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3-01红街市01

澳门的「街市」,等同于台湾的「市场」。首图就是澳门已评定为具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物-红街市。红街市大楼位于罅(音同下)些喇提督大马路与高士德大马路交界口,又称「提督街市」,落成于1936年,为一售卖菜蔬副食的公众市场。大楼为两层建筑物,以红砖砌成。平面为两轴对称布局,中间是钟楼,四个角落各有角楼,为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

20110423-02往林则徐纪念馆途中01罅些喇提督大马路边的商家

这一带并不是游览景点,不过附近的三盏灯区倒是一处不赖的购物区,只是因为都忙著寻找澳门的历史遗迹,所以澳门很多购物精华区连去都没去。在早上八点多的罅些喇提督大马路人烟稀少,这一带铁工厂居多,因为附近有一个码头。搭公车抵达红街市的前几站就可以感觉到空气中夹杂著鱼腥味及机油、焊钢铁的锈味,即使是在密闭的巴士里都还阻隔不了那浓厚的味道。

20110423-01红街市02

此时的红街市已有很多人进出,或许是因为假日想要煮些好吃的给家人补补一周来的辛苦。只是站在街市大楼的对面街就已经闻到传统市场的味道,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鱼腥味特别重,本来有想要进去逛的打算,因为不大能受得住那味道(真的比台北的南门市场还可怕)而只好做罢,前去找下一个历史文物。

20110423-02往林则徐纪念馆途中04

雨从前一晚下到这一天,时下时停。撑伞、找路、做笔记、拍照四个动作从没停过,除了休息上厕所及在公车上。下一个景点是林则徐纪念馆,离红街市步行约20分钟距离,过天桥穿过美副将大马路时在天桥上看到这么一个地方,后来才知道这里是市政牧场。当时找不到入口门牌,然后又觉得脏脏旧旧,一时以为该不会是美化版的垃圾场,哈!误了一个大会。

20110423-02往林则徐纪念馆途中05民政总署澳门市政狗房01

走在围墙外的人行道上,看到人与狗狗的雕像,这里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啊?围墙内还有人走动,搞得我像是在偷拍一样。

20110423-02往林则徐纪念馆途中05民政总署澳门市政狗房02

趁里边的人都散去拍下门口,原来这里是市政牧场中的澳门市政狗房,里面的门关著狗狗,那我见到的人不就是抓狗大队?

20110423-03林则徐纪念馆01

林则徐纪念馆开馆时间为上午九时到下午五时,逢周一休馆,入门票成人$5 mop,8岁以下孩童或65岁以上长者优待价$3 mop,游客$10 mop(应该是指像我种外来客吧!?),里面陈列有关林则徐的蜡像、文物,当然还有林则徐最重要的事迹-鸦片烟管、图片等相关文物。

20110423-03林则徐纪念馆02

20110423-03林则徐纪念馆03

20110423-03林则徐纪念馆04

不过我也只是在门外留影,除了因为抵达时间还早以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林则徐纪念馆旁的莲峰庙。

20110423-04莲峰庙01

莲峰庙又称「天妃庙」、「慈护宫」,为澳门三大古庙之一,而且是一座规模阔大的建筑群。整座庙宇横连三间,前后两进。首进中殿供奉天后,殿前有方亭一座,专供来澳中方官员办公之用。二进中殿供奉观音。首二进之侧殿分别供奉关帝、医灵大帝、神农以及金花娘娘等等神佛。

莲峰庙相传始于明朝,据庙内碑文记载,该庙鼎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后渐成今日规模。庙中主要供奉天后和观音。莲峰庙是由中国官府和本澳商人出资共建,不仅可供民间祭祀,同时也作为赴澳公干的中方官员的驻节公所。著名的禁烟钦差大臣林则徐及两广总督邓廷桢1839年巡视澳门,即以莲峰庙作为接见澳葡官员之场所,所以现在莲峰庙外才会有林则徐纪念馆。

20110423-04莲峰庙03

20110423-04莲峰庙07

20110423-04莲峰庙09

20110423-04莲峰庙08

依这个石碑所示,这个小池设于清嘉庆4年的春天。

20110423-04莲峰庙10

这面壁上的文已历经岁月洗礼看不清楚,再再显示莲峰庙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庙。

20110423-04莲峰庙15葡国盾徽石块

这颗大石才是我来莲峰庙的重点!这是已登录澳门历史文物之一「莲峰庙旁刻有葡国盾徽之石块」。当在做行前功课时看到澳门文物纪录中有两个「刻有葡国盾徽之石块」时,当下就决定一定要在这次旅行中把这两个葡国盾徽给找齐。不过它存在的地方蛮隐密的,不仔细点儿还真可能会错过。

石上刻有葡国盾徽,并有「1848」字样。此石为当年葡萄牙人进占关闸,开辟马路时所置。根据其习惯,每「发现」一块新土地,必刻上葡国盾徽于石上作为已占领此地的凭据。

20110423-05往观音古庙途中01

离开莲峰庙前往望厦炮台,因为都在同一个block里,所以还是靠双脚行走。雨虽停了,但仍有冷风吹,这样走路其实一点也不觉热。突然发现走在美副将大马路上也是一种享受,虽然这里看似一般民宅,沿途的二层建筑也是入镜的好题材。

20110423-05往观音古庙途中02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

这一排旧旧的二层楼房,最左边这一幢上有挂著「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匾额,不过这几幢看起来就像是很久没人居住的房子一样,但仍喜欢这样的氛围,以及房子的颜色。

20110423-06望厦观音古庙01

在往望厦炮台的途中还有一处是不得不去的古迹-「观音古庙」。出发到澳门前,大家都问我有没有排入到观音庙拜拜,还说这是到澳门一定要去的。后来一查,我的天儿啊!澳门的观音庙妈祖庙超多的,一定要去的那间观音庙是哪一间,也没人说得上来,索性只要是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的都去!

这间观音古庙就是这样才排进行程的!观音古庙就在美副将大马路上,又称「观音仔庙与城隍庙」、「望厦观音庙」。据庙中清同治6年(1867年)的碑志,观音仔庙建于清道光初年,后经数度重修。庙内除供奉观音外,还奉有吕祖和金花等神。城隍庙建于光绪34年(1908年),事缘望厦乡民为免受外人入侵,自组民团保卫家园,故得两广总督张之洞入奏嘉许,所以庙中除供奉城隍、洪圣大王之外,更供奉张王爷(张之洞)的神位。

20110423-06望厦观音古庙02

庙里的天井有两棵已种植百年的树,城隍庙就位在观音古庙的右侧,两边是相通的。因为我有那很不优的灵异体质,出门在外还是小心点好,不想再像上次到韩国时发生那种不好的灵异事件。

从观音古庙再走几步路就到望厦炮台的「登山」口了,前往望厦炮台一样是要走斜坡,保卫土地的炮台当然是放在置高点啰!爬上去大约花个5分多钟,只是爬坡较累人而已。

20110423-08望厦砲台01

20110423-08望厦砲台03

望厦炮台就在望厦公园里,炮台已变成供公众运动的公园,上上图就可以看到很多欧巴桑们在跳舞,跟我们的社区公园、国父纪念馆还是中正纪念堂里的欧吉桑欧巴桑们的清晨运动是一样的。我比较不解的是早上十点怎么还有很多人去运动,不必上班上课吗?btw,上图那座炮台是假的,只是说明昔日此地真的是个炮台。

20110423-08望厦砲台04望厦宾馆外墙02

下山就要前再往下一个景点,这个在望厦炮台斜坡(这条路名真的叫「望厦炮台斜坡」,名符其实的斜坡)看到这一磁砖拼贴忍不住就拍了。这是望厦旅游学院的外墙,这所旅游学院还兼经营旅馆,应该是这所学校的实习旅馆吧!?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经营旅馆,而不只是纸上谈兵。

其实照排定的行程,望厦炮台之后应该是找另一个「刻有葡国盾徽之石块」,然后再到普济禅寺,接著再绕回新马路补拍前一天的漏网之鱼。当时不知怎么著就直接搭公车杀到新马路来,等到自己在行程表上将走过的地方做上记号时才发现糟了个糕,最后只好先补拍新马路这一带的景点再回去补「摄」被我漏掉的另一颗「刻有葡国盾徽之石块」

20110423-17普济禅院(观音堂)02

同样是位于美副将大马路上的普济禅院是澳门三大古刹之一,另称「观音堂」,禅院内存有一块刻有「天启七年七月吉日立,祀坛」字样的石碑,应该是说明禅院创建于明天启7年(1627年)这年。正殿第一进为大雄宝殿,第二进为长寿殿,第三进为观音殿,供奉弥勒佛和观音菩萨等十数尊各方神圣。除具许多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建筑和雕塑外,普济禅院还藏有不少珍贵经卷,以及名家(如屈大均等)留下的字画。中国画岭南派大师高剑父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寓居于禅院内作画授徒。庙宇主体为一组三间三进的建筑群是其建筑特色。

20110423-17普济禅院(观音堂)06

20110423-17普济禅院(观音堂)07

踏入禅院首先见到的是门口左右边是保护四方的天王,上上图「左:护持西方广目天王 右:护持北方广目天王」;上图「左:护持东方广目天王 右:护持南方广目天王」。

20110423-17普济禅院(观音堂)08

门口还有一盆积满零钱及放一根树枝的水,究竟是不是用来洒身驱邪魔保平安就不得知了。通常庙方住持都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我怕问了之后也是白问,因为他们说的是粤语我听不懂,我的普通话他们听不懂。

20110423-17普济禅院(观音堂)10

20110423-17普济禅院(观音堂)11

庙殿内随处都是古文物,所以充满许多「请勿触碰」的告示牌。突然想到大家叮嘱我一定要来的观音庙应该就是这座吧!?因为抵达这里时有很多的观光客,而且连乞丐都出现了,在妈阁庙都没见到乞丐咧!

20110423-17普济禅院(观音堂)14

20110423-17普济禅院(观音堂)16

在庙殿里见到一位大叔有节奏性的敲打著钟及鼓,好像是在祈福似的,拜完后敲。原本也想试试,不过怕弄错神明接收不到我的请求。

20110423-17普济禅院(观音堂)17

这块匾额已被香火熏到字迹不清,依稀能看到是嘉庆年间的牌匾。

20110423-17普济禅院(观音堂)18

澳门庙宇内的香环都是这样大大的吊挂在屋架上,这般香烟袅袅,是观音堂香火鼎盛的最佳证明。

20110423-17普济禅院(观音堂)21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处

这个位于禅院花园的石亭是「中美望厦条约」签订之处,我不是个很虔诚的佛、道教徒,虽然看见神尊会诚心诚意必恭必敬地双手合十参拜,但并没有虔诚到会特地来庙里拜拜的程度。会想到普济禅院也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历史意义存在的地方,仅管学生时期我的历史科成绩爆烂而且惨不忍睹,就是讨厌死背的科目。

20110423-17普济禅院(观音堂)23

20110423-17普济禅院(观音堂)24

 

20110423-17普济禅院(观音堂)25

普济禅院整体占地广阔,除了正殿之外,还有偏殿,以及方丈、颂恩等堂室,后山并有花园、牌坊。上图这些就是后山及花园,这里曾经办过大型普渡法会,特别是禅院内还有安置过世人的牌位。在找当年签订望厦条约的当下,风吹来还真有点阴冷。

map

上图是从google earth 里截取的地图,那个红点点就是第二个「刻有葡国盾徽之石块」的地点。它所在的地点比「莲峰庙旁刻有葡国盾徽之石块」还要再隐密,虽然紧邻著马交石斜坡,但是在斜坡底下。虽说查到它正确位置是在「望厦老人中心旁,新益花园对面」,但实际在那附近找就找到快疯掉,问附近的人还有路人都不知道这里有望厦老人中心。

一直沿著马交石斜坡往上走,越走越觉奇怪,若不是遇到的路人好心建议再往回走到那个什么新村附近找找看是不是我要找的地方,我想搞不好我最后会找到的是马交石炮台(写这篇时又google 回忆一下走的路线就接到炮台)。最后沿著路边的栏杆边走边不甘心边碎念,见到路边的一颗大石头,然后又碎念到底在哪里时...

20110423-18马交石斜坡01望厦老人中心旁另一个葡国盾徽石块01

咦???不就是这个吗???

找到了!!!喔耶!!!(洒花+烟火)

20110423-18马交石斜坡01望厦老人中心旁另一个葡国盾徽石块02

皇天不负苦心人啊!终于让我找到另一个「刻有盾徽之石块」之「位于通往望厦坊之石阶旁刻有盾徽之石块」了!这个「位于通往望厦坊之石阶旁刻有盾徽之石块」放置于清道光27年(1847年),该石上刻有葡萄牙盾徽标志及「RAMPA DOS CAVALEIROS 1847」字样,意即骑士斜坡,为当年葡萄牙人进占望厦,开辟马路时所置。

两个都收集完成了,这下更有心情往下一个文物点啰!

20110423-09新马路(补拍)

重回新马路时见到这栋「长泰大按」,据说跟德成按(现今的典当业展示馆)同是昔日澳门最大的典当业。后来这些「按」早已吹起熄灯号,毕竟典当东西这样的行为不是挺光彩。如今替而代之的是满街的「押」,走在澳门新马路这一带三步一小「押」五步一大「押」,里头珠光宝气的,跟博羿事业经营兴起有很大的关联。

20110423-16福隆新街01  

到澳门游巷弄,有一条一定要走的巷弄就是福龙新街,不仅仅因为它是澳门已评定的建筑群的原因,整条街的氛围很复古怀旧,即使下著大雨拍照不方便,我还是照样撑著伞努力拍、用力拍。

福隆新街(包括里头的福荣里)的街道两侧多是外形相近的两层楼房,灰墙红窗,下层为舖面,上层为住宅,均为坡屋顶形式,反映出十九世纪中式建筑的特色。

20110423-16福隆新街03

20110423-16福隆新街04

20110423-16福隆新街06

福隆新街上有很多老饕必来的餐厅,特别是鱼翅餐厅,看见门前挂著的标价,我想还是等下次存多一点钱再来吧!为了解馋买了个芒果燕窝布丁,忘了拍是因为急著吃掉。后来发现,其实赶著吃而忘了拍下来的小点心还真多。

20110423-16福隆新街08

福隆新街、福荣里及附近街道一带原为河湾湿地,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福建籍商人购入该区地段,填海辟路建筑商舖,除了设有行庄、酒家、商店、戏院外,还有众多的妓馆、烟馆等,形成昔日澳门的「红灯区」。在二十世纪初澳葡政府禁娼后,这一带便成为澳门兴旺的餐饮商业区。

20110423-16福隆新街09

20110423-16福隆新街11

20110423-16福隆新街12

看到这家「永生和士多」吗?教教大家简单粤语,在港澳地区的路边常看到的「士多」=「store」,也像我们家附近的杂货店;而餐厅内菜单上的「多士」=「toast」,就是我们讲的土司面包。

20110423-16福隆新街13佛笑楼餐厅

这家起于1903年的佛笑楼餐厅听说也是挺顶级的,下雨天饕客依然络绎不绝呢!下次有钱再说啰!目前只敢对他的门牌有兴趣。

20110423-16福隆新街14新华大旅店01

来到福隆新街怎么会错过电影「2046」「伊莎贝拉」的拍摄场景呢?没错!就是新华大酒店!在很多有关游澳门的部落格上有人住过这一家,大家都建议如果耐不住热也耐不住吵就甭试这一家,还有不能和大家共用浴室的人也不该住新华大旅店。内部房间的屋顶隔间是透空的,所以声音都会传到隔壁去。因为没有入住,所以也不便进内拍摄。我会找机会入住这家旅店,然后把省下的旅馆经费挪去吃好吃的补补身。

20110423-16福隆新街14新华大旅店02

20110423-16福隆新街14新华大旅店03

20110423-16福隆新街14新华大旅店05

20110423-16福隆新街外的巴士站牌(新马路上)

搭公车前往渔人码头那一带。看到这位背著大包包查公车资讯的人,他的样子就是我在澳门的样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