肉會燃燒起來。

從此以後,我們都是“愛死機模人”,而地球,是屬於喵星人的。

最後,小仙兒比其他電影賬號可愛的是,不光會忽悠,還給你好看。

- FIN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