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進維也納,活捉茜茜公主,聽上去很美,但實際上有百弊而無一益。首先,奧地利在當時還是一個強國,普魯士攻打維也納,那就是要把奧地利往死里逼,而但凡到了那個時刻,任何一個大國都會拚死一擊。歷史上只有一個強人曾攻佔過維也納,那就是拿破崙,而普魯士此時的實力顯然不如拿破崙。而當初更為強勢的土耳其人,則被擋在了維也納城下。

所以,如果攻打維也納,就意味著普奧死拼。

其實,把奧地利逼急了,還有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歐洲的其他強國不再旁觀。本來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戰爭,屬於常規戰爭,是德意志內訌而已。可是威廉一世如果要打維也納,那就真的不一樣了,法國會第一個跳出來,因為普魯士太強就會威脅到自己。俄國沙皇也不會旁觀,因為奧地利和俄國一樣,屬於傳統強國,也就是舊勢力,普魯士則是新興勢力,做舊勢力的領頭大哥去鎮壓新勢力,是沙皇最喜歡乾的事。

甚至,英國也會過來乘火打劫,因為英國的國際戰略,始終是誰在歐洲大陸最囂張,就把誰打掉。當年的法國就是很好的例子。

你看,其實普魯士只是想幹掉奧地利而已,可是一下手,就會得罪法俄英等列強,陷入孤立——老謀深算的俾斯麥,就是考慮到這一點,不但沒有往死里打奧地利,而且極客氣。雙方很快簽訂了合約,戰爭到此結束。隨後,普魯士便把矛頭指向了法國,因為不打敗法國,德國就沒辦法實現真正的統一。請注意,在稍後的普法戰爭中,奧地利就沒有跳出來助法國一把,因為當初法國也沒出來幫奧地利一把,你瞧:俾斯麥的如意算計,是多麼巧妙!


大家好,我是雜史譚。

1866年普奧戰爭以普魯士獲勝告終,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和總參謀長頭腦發熱堅決要仿效拿破崙一世進軍奧地利首都,「我們的士兵早已急不可待地想要撩起維也納姑娘們的裙裾……」

問題在於,威廉一世是捉不到茜茜公主的。這不是說茜茜公主有多麼剛烈(會自殺),而是因為茜茜公主在寫下「我們已經再沒有什麼可失去了,所以不如光榮地死去」之後也並沒有留在維也納等死,而是去了她摯愛的匈牙利避難……

不過,這時候的俾斯麥倒是很清醒,「與奧地利的爭端已經解決,現在我們必須恢復舊日的友誼。」在普魯士軍隊的大本營,俾斯麥竭力阻止進軍維也納,用其自己的話說,「我有一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要做:向沸騰的葡萄酒中注水,使大家明白生活在歐洲的不光是我們自己,而且還有三個憎恨妒忌我們的強國」。 他在一次軍事辯論中責問將軍們:「要是敵軍放棄維也納,向匈牙利撤退,我們是否還要去追擊?我們一旦越過多瑙河……就失去同後方的聯繫;那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向君士坦丁堡進軍,建立一個新的拜占庭帝國,讓普魯士聽天由命。」因此,目前最迫切的需要是以寬厚的條件迫使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後,使普軍「凱旋歸國」,加強萊茵河防線,使拿破崙三世(路易·波拿巴)無計可施。俾斯麥警告威廉:「國王軍隊的輝煌勝利將迫使波拿巴放棄他迄今持有的保留態度(即中立政策)。」

最終,8月23日,普奧雙方正式簽訂《布拉格和約》,歷時七周的戰爭宣告結束。普奧戰爭的直接結果是產生了一個「不出名的普魯士-德意志國家」:「北德意志聯邦」。俾斯麥趾高氣揚地宣布:「這些條件包括了我們所想要的一切,即在德意志的行動自由」——而這又為德意志的最終統一,即吞併南德4邦埋下了伏筆。

個人意見歡迎拍磚。


系列電影《茜茜公主》,讓她成為了知名度最高的公主,她的美貌,她一生的坎坷經歷,甚至她美容駐顏的技巧,都為人們津津樂道。她被人們形容為「光彩照人」「美貌絕倫」,甚至她的美是個奇蹟。

威廉一世是普魯士國王,他登基後主要任務就是完成德意志的統一,為此他先後發動了三次戰爭,第一步聯合奧地利擊敗丹麥。第二步,和奧地利爭奪德意志的領導權。

而揚言活捉茜茜公主,實際上就是「普奧戰爭」中一句鼓舞士氣的口號,因為茜茜公主是奧地利的皇后。

對陣雙方奧地利佔有人口和地盤的優勢,而普魯士則在軍事上佔優。按照普魯士的原計劃是和義大利南北夾擊奧地利,結果義大利一觸即潰,普魯士只好自己解決問題。

1866年7月,普魯士軍隊在薩多瓦大獲全勝,殲敵4萬多人,自損僅8千。奧地利被迫請和,並請拿破崙三世出面調和。

而普魯士方面被勝利沖昏了頭腦,都要求繼續進攻,佔領維也納,徹底擊潰奧地利,此時脾斯麥卻保持了清醒的頭腦,為了將來在普法戰爭中,奧地利不至於站在法國方面,脾斯麥力主和奧地利議和,隨後雙方簽訂了《布拉格和約》。


普魯士在薩多瓦之戰大勝奧地利後,茜茜公主(這時是皇后),此時早已經一路小跑,逃到匈牙利去了,和俾斯麥制止威廉一世進攻維也納,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可是為什麼普魯士不乘勝攻擊,一舉拿下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就體現出了高明的政治家和赳赳武夫之間,對戰略理解和執行上的差別。

事情整個的過程是這樣的。

自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德意志的統一運動就開始萌芽,並同時產生了兩種統一的思路和方法,一種是在奧地利領導下,建立當然包括奧地利這個多民族帝國的德意志全境統一,建立一個「大德意志」;另一種是在普魯士領導下,建立排除奧地利,單獨由普魯士來完成的統一,「建立一個「小德意志」。

威廉一世和普魯士的上層精英,經過反覆的斟酌,決定選取後一種方案。

實現第二方案,也就是「小德意志」方案,最大障礙或對手就是奧地利。古老的神聖羅馬帝國曾在歐洲存在800多年,是德意志民族的一個鬆散聯合體,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長期就是德意志的領導者。隨著普魯士興起,很快就開始了與奧地利爭奪德意志領導權的爭鬥。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後,德意志邦國被併入組織鬆散的德意志邦聯,但仍由奧地利領導。要統一德國,普魯士就必須與奧爭霸,才能成為德意志的領導者,最後統一德國。所以在普奧之間,就必有一戰。

在1866年6月10日,俾斯麥有意挑釁,指示普魯士駐法蘭克福的公使,向邦聯議會提出建立一個把奧地利排除在外的,建立「小德意志」邦聯國家的改革計劃,以達到和奧地利決裂的目的。不出意料,奧地利果然是堅決反對。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國,在會上就發生激烈衝突,五天後,在6月15日,最終演變為了普魯士與奧地利,這兩個德意志國家之間的鬩牆之戰。

雙方擺出的陣勢很大,投入的兵力也很多,總數超過了五十萬人。可在7月3的關鍵性的薩多瓦之戰決戰中,才持續8個小時,就以普魯士的絕對勝利結束。

威廉一世力主直搗已近在咫尺的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總參謀長老毛奇(一戰時小毛奇的叔叔)從一個軍人的角度,當然也希望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一舉拿下已是孤城的維也納。但是,首相俾斯麥卻努力「向沸騰的葡萄酒中注水」,堅決要求放棄攻打維也納,趁著軍事上的有利地位,與奧地利儘快簽署停戰條約,只要達到將奧地利排除出德意志大家庭的目的就算大功告成。當威廉一世一直不肯讓步時,俾斯麥急得流下熱淚,以辭去普魯士首相職位相要挾,甚至打算從4樓跳下去。

卑斯麥提議不攻破維也納、立即停火的主張,當然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但其「政治指導原則」 很明確,就是要實習以普魯士為首的德國統一,一切的一切,都為此目的服務。此時以愛虛榮出名的拿破崙三世親身出面調停,不能不給面子,尤其現在不是與法國翻臉攤牌的時候;攻下維也納佔領全奧,會使法國甚至包括俄國在內的其他大國對普魯士的突然強大感到不安,有可能引起干預;另外,對奧地利打擊過深過重、傷害過大,在必將到來的與法國的戰爭中,想爭取奧地利保持中立非常困難。最重要的是,戰爭此時已達到了最初、也是唯一的目的:實現以普魯士領導的德意志統一

既然這個目的實際已經達到,就沒有必要繼續打仗,立即停戰就是最明智的主張。此時在普魯士人內部,產生了巨大的分歧,戰、和雙方各持己見,相持不下。最後關鍵時刻,素來與俾斯麥不和的皇太子(威廉二世,他執政後將卑斯麥解職)介入。皇太子力挺卑斯麥,建議和奧地利人議和。威廉一世才勉強同意插劍入鞘,與奧議和。威廉一世傷心不已地寫道,「因為我的兒子附和首相的意見,我不得不痛心地在維也納的大門口,在軍隊取得如此輝煌的勝利之後逆來順受,接受如此恥辱的和約!」

知進知退,見好就收,這將具有政治、戰略遠見的政治家俾斯麥,和那些只知一味猛打猛殺的莽撞軍人區別開來。當年的拿破崙何等英勇,可軍神也有失手的時候。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到頭來,戰爭還是服務於政治目的。


這個問題實際上和茜茜公主本身沒有多大關係。俾斯麥阻止威廉一世進攻維也納也不是為了保護茜茜公主。

可以說,在整個十九世紀的歐洲國際舞台被兩個偉大的外交家主導著:前期是奧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親王,後期就是俾斯麥。

我們對俾斯麥的認識存在很大誤區,其實當俾斯麥下台之後,在民族狂熱的氛圍之下,當時的德國民眾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把俾斯麥比喻為鐵血宰相,人們記住的是俾斯麥設計的三次王朝戰爭,甚至有人認為俾斯麥是一個戰爭狂人。這是巨大的認識錯誤。俾斯麥對德國建立對歐洲大國格局的影響有十分深刻的認識。

首先,俾斯麥主導的統一德國的動力是德意志民族主義。但是民族主義這個東西極容易失控。而奧地利民族成分複雜,如果貿然吞併奧地利,那會破壞德國統一的內部凝聚力和合法性,使民族主義失控。

其次,俾斯麥認識到,一旦德國徹底擊敗奧地利,建立包括奧地利在內的大德意志帝國的話,那麼這個影響是歐洲其他國家:英國法國和沙俄都無法接受的。因此,保留奧地利,可以將德國統一造成的震動最小化。通過普奧戰爭,將奧地利徹底踢出德意志,但是保留相對完整的奧地利帝國,迅速與之達成和解,還可以給德國保留一個東南邊的結盟對象,平衡沙俄在東邊的影響。

因此,俾斯麥力排眾議,甚至一度以辭職相威脅,最終實現了這個戰略構想,完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建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