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葬」到底是甚麼?

網上圖片

瑞典科學家蘇珊妮研發出這種名為「冰葬」的殯葬方式,透過攝氏零下200度的液態氮改變人體結構,當人體流失70%的水分後,遺體會變得乾燥易碎,再利用「震動」將遺體「搖碎」成骨灰,再放入能被分解的袋子中,約一年後骨灰便能融入土壤,成為大地養分。

蘇珊妮研發冰葬。網上圖片

冰葬的過程會在特製機器中進行,無法被震碎的物品包括牙齒填充物等,會歸還給死者家屬。

蘇珊妮指這些粉末是有機物質,冰葬比起土葬或火葬更有效益和省錢。她說採用這種方式,人體依然維持有機形態,粉末又能滋養萬物,真正回歸大地。

蘇珊妮認為「人皆難逃一死,這項創新發明能讓我們的身體更易被大地分解。」她相信有助於降低氣候變遷對地球的影響。

網上圖片

蘇珊妮的冰葬公司年初宣佈,西班牙將成為第一個向民眾提供冰葬選擇的國家。蘇珊妮已募集超過320萬歐元資金,準備將這項技術推廣到全球。

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