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明宮,我首先想起前些年看過的一部電視劇《大明宮詞》,講述的是太平公主和武則天的往事,劇中的大明宮雕廊畫柱,富麗堂皇,可惜現在它早已不復存在。

追憶大明宮的繁華和衰敗,也是對這座宏偉宮殿的緬懷。

大明宮與明朝無關。它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位於今天的西安市北側的龍首原。

大明宮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宮,是長安城三座主要宮殿(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200餘年。

前幾年(2014年),考古隊曾經在大明宮遺迹一處1000平方米的發掘區域內,首次發現了唐代的官署遺址,也就是唐朝官員們的辦公室。千年前的方片花磚、棋子、瓷片被一一發掘出來,它們是唐朝官員在此集中辦公的證明。尤其是圍棋子的發現,可見當時的官員們在繁忙公務之餘,也會下圍棋來休息娛樂的。

大明宮被毀,最初始源自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黃巢率軍攻入長安。

起義軍與唐軍交戰三年,使得長安城的宮、廟、寺、署,焚盪殆盡,大明宮也遭到了極大破壞。此為大明宮經歷的第一次焚毀,後來它又經過數次焚燒毀壞,雖然中間也曾經修繕,但它還是在歷史的洪流中所剩無幾。如今我們看到的只是大明宮的遺址而已。

大明宮為何沒有再作修繕?

我們知道,古代人類居住過的或曾從事過生產活動過的地方,如城址、宮殿址、村落址及古代戰場址等,被稱為遺址。具體的遺址,如秦阿房宮、漢長安城、唐大明宮等,因為它們面積巨大,文物豐富,一般又被稱為「大遺址」。大遺址的面積動輒有成百上千平方米,甚至有幾十、幾百平方公里之廣,考古學家和建築專家配合當時的建築群落,對遺址做到部分復原尚有可能,如果想對它們全部予以復原重建,幾乎不可能。

所以國家對不少大遺址,採取的不是復原建築,而是建成遺址公園等保護形式,予以保護和傳承。

大遺址能體現建築所建的歷史時期最高的文化和科技的發展水平,像大明宮,它就見證了唐代皇宮文化和建築技術的發展水平和審美觀念,對大遺址在保護的基礎上加以合理的展示和利用,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

去過各種遺址旅遊觀瞻的人們,總會產生許多豐富的體驗和回憶,它們能夠激發遊覽者情感的價值,也是遺址意義的一部分,即情感價值。只不過由於各種原因,人們對於各種遺址的感受,並不一樣而已。(完)

世界是一本書,人生是一份緣。請關注蘭闍讀書吧~

遺址是讓人去瞻仰學習紀念緬懷的,不是重蓋一座,那是假的,遺迹再破也是真的,具有真正的歷史文化價值。

但我估計大明宮遲早會再蓋一座,現在圓明園也在重建了,當然是在另一個地方,成為旅遊景點和影視基地。


重修大明宮?修了啊,大明宮遺址公園,西安佔地最大的公園,重建了樓閣,部分區域免費休閑健身遊玩,部分區域最為博物館收費,這樣是最好的。至於整個重修地上宮殿樓閣,修了幹嘛用?不能請個皇帝來住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