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各位同學分享一個大神的備考經驗。Brenda同學本身的英文基礎不錯,第一次考試就已經7炸了,一個月之後成功8炸。Brenda同學本身口語很好,所以這篇分享比較適合長期卡在聽力或者口語的小夥伴。她的分享很乾貨滿滿,目標分數在各個分數段的同學都可以參考哦。總的來說,就是精聽和精讀。

以下是來自Brenda的分享


以上是我的三張成績單,可以看出我的成績是在穩步上升的,證明我的複習還算是小有成效,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我之前一直在考雅思,但都卡在寫作上,由此課件雅思和PTE對應部分的成績是不能平行比較的,所以在準備PTE的時候,忘記之前關於雅思考試的一切,從0開始。

Reading:

閱讀不管在考試的時候還是練習的時候,都是我最頭疼的。之前自己做練習的時候,正確率只有50%左右,每次做完都會覺得很暴躁。後來在聽一個滿易的學姐做經驗分享的時候的做閱讀心得,她說做完形填空的閱讀一定要精讀,對那些常見的,但是你有弄不懂意思的詞,一定要查出來,試著去背,作為一種積累。此外我還會在新聞網站找文章精讀,比如在BBC找科學板塊的文章。一開始確實是很吃力的,因為話題包括很多單詞都不熟悉。但堅持半個月之後,會發現自己的閱讀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閱讀的機經我都做了精讀,通篇看,只要又不懂的詞我就會去查然後做積累。我每次FIB都至少中一題,而且答案往往不是最難的詞。FIB需要聯繫上下文,根據前後文的內容來推敲正確答案。

RO: RO之前我真的很費解,每次做題可能只有20%的正確率。後來也是聽了Lilian老師的閱讀課,感覺很有用,特別是那些關鍵詞,連接詞,代詞等作為線索進行解題,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Writing:

WE: 我相信只要上過課的同學基本不會在大作文上有什麼問題。簡單來說,就是要有一個合適的萬能模板。市面上有很多模板,其實都大同小異,關鍵是要選擇一個自己用起來得心應手得。我的模板就是根據老師給的然後我自己改了一下,給Tony老師review的。還有就是一個時間問題,因為只有20分鐘。我個人覺得時間分配應該是這樣,3分鐘,審題+列提綱,15分鐘寫作,2分鐘檢查。一定要留足檢查的時間,因為很多時候在一些小問題上很容失分,尤其是語法和拼寫。這兩部分分數容易拿,但容錯率極低!!!

SWT: 機經還是挺重要的。因為我本身閱讀速度不快,然後我讀文章喜歡細讀。如果考場上讓我看一篇完全沒接觸過的文章然後做總結,時間會很緊張。所以我在練習的時候都把機經過一遍,能列的關鍵點我都列出來,然後上考場就是直接寫作。我一般花7分鐘以內把句子寫好,然後3分鐘檢查。

Listening:

WFD: 和RS一起練習。我會用首字母記憶法記下每個單詞的首字母,適當用小寫標記時態和複數,先用機經練習,機經過完之後我會再在youtube上找資源練習。

SST:原來我是聽到什麼記什麼,恨不得整篇文章都記下來。但這樣其實效果很差,也會因為有些單詞沒聽清就影響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後來我有意識地讓自己去記關鍵詞和關鍵句,然後把他們串成一篇文章。這到題我一般花8分鐘寫作,2分鐘檢查,個人感覺檢查很重要,因為我自己總是會犯一些語法和拼寫的小錯誤。

HIW:這道題我是拿test builder, test plus和OG後面的三套模考去練習的。關鍵就是練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然後這道題切記不要回頭看。因為是倒扣分,猶豫的就不要選。

我一般每天還會額外聽1-2篇科學60S來做精聽,提高自己的聽力能力。

Speaking:

RS: 以開始備考的時候我是忽視RS的,覺得RS哼著就可以混過去。後來才知道RS對聽力部分分數貢獻很大,我的PTE聽力分數也不高,於是開始認真準備RS。我拿機經和Youtube上的材料去練,之後是拿科學60S (但是這個難度太大了, 我現在回頭想想其實不是很必要)。我自己在聽句子的時候基本是不記筆記的,我就專註在聽和理解,對我而言,只要理解了的句子都可以複述出來。所以我也建議大家在練習的時候以理解為主。

DI:DI的話我在練習的時候比較關注流利度。因我我本身對數字不是很敏感,所以遇到很多數據的時候我一般讀一個近似值,保證不卡殼。

其他部分:口語的話其實不難,但是練習很重要。我每天都會抽出2小時左右來練口語,因為一旦停下來,語感就會差很多。然後就是大家不要過分依賴模板,要理解模板,知道如何靈活使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