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鸿典/台北报导

「菜热热的不能放冰箱,菜会坏掉!」、「隔夜菜不能吃,会有致癌物!」、「鸡蛋不能放冰箱门,开开关关容易坏!」相信你一定多少听过这几些冷藏冰箱的迷思,但是这些都是真的吗?

检视相片

▲图/翻摄自好食课

专业营养师林世航在好食课撰文破解冰箱冷藏的误解,打脸Line上乱传的讯息!

检视相片

▲图/翻摄自好食课

迷思一:热菜冰了容易坏?「热菜要放冷,要不然进冰箱后会让水蒸气凝结造成湿度增加,会让细菌滋生」、「热菜直接放冰箱,只有表面冷,内部闷著反而容易坏」…错!可以直接冰!

林世航说,冰进去的剩菜哪一个不是水分含量很多的?所以根本不需要担心是否会造成水蒸气凝结。另,因为降温过程本来就需要经过传导方式,表面的温度降低,让低温「渗到内部」,且根据『肥汤姆原则』中的「温度」、「时间」,需要赶快降温至4度,这个迷思不只有台湾有,更被美国政府的食安资讯网列为10大危险食物迷思之一。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建议则指出食物不要放在室温下超过两小时,而在较高温度的室温则要小于一小时,所以食物赶快冰起来,离开食品危害菌滋长的危险温度范围才是对的。

检视相片

▲图/翻摄自好食课

迷思二:热菜直接冷藏,会让其他菜坏掉?林世航说,热菜直接冰,确实会破坏冰箱的冷房状态,让周边的温度增加后提高冰箱内部食物的细菌滋生机会。但是把菜放冷再冰,这道菜就有可能会长了许多细菌造成身体危害风险,那该怎么办呢?另外,热菜直接冰会不会造成冰箱坏掉?

他指出,热菜冷藏导致冰箱运转负担,这和冰箱本身压缩机够不够力、是定频还是变频马达有关,所以考量到以上两个因素,林世航建议,热菜热汤可以不要在「非常热」的状态下冰进冰箱,可以先降温至约莫60度,甚至可以容忍到50度后再赶快进冰箱(这是手指碰到会感受到「烫」,但不至于烫伤的温度)。

​「因为低于60度,甚至50度就会进入了食品危害菌快速滋长的阶段,赶快进冰箱让温度降低至离开危害菌滋长的温度才是对的」。

迷思三:鸡蛋、牛奶不能放冰箱门?他则说,以往会认为冰箱门的温度比较高,而且开开关关的容易失温,所以保存期限比较短的产品,像是鸡蛋和牛奶不能放在冰箱门,避免坏掉。但实际上,现在很多冰箱是以风冷方式做内部冷循环,也有些冰箱有进行实测结果在出风口与冰箱门处,温度差异仅在0.5度左右,所以不至于影响冰箱门的产品保鲜程度。

重点不应该放在这些食物于冰箱中的放置位置,而是要避免把食物长期冷藏,越新鲜食用越好,还有开冰箱拿东西的时间不要太久,可以减少冰箱冷空气溢散的机会,这才是该注意的地方。

检视相片

▲图/翻摄自好食课

迷思四:隔夜菜有许多致癌物?网路盛传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非常高,所以吃隔夜菜会致癌。蔬菜的硝酸盐类确实在经过微生物等等作用后,会大幅让亚硝酸盐增加,所以隔夜菜的致癌问题,又回到亚硝酸盐本身会不会致癌了。

林世航强调,亚硝酸盐本身不会致癌,是亚硝酸盐与游离的「二级胺」碰到了才会形成致癌物「亚硝胺」。蔬菜中的硝酸盐也好、亚硝酸盐也好,造成人体的风险非常的低。除此之外,许多研究都指出,亚硝酸盐代谢之后形成一氧化氮可以让心血管舒张,与特定的脂肪酸结合后会形成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甚至有研究推测地中海饮食能保护心血管,其中亚硝酸盐、硝酸盐也具有一定的角色。

迷思五:隔夜菜的营养会流失?林世航说,隔夜菜的营养确实可能会较低,但要分清楚是什么营养素,是维生素?矿物质?还是蛋白质呢?如果是以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油脂与蛋白质),或是矿物质,他说,想不到有任何理由会减少。

但在维生素方面,维生素C可能是其中之一。黎巴嫩的研究发现「煮熟」的菜肴维生素C含量低于「生鲜」食材,冷藏一天之后再测定,结果发现维生素C含量比「煮熟」的更低,代表维生素C不只在烹煮过程中,也同时在冷藏过程中流失。

维生素C含量:生鲜 > 刚煮熟 > 冷藏一天 > 微波炉复热

林世航强调,饮食并非全靠剩菜,平常会摄取许多的生鲜蔬果,现煮的餐食等等,所以不用太著重于剩菜的营养是否大量流失,隔夜菜的重点是不要浪费而已,如果想要避免任何「风险」,那就份量抓准一些,不要有任何剩菜吧!

检视相片

▲图/翻摄自好食课

更多三立新闻网报导
早餐是最重要的?名医:消夜才是啦
腰粗没关系?当心这问题风险飙6倍
头痛、腹痛恐「热感冒」 快按摩这里
每天早上喝蔬果汁 OL下体竟流液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