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車的嘯鳴聲,在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拉開了一場艱鉅的生命保衛戰!孕婦體重超過200斤,送至醫院時已經口脣青紫、大汗淋漓、呼吸困難,胎兒宮內窘迫,隨時可能胎死宮內。多科室專家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展開聯合會診,迅速判斷產婦是胎膜早破後羊水栓塞。生死時速,哪怕多耽誤一秒鐘,對母嬰二人都是致命的。醫院立即啓動院內危重孕產婦應急救治流程,醫護多學科聯合,與“產科死神”展開正面交鋒,經過不懈努力,最終保得母子平安。

搶救困難重重,這個孕婦不簡單!

羊水栓塞之所以被稱作“產科死神”,是因爲這種病沒有先兆,也沒有辦法提前檢測預防,一旦發生,就是致命的。

搶救經歷了驚心動魄的兩個小時,每一個參與搶救醫護人員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患者入院時情況十分危急:心率150次/分,呼吸46次/分,血壓144/91mmHg,血氧飽和度71%,急查血氣分析提示I型呼吸衰竭,胎心率62-98次/分,胎兒宮內窘迫!兩條鮮活的生命在死亡的邊緣掙扎,稍有偏差後果不堪設想。

醫院立即啓動院級搶救,心電監測、面罩吸氧、開放靜脈通道、動脈置管等等。氣管插管成爲擺在醫護面前棘手的問題,患者體重超過200斤,血管根本無法用肉眼辨別,口脣青紫,氣道痙攣,屬於嚴重困難氣道。麻醉科與ICU醫護人員沉着冷靜,沒有片刻耽誤,憑藉嫺熟的技術短時間內迅速建立好靜脈通路、氣管插管等急救操作,一切搶救措施緊張而有序地展開。

醫務處夏黎主任、產科丁虹娟主任、麻醉科沈曉鳳主任、ICU史愛武主任等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迅速展開多學科聯合會診,考慮羊水栓塞可能性極高,需立即終止妊娠,實施緊急剖宮產以挽救孕婦、胎兒生命。方案一經確定,立即爲產婦行緊急剖宮產手術。產婦合併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無形中爲手術添加了難度。團隊的力量是強大的,在醫護人員默契緊密的配合下,最終把兩條脆弱的生命從死亡的邊緣拉回來。

高危因素彙集一身,懷孕至今竟未建卡!

救治工作並沒有就此結束,術後產婦轉入ICU進一步監護治療。隨着治療的推進,醫護人員驚訝的發現,該孕婦懷孕至今竟然未建卡,也沒有定期進行產檢,除了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以外,術後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時,超聲心動圖提示患者心功能不全、左房左室右房增大、中度肺動脈高壓,這意味着產婦仍然面臨發生急性心衰、感染、多臟器功能障礙、栓塞等風險,未脫離生命危險期。高危因素彙集一身,患者用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做了一場“豪華”的賭注。

ICU治療重點放在改善心功能不全、降低肺動脈高壓、穩定血流動力學、防治感染、維持電解質及內環境穩定等方面。經綜合治療後,患者各項檢測指標逐步恢復,於術後第七天出院,並囑其至綜合性醫院心臟科繼續診治。整個救治過程,各科室相互配合、相互協調、聯合救治,爲母嬰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高危孕產婦大幅增加,孕期產檢不容大意!

據瞭解,1955年南京市婦幼保健院陳嘉政院長在國內首先搶救成功一例羊水栓塞。2018年,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兩例羊水栓塞患者均搶救成功,再次成功救治離不開醫院嚴格的規範化培訓和醫護的精誠協作。ICU史愛武主任介紹,近年來,隨着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南京市婦幼保健院高危孕產婦分娩人數大幅增加,醫院ICU收治危重孕產婦也明顯增加,2018年收治危重孕產婦較2017年增加30%以上,尤其妊娠急性脂肪肝、重度子癇前期/子癇、心功能不全、急性腎損傷、急性肺栓塞、兇險性前置胎盤、心律失常等危急重症孕產婦此起彼伏,對醫院救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對醫護團隊協作能力的極大考驗。

高齡孕產婦常出現多種危險因素併發的情況,但有些產婦孕期不重視產檢,導致分娩前無法進行正確充分的產前評估,臨產來院,給醫療救治工作帶來了很多挑戰。爲最大限度的保障分娩安全,提高對高危妊娠的早期識別,孕產婦一定要定期產檢,評估病情。高危孕產婦產後一段時間仍需要定期行相關檢查,評估生理指標,針對性治療,防止圍生期器官功能損害進一步加重。

通訊員 王永梅 丁煜軒

紫金山記者 程曉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