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kong-376777_1280.jpg

有在關注香港和內地新聞的朋友應該知道,近十年來,除了奶粉、面膜以外,最受內地朋友歡迎的就是香港保險了。其實內地也不乏知名的保險公司,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令內地朋友不惜花機票也要專程到香港簽單? 今天這篇文章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其中的奧妙吧!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內地朋友常做的投資管道,並為您列舉香港保險理財與其中的區別,以便於了解這些不同理財產品的特性及優缺點。

直接投資股票

股票可以讓有些人獲利豐厚,但是也有人因此破產,故在歐美發達國家,個人直接參與股票投資的比率已經大幅降低。金融業非常發達的美國,其2013年統計數據表明,美國僅有13.8%的家庭直接持有股票,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這一數據也僅為18%。歐美家庭投資股票的方式都已經轉變為持有共同基金和養老金基金。

全球熱門城市房地產投資

中國內地房地產已經不是中國富人的投資選項,中國內地富人已經放眼全球,開始投資全世界熱門城市的房地產。暫且先不說投資陷阱,投資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房地產需要面對不同的法治和稅率環境,而且非常多文件還是外文,需要當地專業的執業律師和註冊會計師協助才能理解,對於普通家庭投資而言,這是非常繁複的事務。

高收益理財產品

香港擁有普通法法治環境,個人投資者可以受到更好保護,大陸金融機構並不具有特別優勢,這一點是中國內地所無法比擬。2008年的雷曼迷你債券事件(台灣稱為連動債),最終在香港監管部門的配合下,香港證監會以虛假陳述為由令中信泰富賠償中小股東19億港元損失。

 

香港保險的優勢

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其保險業相當發達,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數據,香港的保費收入相當於香港GDP的15%以上。而且作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有一半的保險公司是在海外註冊的,其中以美國、英國公司為主。對於國內的投保人士,如果想要買國外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產品,香港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而香港的人壽保險公司,不但盈利能力強勁,且擁有卓越的品牌和口碑,廣受亞洲各國客戶讚譽和信賴。香港地區的監管制度是在1983年《保險公司條例》的基礎上建立的,保險監管制度以他律為主,輔以自律,形成了以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相結合的完善而全面的監管制度。香港地區保險監管,在完善的監管法律制度基礎上,奉行“最大支持,最少干預”的寬鬆理念。比如,香港地區的保險監管部門對於外國保險服務業提供的市場准入採用了開放的原則,即對外資充分開放本地保險市場,對外資保險人基本上給予國民待遇。

香港大額保單深受高淨值客戶青睞

香港保險中的大額保單人壽槓桿比例高,一次性躉交100萬美金,可以有400萬美金左右的人壽,直接賠付給收益人,實際上資產已經立刻翻四倍。如果做投資,資產翻四倍,預期收益是6%的話,大概需要20年時間,如果以財富傳承為目的,大額保單是最佳選擇。

大額保單保證財富分配的確定性和長期安全性。對於保險來說,因為是指定受益人,保險公司須依合同直接履行。這樣就避免了財產分配問題而引起的家庭糾紛。大額保單對後代的影響小。對於突然擁有巨額財富的年輕人,是否可以按照我們最初的意願掌控財富,是否可以安全、長期地持有財富?顯然並不容易,但對於保險來說,可由保險公司分期、分批給付受益金,保證財富長期安全。

香港大額保單有資產隔離、避債的功效。法律規定:保險金不算作遺產,更不被列入償債資產,而且具備高度的保密性和時效性。一般來說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要把所有的法定繼承人和遺囑繼承人叫到同一現場,而保險公司讓受益人接受財產時,只會通知受益人及監護人,不會通知其他任何人到現場。傳統繼承的時間長,從身故到喪禮,再辦繼承權公證以及過戶,一切順利至少也要折騰半年。但保險公司理賠很快(受益人,身份證,死亡證明)就可以到保險公司領錢。

 

投資荒年,為什麼建議購買香港保險?

1) 長期分紅水平高

一般內地或台灣保險的分紅收益大致維持在3%-4%左右,而香港保險的收益利率則能達到5~7%以上。

2) 境外資產配置

部分保單具有投資功能,可以令投保人可以投資境外巿場或配置不同資產。能夠利用美元保單與人民幣/台幣對沖,防禦單一貨幣帶來的風險、抵禦通脹。

3) 保費便宜

香港的重疾險保障範圍更廣、保費低且保障時限長。有保險專家專門比價顯示,同一種類型保單,香港保險保費更為低廉,且香港重疾保險,多保至終身。

4) 其它

重疾保障範圍廣、免責條款少,理賠條件相對寬鬆、免體檢額度高、暢享全球就醫理賠等。香港保險非常適合留學、國際投資、養老規劃、重疾保障需求的家庭。

<原文擷取處>


免責聲明:本平台的任何有關保險及投資產品的介紹均為個人的專業知識、觀點及網上擷取資料,並不代表任何組織或公司。所有由於不正當使用本公眾號文章而引起的利益糾紛,本公眾號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