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近日由於823水災,各界掀起一陣治水經費討論的議論,曾擔任國民黨智庫國民黨智庫政策研究組顧問、現內湖南港市議員候選人遊淑慧指出,關鍵不僅只有中央「治水」經費如何運用、分配的問題,更關鍵的重點是民進黨長期在南部執政,揪竟有沒有把「治水」這件事當成施政的重點。

遊淑慧説,根據她調閱歷年高雄、臺南兩市的總預算,經統計後發現從民國96年到107年,陳菊擔任高雄市市長12年期間,掌握了超過1兆2000億以上的預算使用權,而賴清德從民國101年到107年擔任臺南市市長期間,亦掌握至少5,400億的預算,只要陳菊或賴清德真心把「治水」當成施政重點,這麼長的時間、這麼多的預算,沒道理南臺灣至今仍逢雨必淹,這表示陳、賴二人至始至終根本沒把治水當成一回事。

遊淑慧分析,觀察民進黨長期執政的縣市有一個特點就是「好大喜功」,大多把預算花在有媒體效果、看得見的建設或項目上,至於像是治水、馬路基礎建設等看不見的建設往往根本不屑一顧,例如高雄市寧願花165億去蓋一個每月使用人物不足萬人的輕軌列車,也不願將錢省下來用在治水或是馬路基礎建設上,也難怪不論是淹水或是路面地基被掏空等事總像是鬼打牆般不斷的在南臺灣上演。

遊淑慧呼籲,民進黨長期在南臺灣執政,這在民主政治的觀點上是一件非常不健康的事,因為權利使人腐敗,絕對的權利使人絕對的腐敗。今年年底的縣市長大選非常關鍵,希望南臺灣的朋友能睜大雙眼,用選票來替民進黨防腐、讓南臺灣能政黨輪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