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幼兒園的孩子

根本不應該握筆寫字嗎?

你知道孩子在遊戲里

比在課堂上學得更快嗎?

從幼兒園邁入小學

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學習「幼小銜接」課程

花了那麼多金錢和精力

是不是連這些教育常識還不了解?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幼小銜接」?

家長應該怎樣幫助孩子

從幼兒園順利過渡到小學?

專家說|嘉賓老師

崔利玲

南京市鼓樓幼兒園園長

南京市鼓樓幼兒園園長兼黨支部書記。先後獲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南京市名校長、南京市名教師、南京市學科帶頭人等稱號,被南京市人民政府聘為督學,是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工程培養對象。

本期專家說,芝老師特別邀請了教育專家——南京鼓樓幼兒園園長崔利玲老師聊聊科學的幼小銜接教育

幼小銜接教育有必要性嗎?從什麼時候開始?

其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必須要科學要理性。孩子對年齡成長和環境變化無法很自知,但家長卻看得清楚。很多家長對孩子上小學又嚮往又焦慮,嚮往的是孩子長大了,能夠進入他人生的下一個小階段;焦慮則是擔心孩子上學是否能適應環境,成績是否出色,和同學老師可不可以愉快相處。家長既希望孩子可以快樂成長,同時也可以成績優異。真正的幼小銜接教育是家長與孩子共同的努力。

我們認為銜接教育沒有確切的開始時間,所有習慣養成性格塑造都不是一蹴而就,0-6歲的教育其實一直都是在為小學做準備。

幼小銜接的主要教育內容是什麼?

我們從大量調查中看到,孩子在學前主要需準備的三個方面是讀寫能力、數教育和社會適應性。

讀寫能力:幼兒園是不教漢語拼音的,而小學就要面臨漢字學習,這對孩子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數教育:孩子在幼兒園期間能掌握最簡單的加減,有的父母自己甚至也能教會孩子一百以內的加減算術。但是當數學和生活相連接時,很多孩子就反應不過來了。

社會適應性:這點是最重要的。雖然大多數家庭給孩子提供了優越的養育條件,但卻忽視了給他社會性教育。很多孩子上學後心理會有很大起伏,甚至厭惡學校,原因不僅是因為成績,而是他們的社交能力不足,發生了矛盾和困難不會解決,這些事情都會嚴重影響孩子上學的狀態,甚至今後的人生。關於學前孩子的社交商培養,請點這裡孩子不會與人相處?因為你還不懂社交商

怎樣進行科學的幼小銜接教育?什麼方式孩子最能接受?

幼小銜接教育的核心是孩子興趣、能力和習慣的培養,而不只是單純的學習知識。0-6歲孩子的興趣不是學習,而是對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大量的銜接教育是在教授知識,卻犧牲了孩子的遊戲時間,這有違於孩子的天性和科學教育方法。所以我們提倡知識的學習在小學之後,幼兒園時期做能力的準備。

通過多年教學觀察,我們發現有四個能力在幼小銜接階段很重要:觀察能力、空間感知能力、手眼協調能力以及書寫習慣。這些能力強的孩子在小學階段的適應性往往會比較好。

家長培養孩子這些能力,說教沒有用,最好的方法是通過遊戲的方式,孩子的接受度高,在潛移默化中完成教育過程。給孩子一幅畫,讓他按指令找到圖中的某個特徵、某個方位的物品,這是觀察能力和空間感知能力;孩子畫迷宮、搭積木訓練的是手眼協調能力;書寫習慣可以從閱讀開始培養,把書放在桌上,讓孩子坐在桌旁看書,保持「一拳一尺」的姿勢。

很多家長頭疼孩子學拼音難,其實拼音學習同樣和這四項能力分不開

觀察能力

田字格、四線格,各種漢字書寫都是由橫豎筆畫搭建起來的,讓孩子在學習的時候首先要好好觀察它們,把各種橫平豎直區分開。

空間能力

比如拼音里的b和p,上下左右互相顛倒,許多孩子就容易混淆在一起,空間感知能力好的孩子會更容易區分和記住。

手眼協調能力

有些孩子作業寫得慢,可能是因為手眼協調度不足。特別是寫拼音時,眼睛要跟著筆尖走,手眼協調。看一筆寫一筆,自然就浪費時間了。

書寫習慣

建議幼兒園階段不要讓孩子握筆寫字,因為孩子的手指肌肉,尤其是小肌肉群發育不完善,如果此時開始書寫並且姿勢不正確,逐漸定型後很難再糾正。小學正式握筆後一定要牢記「一拳一尺一寸」這個標準姿勢,三四年級時期定型書寫習慣。

生活中,家長應當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小學學習?

萌發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嚮往

家長可以對孩子說,「上小學你就可以背書包了,戴上紅領巾了,認識更多的好朋友」,以此激發孩子對上學的憧憬,而不要說「你上小學要認真學習就沒時間玩了」這類負面的話,讓孩子對小學產生懼怕。

在家裡設立一個學習角

在孩子的房間裡面準備一張書桌,一盞檯燈,讓他養成在這個區域看書畫畫的習慣,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上學之後,孩子也會自然地在這個空間里學習。

準備一個計時器(時鐘)

許多孩子專註度差,做一件事幾分鐘後就轉移了興趣,而小學一節課時長35到40分鐘,孩子自然坐不住。所以在學前,我們要讓孩子在相對枯燥的情況下,保持做一件事的興趣點在20分鐘以上。不妨給孩子一個計時器,某項活動定時20分鐘之後再變換。

布置一些小任務

經常給孩子布置一些帶有多重指令的小任務,培養孩子養成傾聽的習慣。比如「寶貝,幫媽媽去卧室把床上的紅色枕頭拿到客廳」,多個空間和物體在其中,這就是一個「複雜」的指令。以後在學校老師布置作業時,孩子就會有對任務型語言的敏感性。

建立和小學生活相對接近的生活常規

家長從可以最簡單的生活作息下手,比如幼兒園入園時間一般在9點左右,而小學的上學時間卻是8點,家長可以逐漸調整孩子的睡覺起床時間和小學相趨近,做好入學準備。


????往 期 回 顧????

芝士父母:辦一場「國粹主題」的生日會,怎麼樣??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芝士父母: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好可能是誰的「鍋」??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芝士父母:父親的格局決定孩子能飛多高,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品德?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芝士父母:春節後,孩子不想回幼兒園,怎麼辦??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微信公眾號:芝士父母

伴你成為更有知識的父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