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文獻給迷茫抑鬱的讀者。

我一直有健身的習慣,由於經濟上的窘迫,蛋白粉也要省著點買,前陣子IHERB上面做蛋白粉的打折活動,我看到了,但是太忙了,沒顧得上,今天想起來的時候,活動已經結束了。

這就是失去。

在大眾看來,這就是失去。

本來能掙到的錢,沒有掙到,那就是失去。

不管有沒有付出勞動,只要主觀上這個錢已經插翅難飛了,但是最後卻飛掉了,那就是失去。

老漢:損失厭惡,解鈴與系鈴?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我在這篇文章里寫過損失厭惡。

隨著社會經濟漸漸的進入到低速增長的狀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從雙贏變成博弈,並且向零和博弈甚至是負和博弈靠攏。

損失已經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我也在文章里寫出了,通過自己自己角色的審視,來改變損失這件事。

那麼這種改變的行為,能不能擴大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是可以的。

有一個這方面的大師,叫叔本華。

1814年—1819年間,在理智的孤獨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發表後無人問津。叔本華這麼說他的這本書: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後來他與黑格爾同一時間授課。但黑格爾當時正處於他聲名的頂峰,叔本華自然沒能成功,很快他的班上就只剩下兩三個人,最後一個也不剩了,只能凄涼地離開柏林大學,這也正印證了自己的觀點——真正智慧的人得不到讚賞。

1833年,在大學裡受挫之後,他移居法蘭克福,並在那兒度過了最後寂寞的27年。

1841年,出版了《論意志的自由》和《論道德的基礎》兩篇論文的合集,但這本書也幾乎無人問津。

1844年,在他堅持下,《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二版。第一版此時已早已絕版,且未能引起評論家和學術界絲毫興趣,第二版的購者結果也寥寥無幾。

1859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引起轟動,叔本華在第三版序言中寫道:當這本書第一版問世時,我才30歲,看到第三版時卻不能早於72歲。總算我在彼德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誰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該滿足了。

叔本華在最後的十年終於得到了聲望,但仍然過著孤獨的日子。他養了一條叫「世界靈魂」的捲毛狗。

1860年,叔本華因肺炎惡化去世。

叔本華的一生就是不停的變換著自己的角色來應對著世界的惡意。

他認為,人的一聲都是痛苦的,得不到就痛苦,得到了就無聊,因為慾望的關係,痛苦是正常的。

也因此他的哲學思想被稱為是悲觀主義哲學。

但是是悲觀嗎?

當對面是排山而來的壓力,你是硬抗還是順勢而為?

我在上一篇文章。

老漢:不去管什麼是本性,只是去打太極?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裡面寫道。

外面風雪很大,不會因為你不去看它,風雪就停了。

其實風已經吹了很久,之前覺得冷去關窗戶,把帽子戴起來,搓著手哈著氣。 凍的跟個孫子似的,顯得格外可憐。 可是風還是在吹著。 等它小小吧,一直有這個念頭縈繞著。 噢。 直到今天才明白。 原來,真的是,不是風動,不是旗動,是你的心在動。 風還在刮著,冰渣子掛臉上一層白霜。

可是你明白了。

莫怕你一生風雪大,總還能窺見最好的年華。

你去用保暖,關窗戶,搓手的這種方式,只會愈發的可憐。

最好的年華什麼意思?

可能是吸著鼻涕看著寫給女孩的情書。

可能是比這更冷的冬天裡有人和自己一起吃白水燉豆腐。

可能是。

可能是。

所以叔本華是悲觀嗎?

並不是。

排山倒海的泰山崩。

你可以擊碎我的身體。

但是擊不碎我的精神。

這是最積極的情感。

知道自己生命力最積極的部分。

就像是股票跌多了會漲。

就像否極泰來。

在腦科學的文章中,也佐證了這一觀點。

酷炫腦:誰說一定要快樂!坦然接受負面情緒有益於身心健康?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研究小組發現,那些認為負面情緒有益的人,他們的負面情緒及身體健康之間的聯繫較弱;而負面情緒和生活滿意度只在那些認為負面情緒無益的人中呈現負相關。研究小組發現,那些認為負面情緒有益的人,他們的負面情緒及身體健康之間的聯繫較弱;而負面情緒和生活滿意度只在那些認為負面情緒無益的人中呈現負相關。

俄亥俄州立大學威斯納醫學中心的心理學家索菲?拉扎勒斯(Sophie Lazarus)說:「一個人對某種情況(主要情緒)的第一反應往往不會造成問題,但他們對其的第二反應(次要情緒)最容易給人造成困擾」,「這是因為外界的信息經常告訴我們:我們不應該產生負面情緒,所以人們總是想要改變或擺脫自己的情緒,這一點反而會導致壓抑和逃避。」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心理學家,《幸福的另一面:以無所畏懼的方式生活(The Other Side of Happiness: Embracing a More Fearless Approach to Living)》的作者布魯克·巴斯蒂安(Brock Bastian)認為,這一問題部分是文化導致的:西方國家臨床抑鬱或焦慮的發病率是東方國家的 4 到 10 倍。在西方社會中,人們似乎總有一種認為自己應該快樂的壓力,而在中國和日本,消極和積極的情緒都被認為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悲傷並不會阻礙人們得到幸福。 這種想法可能源自於宗教教育。西方心理學家保羅?埃克曼(Paul Ekman)等人對印度-藏傳佛教哲學進行了廣泛研究。佛教哲學鼓勵人們承認情感,認識到痛苦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它認為我們應該理解痛苦的本質和導致痛苦的原因。許多現代心理學療法,例如辯證行為療法,現在都正使用這一認識、面對情緒的手段來治療抑鬱和焦慮。

認識痛苦的本質,也就是認識自己。

不是你配不上這個世界。

是這個世界,配不上你。

還是用郭德綱的那句話收尾。

別怕,天塌下來,有武大郎頂著。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