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最美英劇」的《德雷爾一家》講述了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來自英國的德雷爾一家人在希臘的科孚島生活的故事。劇中希臘美麗的風景讓無數觀眾著迷。

這部劇改編自英國作家、生態保護專家傑拉爾德·德雷爾(Gerald Durrell)所的著作《希臘三部曲》。傑拉爾德·德雷爾10歲時跟隨家人從英國遷居到希臘科孚島並在度過了快樂的童年。

英劇《德雷爾一家》

勞倫斯·德雷爾的哥哥勞倫斯·德雷爾(Lawrence Durrell)也是一位作家。德雷爾在《普魯斯佩羅的小屋》一書中寫道:「我們在這個海島上的生活,已經變得如同歐幾里德證明那般完美無瑕。」

電視劇《德雷爾一家》中有這樣一個經典畫面:因為天氣炎熱,一家人泡在海水裡用餐。而勞倫斯·德雷爾也用文字記錄下了他當初沉浸在科孚島的海水中的相似感受:

「這種感受類似於愛奧尼亞式的遊戲,海水沒過我的脖頸後方,約有一英寸的深度,時起時落。像是在聆聽世界的心跳……在這樣一個地方,這樣一種氛圍下,人的意識逐漸開始模糊,潛意識也不再那麼豐富;但是,再往下潛一點,就只能感受到透入海水的陽光,觀念的來源本身就麻木了……」

英劇《德雷爾一家》

勞倫斯·德雷爾懷著滿腔熱情向他的朋友亨利·米勒(Henry Miller)描繪希臘,於是後者在1939年來科孚島看望他。跟德雷爾一樣,在希臘旅居期間,他也經歷了某種精神上的重生。

他在遊記《馬洛西的大石像》中這樣表達了希臘對他的意義:「希臘使我擺脫束縛,成為一個自由完整的人……每一個想找尋自我的人,希臘都是極為重要的一站……它(希臘)就那樣挺立著,這是它生來存在的方式,毫無遮掩,完完整整地呈現在你眼前……你可以感受到它的呼吸,它的召喚,它的風情。」

德雷爾和米勒的文字是對上個世紀的希臘的「黃金時代」的一種記錄。在上個世紀,尤其是二戰結束後的五六十年代,希臘成了東方人和西方人都愛的旅遊聖地,在百廢待興的戰後世界中創造了旅遊神話。相比之下,巴爾幹半島的其他國家則被強烈的冷戰氛圍所籠罩。

為什麼希臘能夠在戰後成為大家的「嚮往之地」呢?這與一些文藝人士的推動有關。

勞倫斯·德雷爾的《亞歷山大四重奏》成為暢銷書,電影《絕不在星期天》大獲全勝,米勒的《馬洛西的大石像》再版重印,這些都是對希臘的有效宣傳。1964年,根據卡贊扎基斯小說改編的電影《希臘人佐巴》則將希臘熱推向了高潮。

60年代初期到中期,可謂是米克諾斯島(Mykonos)的黃金時代,因為它被《時尚》雜誌發現,當時「風頭最大的」幾位藝術家——珍·茜寶、尤爾·伯連納、耶胡迪·梅紐因——在該島上購置了產業。

《雅典人》雜誌的專欄作家伊麗莎白·赫林這樣介紹米克諾斯島的歷史:「1961年我十歲時初次登上米克諾斯島,記憶中那裡處於赤貧狀態。但到了70年代末,街道上已經黃金首飾商鋪林立,在海灘上我不得不小心從一對正在做愛的情侶身邊邁過去。」

電影《希臘人佐巴》

不過,更為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希臘本身所具有的獨特氣質。

希臘獨有而其他國家缺乏的一種特質——那種既獨特又親切的感覺——體現在東方與西方的融合,這種東西方合璧的氣質完美無瑕,協調統一,又帶有些許神秘的情調。

不論是布祖基琴樂曲中四分音的長鳴嚎叫,還是《絕不在星期天》主題曲中哈達吉達克斯的原始材料,其實都與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音樂的節奏一脈相承,也可以從阿拉伯和土耳其音樂中找到源頭。

多數西方聽眾乍一聽到這些原汁原味的音樂,往往會覺得頭疼。來自東方國度的這些聲音,通常要麼單調乏味,要麼高潮迭起。然而,經由地中海風格的音樂過濾之後,西方人聽來就十分舒服。如果這些西方聽眾恰好處在像米克諾斯這樣一個基克拉迪群島中的小島的環境之中,這種愉悅之感就會更加強烈。

公元前第三個千年中基克拉迪群島上的雕像和建築所呈現出的抽象的優雅,成為藝術價值觀念背後的重要力量。兩千年後帕提農神廟的建立正得益於此。建築風格方面,那些所謂的「西方」的標籤,其實最初都可以追溯到基克拉迪群島。

希臘群島上音樂的樂風奇特,其根源西方遊客雖難以知曉,但聽來卻十分悅耳,想來上述的事實應當是一個主要原因。通常說來,希臘音樂極為悲切——其目的原本就是要讓希臘人緬懷不堪回首的歷史:拜占庭的淪陷,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沒落,還有士麥那的失守——但絲毫不影響其凄美。

希臘旅遊神話依賴於這樣一個精細而微妙的配方:既要呈現作為巴爾幹半島風情的集大成者的希臘,又要突出它的快然獨立;既要說明希臘距離令人厭倦、危機四伏、被仇恨吞噬的中東僅有90分鐘的飛機旅程,又要暗示雙方之間的差異有數百萬英里之遙。

希臘有一種魔力,你來到這裡,就可以把一切壓抑和束縛丟棄,充分釋放自己。這裡可以看到海洋,還可以觸摸到陽光炙烤下的石頭,它們都可充當你的「良師」。海水墨藍,灰色的島嶼傲然挺立,氣勢恢宏,島上是立體主義風格的村莊,其炫目的白牆更給海島增添了一份優雅的美感。這些島嶼已經成為釋放性慾、抒發情感和耽於幻想的樂園。

優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自由的社會風氣,連接東西的地理位置……可以說希臘具備了人們理想中的國家應具備的所有元素。如果說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希臘當時的模樣。

但是好景不長,1967年希臘軍政府上台,軍政府的獨裁政策使得希臘旅遊業這隻大氣球泄了氣。1974年,希臘軍政府下台,確立國家政體為共和制。

隨後出現了一些公開的反美跡象,這其中就包括對雅典城內美國運通辦公樓的轟炸。即便是這樣,在西方人眼中,希臘的正面形象仍未受影響。只是一直到了80年代,世界才開始察覺,希臘與巴爾幹半島、中東諸國是多麼相似。

希臘旅遊的神話突然之間破滅:1985年5月,環球航空公司一架從雅典機場飛往貝魯特的噴氣式客機遭到了兩名什葉派恐怖分子的劫持。

幾天後,里根當局發布一項「旅行提示」,警告美國人不要去希臘。之後,成千上萬人取消了赴希臘的旅遊計劃。1985-1986年間,前往希臘的美國遊客數量暴跌了80%。希臘的支柱產業旅遊業因此損失了數億美元,希臘經濟也大受打擊。

局面隨之愈加失控。環球航空公司客機劫持事件發生四個月後,一夥阿拉伯持槍歹徒劫持了一架從雅典機場起飛的埃及航空公司噴氣式客機,並改變航線,朝馬爾他開去。埃及突擊隊員突襲了這架客機,六十人喪生。

1986年,雅典至少發生了二十次炸彈襲擊,其中四次是由「11月17日」恐怖組織發動的。可見當時的希臘深受恐怖主義困擾。

恐怖主義不斷蔓延,國內經濟持續惡化。為了給國家官僚機構中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的堅定支持者提高補貼,創造工作機會,當時的希臘總理、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主席安德烈亞斯·喬治烏·帕潘德里歐在80年代四處舉債,這與70年代東歐國家領導人竭力舉債如出一轍。

1989年,希臘的外債高達215億美元,比匈牙利還多出65億美元,而匈牙利人口總數比希臘略小一些。

1990年秋天的希臘,與19世紀早期處在奧斯曼帝國的直接掌控之下時一樣,仍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巴爾幹國家。希臘簡直就是另外一個東歐國家:希臘國民完全不知所措地邁入了一個冷漠的世界。在那裡,過往的榮耀已經褪色,講求效率和拚命工作就是一切。

然而,希臘也並非無藥可救。或許希臘需要一些變革。雅典、比雷埃夫斯和薩洛尼卡已經淪落為為醜陋的、屢遭劫掠的城市,迫切需要現代化革命。

勞倫斯·德雷爾在羅德島上住過的小房子,旁邊是一顆懸鈴木和一個土耳其公墓。現在房子已處在街道旁邊,淹沒在如病毒般侵佔了整條街道的迪斯科舞廳、快餐店的霓虹燈廣告牌之中。希臘群島上原生態的海灘面積逐年縮小。

如果在80年代,希臘政府能有足夠的決心,正正經經做點事,那麼希臘的旅遊神話或許就能代代相傳。只是從現實來看,希臘似乎終究難逃巴爾幹國家的宿命。

不過與它的巴爾幹「兄弟」相比,希臘已經算是幸運的了。至少希臘曾有過光彩奪目的時刻,而其他巴爾幹的其他國家則從中世紀開始就承受著戰爭和政治所帶來的傷害與痛苦。

直到現在,包括希臘在內的巴爾幹地區仍動蕩不安,危機重重,一點兒火花都可能將這個「歐洲火藥桶」引爆。

巴爾幹半島地圖

巴爾幹半島為什麼會被稱為「歐洲火藥桶」?為什麼這個地方會成為歐洲最動蕩的地方?巴爾幹人民的真實生活究竟是怎樣的?歷史上的巴爾幹又是什麼樣的?這些問題在美國地緣學家羅伯特·卡普蘭的著作《巴爾幹兩千年》一書中都有解答。

卡普蘭是美國著名智庫Stratfor公司的首席地緣政治分析家,曾出版《阿拉伯人》《地球末日》《帝國的野蠻》《地中海之冬》《季風帝國》《地理的復仇》《在歐洲的陰影下》等多部著作。

他的這本《巴爾幹兩千年》是研究巴爾幹問題的經典之作,曾獲得「《紐約時報》年度好書」的榮譽,據說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都曾閱讀過此書。

在書中,卡普蘭以其淵博的知識、深刻的洞察力和冷靜犀利的紀實筆觸對巴爾幹地區的歷史和現實做了詳細的介紹,呈現了這一地區複雜的歷史變遷和民族關係以及背後大國勢力的角逐。

如果你對巴爾幹問題感興趣,這本書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推薦閱讀:

《巴爾幹兩千年》

作 者:(美)羅伯特·卡普蘭 著

《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解開歐洲火藥桶的秘史

- 版權信息 -

編輯:子水 黃泓

本文觀點資料來自

《巴爾幹兩千年》

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