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与无敌Eric同行,因寻不著熊空,索性从北113起点往东眼山上骑,那时在8公里处道路封闭,越野走了三公里,才接上桃119(东眼山产业道路)。近日随意浏览网志,无意间发现北113早已贯通了。霎时灵光一闪,当年规划的大小3P路线有谱了。

假日轮值,换得一日清闲,少了昨夜的强风,又是晴空万里,心情大好,阖上电脑(这需要勇气),揹著Nikon D90,4+2前往大溪。车停慈湖附近小七,除了可以确保有足够的热身路段,同时能一路将美景收入。

停车处后方就有好景致,好的开始。

慈湖纪念雕塑公园游客仍多,陆客居多,因为停车场停了好几部游览车,但兴趣与取向不同,互不干扰。

简单的巡礼之后,开始今日的热身,10公里后抵达北横与往角板山的三叉路口,发现之前关门的莱尔富又重新开张了,对于骑士们是好消息。

本欲直接下滑后直上东眼山,但难得的假日,何妨先赏个梅吧。果然在角板山青年活动中心前的梅园发现了为数不少的梅花盛开著,当然赏梅的游客也不少。

对于白晢晢的梅花,一直无法得心应手,加上人太多,索性另觅景点,转至另一角落,发现了今日的亮点。不管是云瀑还是云海,总之美极了,手机相机连发。

Samsung手机

Nikon 相机

离开角板山,接上北横往东眼山出发。12公里的连续上坡是不陌生的,一路上樱花稀稀落落,尚未盛开,但干净的空气仍是令人神清气爽。骑至绿光深林,小歇一下。

继续往上,山下仰望的那片云瀑,此时仿佛就在身边。

所以对于骑车爬山这件事,即便仰之弥高望之弥坚,只要卖力踩踏,虽不一定轻松,但征服只是早晚的事。 

再往上,山叫久留,另一个赏景点,绝对值得久留。

下次应该不要单纯消费风景,试试打卡后会不会送咖啡,呵呵。

不多时桃119终点到了,可见开通的北113可往左直下。先骑往顶点,回头再来好好探索一下。

剩下的2.8K很容易,一会儿即抵达东眼山国家森林游乐区大门,登顶啦。每次至此都是逆光,今日也不例外。闪到大石后方取景,避开直射的阳光。

感觉这是最适合保罗杨的自拍角度,推荐,无诚者勿试。

随意拍几张,路旁的山水才是主角。

当然也没忘记爱驹FCR

 

心满意足,滑至113终点,虽入口处没有整理得很好,但也绝对是一个绝对的展望点。

不啰嗦,开始自海拔813公尺的高度下滑,路幅不宽,加上多为背阳处,空气好冰,短而陡的发夹弯不断,刹车抓到手酸,赶紧路边一靠。

有图有真相,这发夹弯的确厉害,当年是怎么骑上来的?

九公里后,下到平地,温度回升,有回到人间的感觉。

此地属三峡地区,往右可往满月圆森林游乐区,往左可至大板根,此时饥肠辘辘,先觅食去。

板根食堂

一处布置简单却干净之小餐厅,老板亲切招呼著,就这间了。

饥肠辘辘,即便简单的定食也是美食。

用餐间,老板还热心询问饭量是否足够,更主动免费替我加饭,看来深知骑车是需要体力的,真是贴心,「受人点滴,泉涌以报」,铁定力推。

五寮国小

会在此地打卡,主要是要问路往老教堂,避免多走冤枉路,派出所的波力士大人直说「台七乙比较好走啦」,大马路我当然知道怎么走,就是要问小路才来的嘛。拗不过,终于交出一条产业道路,讲得很清楚,真是感谢。

基国产业道路

五公里的连续爬坡已把多吃的那碗饭消化的差不多了,好不容易开始要下坡了,滑了一段,看到警员所说的13K路牌,真有点想跳过、继续滑下去,但怎可辜负波力士大人的热心报路呢? 刹车、龙头一转,进入基国产业道路。

橘子园

独闯原住民部落探索,不是第一次,不怕啥、就怕半路杀出的毛小孩s(对,是复数,一对一没啥好怕的,),但今日很幸运没撞见,反而是遇见一片橘子园,坡间还有辛勤工作的采橘姑娘。

为了拍照,跟「姑娘们」打了声招呼,开朗的采橘姑娘,竟热心的送了两粒现采的橘子,真是开心。

这虽是一种既平凡又单纯、人与人间的互动,但著实令人感动。(不信,走进超市看看,没捞出钱来想有橘子吃,门都没有。)

基国派老教堂

照著警员的指示,先左再右,路上再问了一位当地居民,顺利寻著基国派老教堂,这是第二次来,只是走不同的路。

景点简介

基国派老教堂文化馆位于桃园县复兴乡三民村,其前身为三民长老教会教堂,因建筑风格独特,在文化局的奔走、促成之下,由文建会认可,转型成为读阿法(tuba)部落的地方文化馆。

老教堂是由黄荣泉传道所设计,入口采方、圆交叠的形式,表达「通往天堂之钥」的概念,立面的曲线则为表达「云端」的意象。除了在立面采用弧线表现柔美之感外,十字架部份也以细工做出曲弧,使教堂的造型在古朴、厚实之外,增加了细腻、优美的变化,也因此被文建会获选为台湾历史百景之一。

从不同角度拍了几张,任务达成,滑下三民,打道回府。在旧百吉隧道口下马补一张。

回程尽是平路与下坡,轻松愉快,看看码表,64K,那就凑满65K吧,于是转进爱情故事馆,因为参观无料,而且就在停车处附近,拍了三张,就当作是今日的Ending。

凡骑过必留下骑迹

骑乘记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