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投資者網 作者:劉逸倫

  近日,維信金科(2003.HK)發佈了2018年年報,在營收、淨利潤等核心數據增長乏力的情況下,貸款不良率卻急速飆升,在21CN聚投訴平臺上,多位借款人投訴港股上市公司維信金科旗下產品卡卡貸、豆豆錢借款APP中仍發佈高額逾期費、變相砍頭息標的。

  維信金科2018年年報顯示,其當期收入爲27.37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的27.06億元同比增長1.1%;經調整淨利潤約爲2.96億元,較2017年的2.93億元同比增長1.1%。與之對應的是,維信金科貸款不良率極速上升,維信金科2018年財報顯示,其2018年四季度的貸款不良率分別爲4.8%、7.7%、6.2%、5.0%;3.9%、3.3%、2.8%、3.0%。

  維信金科核心業務信用卡代還本質爲“信用卡套現”,該業務模式目前雖未被監管方明確規定是否涉嫌違規,但平臺在上市招股書等公開資料中也公開說明瞭此業務具有一定來自政策方面的風險。《投資者網》就此向公司進行信息求證,維信金科未予以置評。

  圖注:維信金科近一年股價走勢(截至4月4日收盤)

  被質疑“高炮”

  315過去不久,21CN聚投訴平臺上關於維信金科旗下產品“卡卡貸”和“豆豆錢”的投訴並未減少。

  “維信卡卡貸”是上海維信薈智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移動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平臺,只爲信用卡持卡用戶提供信用卡餘額代償服務。用戶通過維信卡卡貸APP和官方微信公衆號提交申請信息、驗證個人資料、在線完成授信審批。成功獲取授信額度後,即可代還信用卡。資金將匯入用戶指定的信用卡賬戶中,直接完成信用卡還款。維信金科稱,根據個人信用不同費率會有不同,月費率最高不高於1.73%,但若加上會員費、擔保費、高額逾期費等費用,用戶實際承擔的借款費用則遠高於這一數字。

  3月17日,賀先生稱在卡卡貸借款時遇到了違規收取砍頭息的情況。賀先生於卡卡貸平臺借款3000元,實際到賬了2400元,其中“被支付”了所謂的會員卡費用599元。除此之外,到了每期還款時,除了應還的本金和利息外,賀先生還需還“擔保費”、“扣款失敗費(如有)”、“延遲支付違約金(如有)”。

  在賀先生出示的第二期還款賬單中,總計還款金額爲706.67元,其中本息和罰息(如有)爲682.28元,而其他費用被扣去了24.39元。在其賬單中,並未顯示每筆還款明細,也就是說,在那些“如有”的項目中,並非是公開明示扣款。

  據悉,卡卡貸還以銷售會員卡的明目向用戶提前收取服務費用的貸款,被認爲是“變相砍頭息”,此舉是監管方明令禁止的,而這一部分是卡卡貸被投訴的“重災區”。

  在聚投訴平臺中,3月17日,餘先生在卡卡貸中貸款1萬元,提前被扣除1099元會員費。據餘先生提供的繳費記錄中顯示,卡卡貸在放款時直接代扣了1099元,並未說明代扣名目。據餘先生稱,“本人曾在維信卡卡貸貸過兩筆錢款均已還清,2018年9月17日又申請了一筆加貸1萬元才發現到手只有8901。”本次餘先生需還款共計12052元,若提前還款,餘先生還需額外還“未還利息費”1026元。

  像上述賀先生、餘先生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今年3月份有相關投訴的就有19餘例。

  除了收取“會員費”,許多借款人還認爲維信金科旗下產品存在到期不扣費,故意收取逾期費用。逾期費用無論金額大小,均爲每次100元。賀先生還稱,“由於系統原因導致扣款失敗,需要用戶支付扣款違約金,金額每次爲100元。”

  據用戶稱,許多借款人爲圖方便將還款方式設定爲授權平臺自動扣費,但到了還款日,平臺會“故意”延遲扣費,而過了還款日後一天會以“延遲還款”爲由扣除借款人額外費用。《投資者網》就上述問題向平臺進行覈實,暫未獲得任何迴應。

  灰色業務?

  2018年起,從事信用卡管理及餘額代償業務的平臺陸續登陸美股、港股資本市場,包括維信金科、小贏科技、省唄等,其業務模式是,借款人欠款對象從信用卡髮卡行轉爲了代償平臺。

  具體來說,信用卡代還平臺墊付用戶信用卡欠款,並取得對用戶的債權,用戶需定期向代還平臺償還貸款。用戶還款週期可以爲1周至24個月不等,月利率爲0.55%~1%左右,同時部分平臺還收取每月0.1%~0.8%的服務費和2%~3%的手續費。

  有業內人士指出,代償平臺發放的資金本質上屬於個人消費貸款,消費貸款除了不能流向房地產和股市等投資市場,目前沒有明確的監管條文說不能用來償還信用卡,應該算是一個灰色地帶。

  信用卡餘額代償針對的是具有徵信記錄的借貸羣體,因此風險性相對較低,但也意味着放貸機構的利息收入比較有限,一旦運營成本、風控成本等提升,想要盈利的難度就更大。因此需要謀求更多的衍生業務,但難度同樣不小。

  同時,國內消費金融市場競爭者不斷增加,資源越來越向行業頭部機構傾斜,與此同時鑑於金融業務均要持牌經營的大方針,一方面要面臨與持牌消費金融競爭,另一方面還要面臨非持牌機構未來究竟會被如何定義的不確定性。

  與之對應的是,維信金科貸款不良率持續上升。維信金科2018年財報顯示,其2018年四季度的貸款不良率分別爲4.8%、7.7%、6.2%、5.0%;3.9%、3.3%、2.8%、3.0%。

  作爲上市公司,上述收取砍頭息、高額逾期費等舉措是否是維信金科扭虧爲盈的手段?除了信用卡代償業務,維信金科還將會衍生怎樣的發展模式?(思維財經出品)

相關文章