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人類的巨大寶庫,蘊藏著大量的資源,除海水中氫、氧、氯、鈉、鎂、鈣、鉀、金、鈾、溴、碘等80多種元素外,海底礦產亦極為豐富。海灘中的砂礦、磷鈣石和海綠石,深海底的錳結核和重金屬軟泥以及基岩中的礦脈等統稱為海底礦產。海底錳結核是著名深海礦產,含錳、鐵、鎳、鈷等20多種元來,經濟價值很大。海底金屬軟泥是在海底覆蓋著的一層紅棕色沉積物,含有硅、氧化鋁、氧化鐵、鑽、銅、金等,不僅有經濟意義,在科學研究上也具有重要價值。

海洋不僅覆蓋著71%的地球表面,也覆蓋著極為豐富的海洋礦產。湍流不息的江河,夜以繼日搬運大量泥沙,在海濱形成豐富的砂礦,有閃閃發光的金、鉑,有用途廣泛的鐵、鈦、鋯以及極為重要的金鋼石等。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海洋中幾乎有陸地上有的各種資源,而且還有陸地上沒有的資源。包括煤鐵等固體礦產,海濱砂礦,多金屬結核,富鈷錳結核。還有大量的熱液礦藏。

海洋儲量巨大的可燃冰是一種天然氣水合物新型礦物,在低溫高壓條件下,由碳氫化合物與水分子組成的冰態固體物質。其能量密度高,雜質少,燃燒後幾乎無污染,礦層厚,規模大,分布廣,資源豐富。據估計,全球可燃冰的儲量是現在石油天然氣儲量的兩倍。據測算,僅我國南海可燃冰資源量就達700億噸油當量,約相當於我國陸上油氣資源總數的1/2。在世界油氣資源逐漸枯竭的情況下,可燃冰的發現又為人類帶來新的希望。

此外海洋石油,大洋錳結核礦物在海洋的儲量異常豐富,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對海洋的認知還遠遠不夠,人類對探索海洋一直無盡止,僅就目前的認知,海洋礦產是人類用之不竭的資源。


海洋是人類巨大的資源寶庫,是未來社會物質生產的重要原料基地。現階段,世界各國都在競相發展海洋高新技術,開採海洋礦產資源。人類已經發現的海洋礦產有以下六大類:

石油、天然氣

海洋中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油氣資源,其石油資源量約佔全球石油資源總量的34%。上世紀末,海洋石油年產量達30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50%。我國海域油氣儲藏量約為40~50億噸,在不影響海洋生態平衡的前提下,勘探開發力度也在逐漸加大。

海濱砂礦

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陸架地區,主要礦種有:金屬礦物中的鈦鐵礦、金紅石、鋯石、磁鐵礦(鈦磁鐵礦);稀有金屬礦物中的錫石、鈮鉭鐵礦;稀土礦物中的獨居石、磷釔礦;貴金屬礦物中的砂金、金剛石、銀、鉑;非金屬礦物中的石英砂、貝殼、琥珀等。濱海砂礦經濟價值明顯,在工業、國防和高科技上均有重大應用價值。

海底磷礦

是指通過生物沉積或生物化學沉積作用富集於海底並具明顯工業價值的含磷沉積物。其主要礦物成分為磷灰石。主要分布在濱海外灘、淺海陸架等地,產出水深一般幾十米至幾百米不等。海底磷礦在醫藥、食品、火柴、染料、製糖、陶瓷、國防等工業領域應用廣泛。

多金屬結核和富鈷錳結殼

多金屬結核含有錳、鐵、鎳、鈷、銅等幾十種元素,主要是由鐵錳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組成的黑色「球狀」沉積團塊。在水深4500-5500m的海底平原上富集較多。在太平洋最富,其次是印度洋和大西洋。

富鈷錳結殼是一種海底自生的鐵錳氧化物、氫氧化物集合體。多儲藏在400~4000m深的海底,結殼一般厚1-10cm,最厚可達24cm。富鈷結殼所含金屬用於鋼材可增加硬度、強度和抗蝕性等特殊性能。

海底多金屬軟泥(熱液礦床)

是一種含有大量金屬的硫化物,海底裂谷噴出的高溫岩漿冷卻沉積形成。如果含礦熱液上升通道與海水隔絕,未被稀釋的熱液即以『煙囪形式』噴出,即形成了熱液礦床。這種熱液礦床富含鐵、錳、鉛、鋅、金、銀等多種金屬資源。對海底熱液噴口生物群的生存和繁衍的研究,也已經成為科學家們的重要課題。

可燃冰

是一種被稱為天然氣水合物的新型礦物,在低溫、高壓條件下,由碳氫化合物與水分子組成的冰態固體物質。其能量密度高,雜質少,燃燒後幾乎無污染,礦層厚,規模大,分布廣。隨著開採技術逐漸成熟,未來可燃冰的廣泛應用會給人類的發展帶來新的希望。


感謝邀請。海洋礦產資源:一是在大陸架淺海海底,埋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硫、磷等;二是在近岸帶的

濱海砂礦

中,富含砂、貝殼等建築材料和金屬礦產;三是在多數海盆中,廣泛分布著深海錳結核。 四、可燃冰。五、頁岩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